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读《论语》系列。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阅读就是奖赏!
《岂可一知半解》
文/黎峰
《论语》开篇即论及修身治学,至理名言不胜枚举,历久弥新。在论语中有很多名言警句至今为我们熟识。比如大家所熟 知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但在长久的历史传播中,有很多名言已经改变了本来的意思。如果不在上下语境中理解,断章取义,就会导致与当时的本义发生极大的偏差;有的甚至以讹传讹,产生了根本性的错误。下面我们就盘点一下,《论语》中被后人误解的名言。
一、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因为这句话,使得孔子背上了歧视女性的駡名,事实上,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卫国国君邀请孔子去卫国,而孔子发现卫灵公和他夫人南子的目的却是以此抬高身望,公开炫耀,便愤而离去。(孔子“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孔子“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议论,也是针对卫灵公和南子而发,而非泛指女性和体力劳动者。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出自《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原文“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女”同“汝”,“你”的意思。当时这句话是说给子贡听的,所以翻译过来就是:只有你这样的人啊(指子贡)和小人是难以相处的了。相近了会看你不顺眼,远离了又会埋怨你。 另外,理解这句话首先得理解“小人”这个概念,“小人”在古代是指没有渊博学识和高雅情志的人,与普通百姓没有太大区别。《论语》中一共二十三章出现了二十四次“小人”。这些“小人”其实绝大多数可以理解为平民百姓或者庶民。此处的“养”字,则指的是相处的意思。
二、以德报怨
人们常常用这句话去劝人放下,殊不知“以德抱怨”只是一句设问,并不是结论。
“以德报怨”出自《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的一个弟子向老师讨教。弟子问:以德报怨好不好?”孔子就说:“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应该“以直报怨 ” !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 以正直的态度去对待人,不卑不亢,事情该咋办咋办,以一个正确客观的态度去解决。
三、老而不死,是为贼
很多不愿赡养老人的不孝子女会说出这种话来,也有人用这种话去形容一些精明奸诈的老人。那么,原来意思是什么呢?
这句话出自《论语·宪问》,原文是“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大意是说:“年幼时不懂得孝顺父母、友爱兄长,长大后又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成就,年老了还迟迟不死,这样的人简直就是世上的祸害。”
四、父母在,不远游
很多人把这句话奉为经典,来讲孝道。但孔子的原意可不是这样的。
“父母在,不远游”出自《论语》中的《里仁》一篇。原文是: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翻译过来就是:父母年迈在世,尽量不长期在外地。不得已,必须告诉父母去哪里,为什么去,什么时候回来,并安排好父母的供养。 游必有方,指的是必须要有理由,去何处,为何去,何时归,均要告知父母,并且安排好他们的供养。
五、学而优则仕
一般理解为: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去当官。“读好书才能有好仕途!”“读书就是为了做官!”其实原意非也。
这里的“优”,不是优秀的意思,而是“有余力”的意思。优:通"悠",有余力。此句话的意思是,学习之余还有余力或者闲暇,就去做官(进一步推行仁义)。
原文出处 :《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意思是说:"事情做好了,可以总结经验,从中学习,取得进步;学习学好了,就可以把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做事中。" 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出仕是"时习之"的途径之一,也就是把所学的、所修的东西应用到从政的实践之中,但是,修身学习是无止境的,从政可以更好地修身,也可以更好地推行仁道。
六、言必信,行必果
现常被后人当作美德来肯定、赞扬,说出的事一定可信,说了就一定守信用,一定办到。可这个典故最初的意思并不是如此:说出的事一定可信,说了就一定守信用,一定办到,这是个浅薄固执的小人呀。
原文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里子贡和孔子的对话:"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一流人才”,孔子认为第一等人才是“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使命”(外交人才);第二等是“宗族称孝、乡党称弟”(道德楷模);而“言必信、行必果”的人则是“硁硁然小人哉”(是个认死理的低档人物),但“抑亦可以为次”(也还是可以算再次一等的人才)。
这句奇怪的话历来都是争议较大,也让后代儒家学者费解的事。孔子本身未必是说诚实是不可取的。可能和孟子这句话相同: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说:"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 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
七、三思而后行
在做某件事情之前,一定要考虑再三,想好了再去做。但孔子的意思却恰恰相反!
“三思而后行”出自《论语·公冶长》。原文是: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就是说,考虑两次就行了,不必太谨慎。翻译过来就是:季文子每件事考虑多次才行动。孔子听说这件事,说:“想两次也就可以了。”
八、朝闻道,夕死可也
"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中"道"指的是宇宙间的一切法则、道理。即"道可道非常道"。而并非是一般人通过字面意思所理解的"早上听到(或明白了)一个道理(或真理),晚上死了也可以(或行)。"这也与孔子的思想不符。
“朝闻道,夕死可矣”出自《论语·里仁》。在这句话里,“闻”即“达”,达到之意;"朝闻道,夕死可矣",重在"行",即实践。可以直译为"早上明白了仁义之道,晚上为它去死也可以。" 孔子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思想,同时这也是他的理想。所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原意是:早上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晚上死了也无所谓。
九、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原文是: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我们现在所翻译的,大都把“知”(智)和“仁 ” 分开来说,解释为“智慧的人喜欢水,仁义的人喜欢山,智慧的人好动,仁义的人好静;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 其实古文里有一种修辞手法,叫“互文见义”。这句其实就是典型的互文见义表达法。其实原文意思是说智者的乐是动性的,像水一样,仁者的乐是静性的,像山一样。 “有道德有智慧的人喜欢山水,能像山一样伟岸、坚韧不拔;能像水一样变通、勇往直前;有道德有智慧的人既能够沉静又能活泼,动静相融;有道德有智慧能够快乐而又长寿”。
十、愚不可及
现在这个词的指愚蠢得无人能及,但原意却是装傻充愣的意思。 原文出自《论语·公冶长》,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孔子是说:"宁武子"这个人,在政治清明的国家,就表现得很有才能;在政治混乱的国家,就表现的很愚笨。他在该表现才能的时候表现才能,别人也能做到;他在该表现愚笨的时候表现愚笨,却是别人很难做到的。
十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一般人把这句话理解为国家统治人民,指使驱赶他们去做事就行了,不要让他们明白他们在做什么。有人批评这是典型的愚民政策。但剥夺百姓受教育的权利,和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是有明显矛盾的。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出自《论语·第八章·泰伯篇》,由于古汉语没有断句,所以人们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按照不同的断句,对此句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关于此篇的断句,文学界尚有争论,此处采用一般观点,即用"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进行断句。 后来有学者指出,这是句读不明的误读。
事实上,在春秋时代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后人要研读那时侯的文章,便要再经过一个“句读”的过程,即是根据上下文意思自己在句子的适当地方加上标点和停顿,这样才能得出一句句意通顺而连贯的话。 应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或者“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句读尚无定论,但传达的大意却是,如果老百姓可以被支使,放任自由是不行的,必须加以引导。或者说老百姓可以放任不管吗?不。还是要进行教育。就是说百姓只能去教化和引导,不能以暴力去强迫、压服。
十二、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父亲为儿子隐藏劣迹,儿子为父亲隐藏劣迹。此语意思争议非常之大。
原文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於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在叶邑停留时,叶公府中的一只羊跑进孔子的住地,被弟子曾点烧了吃。曾点的儿子曾参把这事报告给孔子,孔子知道曾参处于忠孝两难的地步,于是答应同叶公说,孔子感慨:"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有人因此批评孔子以亲情为上,置国法于不顾。但这里的“隐”,很可能是木字旁的那个“檃”,意为纠正。所以,不是说父亲包庇儿子、儿子包庇父亲,而是说父亲要能纠正做儿子的错误,儿子也要能纠正父亲的错误。这也是更接近孔子思想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