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取决于你,别的事则不然”
——《手册》爱比克泰德
万物运行存在规律,人能发现利用规律,人本身也是规律。
看一千本杂质,一万张报纸并不能使人更有智慧,更加成熟,相反,这样只会让人感到焦虑、亢奋、困惑。今日头条、腾讯新闻以及微信公众号给我们提供的碎片化知识不仅影响我们的心理状态,在时间的作用下,它会直接损害我们的大脑,使我们无法进行深度思考,缺乏深度思考的结果就是我们的行为如同海上的浮萍,完全受环境左右。
并且,和毒品一样,现代计算机系统使用精密的算法推送使得接收者沉迷其中,达至一种上瘾的状态,他们的脑神经系统在经过不断的刺激之后,产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变得对此类信息产生依赖、痴迷,得不到时会感到焦虑、烦躁,这跟烟瘾、酒瘾、毒瘾并无二致。
当然,即使没有碎片化知识的影响,人本身也只是“大部分时间受情绪和模式控制,偶尔思考”的物种。
一个理性的人不会允许自己失去对自我意志的掌控,他们拒绝麻木、随机、机械的生活,当下的清醒对于他们额外重要,但是在他生活的整体趋势里存在着巨大的惯性,无时无刻不束缚着他。
他越想摆脱惯性的牢笼,身上的枷锁就越紧,如同一个被水草缠住的游泳者,越挣扎水草会缠的越多越紧,最后牢牢的困住他,把他拖下水。而正确的解脱方法需要他暂时搁置自己的恐惧,潜到他此刻最不愿意去的地方:水底,解开缠住他的水草。
如是,让我们直面世界的喧闹,看看他们都在说些什么?
“为什么3岁不能定终身?”——混沌大学
“本届世界杯,C位出道的除了内……”——世界华人周刊
“虽然很多人都被点名,但很少……”——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儿子,千万别帮老婆做家务!”——瑞敏儿童教育资源
“有人年薪百万,有人月薪5000……”——北大纵横
“大熊市,才是改变人生的最好……”——人神共奋
……
微信公众号是我最大的信息获取地,列举被我置顶的几个公众号内容如上:
标题都很吸引人,都很像刚出炉的热腾腾的干货,让人忍不住想点进去看一看,不过最近在隔绝信息期,刻意的控制自己不去看它们,即使它们在不断向我招手,即使它们也许有改善我生活的能力(重复无数次的证明,并没有)。
下面来拆解一个信息炸弹,一探究竟。
【一】
“为什么3岁不能定终身?”
——混沌大学
花几分钟阅读,提炼关键信息:
1.人脑观察事物会有误差——举例观察同样大小的圆圈,得出不同结果。
2.语境效应:你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犯什么样的错误。
3.眼见不为实:大脑倾向于用零碎的信息拼凑出一个合乎自己逻辑的故事来。
4.如何避免偏见:换位思考、阅读。
5.人人都该懂得大脑常识:做决策的是感性,而非理性;若没了情绪,没了偏好,人无法做决策。
6.大脑的神经结构:前脑(掌控计划、策略和情绪调控)、杏仁核(大脑的恐惧中心)、梭状回(借调能力)、
7.大脑的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与大脑的情欲、开心感觉有关)、血清素(调节心情、食欲、睡眠、记忆和学习)、去甲状腺素(与压力、注意力有关)、催产素(减少焦虑、恐惧)。
8.大脑用进废退:大脑会不停因为外界的需求改变里面神经的分配,并且越小的时候受伤,大脑的功能转变是越快。
小结:每个人都是过去经验的总和,过去的经验造成现在的你。
拆解:本文核心内容出自台湾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 洪兰老师在混沌大学的课程,内容为全部课程的1/9。这句话是文章末尾附带,这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文章让人感觉支离破碎,前后不连贯,逻辑线不严密。
具体拆解过程分三步,对应三个问题。
1.为什么要读这篇文章?
文章的标题很吸引人,“为什么3岁不能定终生?”我很想知道。点进去,“我们的每一个决定、每一次行为,无时无刻不受大脑的影响,那么大脑究竟是如何运作的?读了这篇文章……你会对判断和决策有着更高维度的认知。”哇,判断和决策、高维认知,感觉很厉害的样子,继续看……映入眼帘一张图,两个同样大小的圈让人感觉不一样大,“人是感性的动物”,真的如此,我也中招了,说的好有道理……继续看又一张图,同样的逻辑……继续看……“人人都该懂得大脑常识”……继续看“各种素、大小脑”感受到了知识密度,又能看得懂……“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却有很多条路径供你选择”……结束……再看看阅读量、点赞量、评论……
那么,为什么要读这篇文章?
“无他,唯手熟尔!”纯粹的翻阅习惯加上文章的一些引导使我点开链接,花了几分钟看完,如果非要找一个理由,那么阅读与文章本身无关,而是因为混沌大学一系列的动作在我心中形成了一个定式:它的产品普遍质量上乘。
2.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收获?
人是感性的动物,人的决策往往不靠谱。虽然决策不靠谱,但是可以通过训练理性来指导人的决策和行为。大脑的不同部位对应不同功能,人的大脑构造可以通过行为习惯、经历来改变。
杏仁核、多巴胺、血清素、语境效应、……
“貌似,之前都听说过。”要说收获,其实并没有,只是感到又被营销了一把。一篇几千字的文章,列举一些吸引人的观点,简化重要的论证过程,如同将鸡汤变成鸡精的过程,对于一个人完整的吸收鸡的营养并无用处,只是满足了个人的味蕾:对大脑的敷衍和欺骗。
3.如何运用这里面的知识?
运用?大概是要理性一点吧,认识到大脑的缺陷,然后……
“用来吹牛算么?”
“多巴胺是怎么产生的?多了怎样,少了怎样?怎么在生活中调节?怎么在医药中调节?”
“你赢了”首先我没有获得,现在流行一个词汇叫作:赋能。我并没有被这篇文章赋能,故无法去赋能其他事物。学习的建构主义告诉我们,如果想要学习新知,需要把它和我们已有的知识结构建立起连接,通过一定的方法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显然,本文无法满足我们这一需求,或者说我们无法通过几分钟的快速阅读获得脑海中基于生物基础的结构性变化。
【二】
认知的内部探索
一部手机的性能取决于什么?很少有人会说取决于手机上的app有多少、储存的信息有多少,如同现代社会已经不推崇博物学家一样。
那么,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取决于什么?我们该如何去学习?
解决这些问题之前,需要先了解的是:底层逻辑和底层思维。
底层逻辑犹如金字塔的底端,它是建造金字塔的基石,是这个世界发挥想象力、缤纷异彩的涂鸦板和颜料。典型的自然世界的底层逻辑是物理规律,“万有引力”、“相对论”、“量子力学”,现代物理学已经发展到可以靠几个基本公式和常数推导出一切物理规律。在生物学领域,“进化论”属于基本的底层逻辑;在地理中,“大陆漂移”属于基本的底层逻辑;在经济学领域,“供需平衡理论”是基本的底层逻辑……依靠这些逻辑我们能够构建起宏伟的知识大厦,能够联系起很多互不相干的现象,能够建立因果关系,这就是底层逻辑的力量。
底层逻辑,在科学世界中,它是万物运转的基本法则,在人类社会中,它是关系联结的基本动力。
科学的发展正是一部探索世界底层逻辑的历史。最初人类认识世界是从局部开始,从身边的事物,从具体的情境着手,他们发现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发现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发现重的东西总是落得快一点。这样,他们就构建了局部世界的底层运转逻辑,但是,当他们开始不断的探索世界,不断的“发现新大陆”,探索新世界之后,他们发现这样的“局部真理”好像不够用了,中世纪的天文学家用几十个方程描述星空,比萨斜塔让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落了地。 当旧的理论解释不了新的世界时,原有的底层逻辑就开始松动,逐渐更新为新的底层逻辑。
底层逻辑是我们为世界描绘的一幅图像,底层思维则是我们努力把这幅图像刻进脑海中的结果。人类认知的理想状况是内在的底层思维和外在世界的底层逻辑完美的契合,这也是求知之人希望达到的状态。但是,我们知道,真理并没有确定的形态,无论自然还是社会,都处于演化状态,唯有保持开放,才能够不被淘汰。
在我们的认知中,底层思维作为一种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工具,牵引着我们的注意力往事物更深层的本质去看,培养我们穿过现象直达本质的能力。生活中往往会有一些博闻强识的人,他们好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聊起娱乐八卦、政治历史,无所不通,但是他们的知识只是浮于整个人类知识体系的最表层,是在信息生产和传播难度无限降低之后产生的长尾信息,这样的信息大概称不上是知识。这类信息最能够迷惑人之处在于让掌握他的人自以为懂得很多,其实一个人掌握的信息再多也比不过一个U盘,人类的真正优势在于思维能力。
在《人类简史》中,智人打败其他人种和大型动物,走上地球食物链的顶端,原因不是智人会使用火、会用工具、劳动或者其他,而是智人理解世界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满足于一两样小的发现,不再局限于一两个实在发生的事件。他们学会用一种更宏大的架构去认知世界,他们开始编故事,开始口耳相传某些伟大、惊心动魄的英雄事迹,他们开始建立世界的底层逻辑。而故事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在不断激励和指引他们的行为,构成智人相对统一的底层思维。于是,当智人完成了认知升级,一个物种的崛起将势不可挡。套用一个时髦的词汇来形容,这叫做“降维打击”。
人类的行为受基本的需要、习惯、模式、情绪、认知控制,人与人的层次区别主要在于认知层面。
“认知也可以称为认识,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言语,即个体对感觉信号接收、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在心理学中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的心理功能。”
——来自网络。
如同前面提到的,信息本身的价值有限,唯有将信息进行整理归纳,才能凸显价值。而对于信息的整理归纳,需要我们通过已有的概念框架进行。碎片知识对于建构思维框架并没有帮助,相反,它们只会占用工作内存,扰乱大脑服务器。
底层思维在认知中的作用是通过一定的框架结构,帮助我们过滤筛选信息,重新组织和理解信息,并提供进行判断和决策的依据。查理芒格喜欢一句谚语“当你是一个锤子时,整个世界都是钉子”。这个锤子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底层思维模型,它能够化繁为简,将繁琐、杂乱的信息归类整理,提取出最重要的元素——钉子。如同这句谚语揭示的另一个道理,我们需要多种底层思维模型,以面对不同的情境,避免狭隘的专家思维。
【三】
知识与实践
我们学习新知,最终目的是要指导生活实践,在前面我们了解了无效的学习对于具体的认知能力提升并没有作用,更不用提具体的生活实践了。这里有个类比,学习的过程和工作的过程很像,学习理论告诉我们零散的、肤浅的碎片化学习并不能提高我们的决策、判断、行动的能力。同样,肤浅的工作状态也不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成绩,增强我们的能力。唯有深度工作,才能激发我们的潜能,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首先,什么是肤浅的工作状态呢?一个是做得工作所调用的个人能力处于浅层状态,一个是调用了深层的工作能力,但是你没有持续的专注能力,最后,一个工作周期结束之后,你没有进行系统复盘和整理。
这三个方面逐层递进,例如外卖员的工作调用了他们的基础体力和基本的语言沟通、方向识别、骑行等能力,这些属于浅层的工作能力,属于人类的通用能力,不需要额外进行训练,基本上是任何人都能替代的工作。
外卖员如何由浅层工作向深度工作迈进,成为一个深度工作者呢?依托深度工作的三个层次,逐一来破解。
首先,他需要在工作中调用他的深层工作能力,也就是深度思考的能力。围绕着工作的目标逐一分解推理,一个人选择外卖员的工作,因为兴趣和理想的可能性不大,更多的可能是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外卖员的门槛低,并且工资还可以。外卖员处于职场需求层次的底端,为了基本的生存而工作,那么薪资应该是这个工种的第一性原理。取得更高的薪资应该是外卖员进行深度思考的方向。基于外卖员本身工资体系的构成:送餐费+底薪+补贴+奖金,大致是这样的一个构成,其中不同距离的外卖费用是不同的,并且有些没有底薪之类的。那么就以这个模型为基础,来思考如何提高收入。
以送餐为例,外卖员送餐类似于滴滴司机接单,他可以选择接或者不接,其中的决策过程可以运用深度思考能力,你需要计算接这一单能够赚取的利润和机会成本,一般外卖员会同时接很多单,这时候你就需要考虑如何优化路线,使得最快完成送餐任务,又不会遭到客户投诉。
其次,他要在深度工作时运用自己的专注能力,以送餐员为例,在思考送餐路线时,他要调动脑海中的地图或者用手机地图,熟知每个取餐和送餐地点的位置和可能到达的路线,不同客户的下单时间以及预计送达时间,不同餐品的制作时间,在整理所有相关信息之后,他要快速的决策、行动。这中间,所有的思考并不是一次完成,而是每次接单,每次送餐都需要进行思考,需要送餐员马上进入专注状态。
有时,会碰到送餐员迟到很长时间或者提前很长时间送到(少见),这两种都不可取。前者明显的没有规划好时间,会导致客户的投诉和差评,后者则没有充分利用好时间,会影响整体的工作效率。
在基于核心工作(送餐)的思考之后,进一步送餐员可以考虑选择送餐的地点(核心商圈)、熟悉核心区域的送餐线路、不同小区写字楼的进出方法、统计热门店铺和点餐的客户……等等,开始基于数据的分析和规划,进行相应的工作决策。
最后,复盘将工作所得模型化、规律化,找出工作的不足,成功的原因,不断优化工作方法,并得出工作的核心算法。好的复盘,可以将工作流程化、标准化,也可以叫做傻瓜化,即下次照着做就行了。比如送餐员阶段性的工作复盘发现,最近的好评率升高,补贴增多,原因是最近新开了一家店铺物美价廉,客户很满意。那么他的下一步行动可以分两步,一步是优先选择这家店铺的外卖送,一步是寻找优质类似店铺。
类似的,送餐员可以思考如何通过语言获得客户好评,如何通过同事的协同工作使得效率最大化,不同平台的补贴政策,送餐员职业规划等等。
在以上的思考中,我们运用到了多种思维框架,经济学原理、会计学、决策学、心理学……基于底层思维的思考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实现破局。
一个送餐员如果能够持续的进行此种深度工作,并将方法迁移到各个层面,他将超越绝大多数同行。
【四】
阶段小结
在实际的思考中,我们可以从自身经验实践、他人的榜样提取素材, 并且从相应的学科知识中获得养料,结合起两者,形成自身工作的场景化知识结构和隐性知识图谱,这样也就铸就了一柄属于自己的宝剑。
每个人都是自带预言的英雄,出生是为了接受命运的锤炼。
拥有一柄宝剑,最不济也能劈柴烧水。
最后,提三点建议,彼此共勉。
1、停止无效信息的摄入:
新闻、公众号、朋友圈,高频的、即时的、经受不住时间考验的为无效信息。
2、开始深度学习:
系统的阅读基础学科书籍,做结构化的笔记,提炼学科的底层思维,融合进自己的思维结构。
3、刻意练习与复盘:
将底层思维用于生活实践,进行阶段性复盘,不断优化思维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