定,天有定理,人有定心,胸有定见,志有定向。“知者不惑,仁者无忧,勇者不惧。”这智勇仁三达德,都靠一个“定”字。人生在世,就活一个“定”字,你要做的事情,一直在坚持。你对社会和事物的立场和看法,从未改变,这就是君子之定。如果你定不下来,定不了事,总是因为定不了心,定不了心,总是因为有所疑惑、忧虑、恐惧。则要问自己,疑惑什么?忧虑什么?恐惧什么?
【来书云:周子曰“主静”,程子曰“动亦定,静亦定”,先生曰“定者,心之本体”。是静、定也,决非不睹不闻,无思无为之谓,必常知、常存、常主于理之谓也。夫常知、常存、常主于理,明是动也,已发也,何以谓之静?何以谓之本体?岂是静、定也,又有以贯乎心之动静者邪?
理无动者也。常知、常存、常主于理,即不睹不闻,无思无为之谓也。不睹不闻,无思无为,非槁木死灰之谓也,睹、闻、思、为一于理,而未尝有所睹、闻、思、为,即是动而未尝动也;所谓“动亦定,静亦定”,体用一原者也。】
陆原静写信来问:
周敦颐先生说“主静。”程颢先生说:“动亦定,静亦定”,先生您说:“定者,心之本体”。这静、定,绝不是不看不听,不想不做的意思,而是时刻知道,时刻存养,遵从天理的意思。那时刻知道、存养、遵从天理,这已经是在动了呀!这不是未发之中,是已经有所发动了呀!怎么说是静呢?怎么说是本体呢?难道这个静和定,是贯通心的动静吗?
王阳明回信说:
天理是不动的,时刻知道、时刻存养、时刻遵从于天理,就是不看不听,不想不做的意思。不看不听,不想不做,不是槁木死灰。看、听、想、做,都专注于天理,没有其他的看、听、想、做,这就是动却不曾动。程颢先生说的“动亦定,静亦定”,就是体用一源的意思。
这里解释一下:
陆原静的问题,也是泥着文句,纠着字眼来问静和定。
如果要纠字眼,周敦颐的“主静”的“静”,和程颢的“动亦定,静亦定”的“静”,不完全是一个“静”。主静,更多的是讲要心静,我们通常说的,你要能静得下来,心里总是闹腾,就无法修养自己。程颢的“动亦定,静亦定”的“静”,更偏向于狭义的,身体的静。你也可以把周敦颐的“主静”称为“主定”,“动亦定,静亦定”的“定”。心静,就是心定。
定,是天有定理,人有定心,胸有定见,志有定向。而这人有定心,胸有定见,志有定向,都定在那天理上。
天理之外的,都不看不听,不想不做,这就是不为外物所移,坚定不移。
要想坚定不移,不为外物所移,那就不要老拿外物来“考验”自己,因为你不一定经得起考验。怎么办呢?就要“静”,尽量不接触,不收听,不收看,不乱说,不乱动。这就是孔子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我们也可以改为“非理勿视,非理勿听,非理勿言,非理勿动。”还可以结合一句古训:“亲贤臣,远小人。”小人,不一定是道德上的小人,主要是没有见识的人,他们都会影响你的定见。
人最糟糕的状态,就是心不定,志向不定,意见看法不定,总是摇摆,总是在动。为什么摇摆,一是自己不定,二是受外物和别人影响,三是有所疑惑、忧虑、恐惧。
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无忧,勇者不惧。”这又回到智、勇、仁,三达德了。这智勇仁三达德,都靠一个“定”字。
说起来,“定”是第一达德。
人生在世,就活一个“定”字,你要做的事情,一直在坚持。你对社会和事物的立场和看法,从未改变,这就是君子之定。
如果你定不下来,定不了事,总是因为定不了心,定不了心,总是因为有所疑惑、忧虑、恐惧,则要问自己疑惑什么?忧虑什么?恐惧什么?
是什么呢?无非是毁誉得失。志向不够坚定,内心不够自信。
我的《传习录》学习参考书目:
《传习录 明隆庆六年初刻版》,王阳明撰著,谢廷杰辑刊,张靖杰译注,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
《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