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不是知道的太少,而是知道的太多了
“为什么我购买了很多付费课程,听老师讲的时候感觉醍醐灌顶,课程结束却更加茫然无从下手了呢?
为什么我看了很多的书,最后合上书的时候,脑子里却一点印象都没有了?
为什么我听大V的建议把下班后的4个小时用来提升自己,却发现没有一点点进步呢?”
朋友在周末的聚会饭桌上,向我吐槽。
其实,我朋友的这种困惑,早已成为群体性的个人成长桎梏。
这是一个信息严重过载的时代,我们每天被爆炸的海量信息冲击包围。我们被刺激眼球的标题吸引,匆匆点开扫一眼又关掉;我们热衷于做吃瓜群众,聒噪着速朽的网络热点;我们仰慕那些成功的大V,觊觎得到大V们倾囊相授并且可以速成复制的干货。
我们从未想过,会有一天连学习和思考都是在碎片化状态下进行的。当可以轻松拥有“观点”、“态度”和“情绪”时,我们满足于浅阅读、浅吸收和浅学习,甘愿放弃思考当复读机,获得短暂的“我懂了”的廉价快感。
在这个时代里,我们发现自己在信息的旋涡里被割裂,不是知道的太少,而是知道的太多了。
所谓的“知识改变命运”,我们未必能意识到:改变命运的不再仅仅是知识的多少,而是认知的深度。
02 我们的焦虑在为自己的智商交税
最近一篇《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火爆了朋友圈,在一线城市的生存和竞争压力再次引起无数漂泊的人共鸣。
如今,舆论中的中等收入陷阱带来的阶层固化、高房价、一线城市趋严的户口政策,让普通的上班族陷入焦虑、浮躁和恐慌。
如何通过努力,突破自身阶层的束缚,向上一层流动,成为普遍的愿望。于是有“先知”、知识型大V和成功的“聪明人”开始兜售与向上流动和个人成长挂钩的“良药”。
小时候,还是学生的我们十分讨厌父母给自己报各种的兴趣班、提高班和培训班。没有想到的是,当我们大学毕业后踏入社会,自己会疯狂的付费参加各种社群、专栏、训练营、音频和视频微课,听取别人分享的成功经验和观点。
正如朱家安在《文案觉醒》中所说:“当多数人热衷于选择偷懒的方式听任于别人喂食,那一定会有更多人加入到制造‘干货’的队列。愿意静下来花点时间针对自己做深入思考的人越来越少了。”
别人的成功不代表他走的路和方法技巧就是对的,也未必适合你,你也复制不了。
有人会问:那你怎么解释人家的成功呢?
答案是:失败会暴露多少问题,成功就会掩盖多少错误。我们不能仅仅凭借结果来判断之前的决策就是对的。很有可能你采取了同样的行为,但却发生了另一种结果。
美团创始人王兴说过这么一句话:“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知识付费之所以在2016年大爆发,在很大程度上莫不于此有关。
于是,知识付费开始收割一波“智商税”,大潮退去就会知道谁在裸泳。
03 你知道的只是信息,而不是知识
在华杉的畅销书《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里,给出了什么是传播的定义:“传播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收或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传播是进行符号的编码,再给接收者解码的过程。”
明白了传播,我们再来讲一下信息和知识的区别。得到APP的说书人成甲在《好好学习》这本书中,这样解释:”公众号、微博、知乎和今日头条上的文章,如果你不去阅读,它就只是一些数据;而当你阅读了内容之后,它就成了信息;但只有你知道了如何改变你的行动,信息才变成了你的知识。“
因此,知识传播的整个过程是:提炼总结知识——信息压缩传播——信息解压编译——消化吸收成知识——思维和行动改变。
对于很多人来说,无论是读书看文章、听音频还是参加付费课程都是仅仅停留在获取信息的层面上。我们的决策是由掌握的信息数量和质量决定的。但信息和知识本身都不是生产力,应用知识的能力才是。
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而已,并不会给你带来改变。
因为你知道的只是信息,而不是知识。
你只是把时间花掉了,却没有任何收获和改变。
04 搭建认知框架,掌握临界知识
很多人的认知是碎片化的一盘散沙,没有任何的骨架,更别提全面掌握系统深层次的知识点。
当我们在谈论认知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认知冰山模型的五个层级:知道自己知道并行动、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当我们明白了自己的认知情况,就比较容易去挖掘更深的知识。
对于学习和成长,我们首先要掌握第一种知识,就是学会学习的知识(怎样去学习),然后才是接着学习其他知识。但是,对于学习和进步,我们千万不要期待“即时反馈”。
混沌研习社创办人李善友道出了我们成年人学习的真相:“成年人学习的目的,应该是追求更好的思维模型,而不是更多的知识。在一个落后的思维模型里,即使增加再多的信息量,也只是低水平的重复。”
学习知识的终极目的无非三个:解释问题、解决问题和预测问题。西蒙·斯涅克(Simon Sinek)最早总结提出了黄金思维圈,人们的认知世界的方式即对问题的解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现象解释(what,表象)、技术规律解释(how,如何实现)和通用规律解释(why,底层为什么)。
我们很多人都是习惯地从最简单的what开始思考事件本身,顶多到了第二层how总结规律和模式,却很少能够从why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思考“关系”和底层系统规律,而非“人和事物”。用更加基本的知识来解释现象,这就是成甲提出的“临界知识”。
所谓“临界知识”,便是我们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当你储备的临界知识达到一定量(临界值)的时候,就会产生惊人的威力。这也是成甲知识管理三大维度中的第三个维度底层规律,前两个维度分别为数据管理的维度和信息管理的维度。常见的临界知识有复利效应、概率论、黄金思维圈、进化论、系统思考、二八法则、安全空间等等。
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对知识进行管理,而管理知识最重要的并不是大多数人以为的对知识进行收集、分类、保存。知识管理的核心实际是通过管理知识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最常用的方法有三个:反思、以教为学和刻意练习。
讲到这里,我们来回答一下"为什么我看了很多的书,当最后合上书的时候,脑子里却一点印象都没有了呢?"。
之所以没印象表面看来是因为我们没有记住,而实际上是因为我们的读书方法很低效,把书拆成了一个个孤立的信息点,而没有串联起来,将知识的底层结构打通,形成系统化结构化,构建底层认知。对此,我们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或者写读书笔记来内化吸收成能力的知识,这样就会忘不掉了。
05 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很多人都在谈成长、认知升级和知识付费,却一直只是为焦虑买单。问题在于对自己没一个清晰的认识,也没有结构化思考和执行力,却有很多的妄念。
为什么很多人听过很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首先,要知道我们不一定对这些大道理真的理解透彻;其次,知道和做到是两码事,之间有天大的差别;最后,即使一次做到了,也不一定能保证能持续坚持做下去。
在刘润《5分钟商学院》得到专栏里,有一期专门分析了这个问题:“想法产生行为,行为产生习惯,习惯产生性格,性格改变命运。想法、行为、习惯、性格、命运,这5件事中,如果非要拎出一个最重要的抓手,那一定是习惯。想法是一念而起、一念而灭的,它存在于思考脑中。就算你的想法非常正确,但成为行为之前,想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悟:你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你并没有把想法变成行为。但只变成行为还不够,让行为变成习惯,才真正变成你自己的东西,才能真正的影响一辈子。改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却也是十分必要的事情。从习惯养成来说,我们可以将改变分成三个层次:一个是行动的改变、一个是意识的改变、一个是思维的改变。”
我们最应该养成的习惯,就是终身学习的习惯。“思考是勤奋的一部分,人最大的懒惰是思想懒惰”。同时,我们要保持自己思考的独立性,千万不要让脑袋,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行动学习理论认为,人要掌握一门技能,需要有10%的时间学习知识和信息,70%的时间练习和践行,还有20%的时间与人沟通和讨论。这个原则叫做721原则,留出足够多的时间练习、思考和讨论。
古典老师说过一句话:“知识并不能改变命运,除非它能带来行动,行动也不能改变命运,除非它能带来结果,只有结果才能改变命运。”
所以,重要的不是你知道多少,而是你能采取行动,改变多少。千万不要把输出当做改变,行动才是。输出只是手段,而不是结果。
你应该关注的是不是你已经做了什么,而是真的得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最怕的是时间流逝了,而你的一切都原地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