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技术的进展不断加速,原来的人类自然文明正逐渐过渡转变为技术文明新形态。对于这种新形态,我们有想象与期待,但更有担忧与恐惧。著名人类学家胡家奇先生在17岁时就开始思考科学技术对人类未来的影响,“直观感觉都告诉我,科学技术能够灭绝人类。”经过40年的深入研究,他越来越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胡家奇先生呼吁对科学技术进行限制。
2018年11月23日至24日,以“技术与人类未来”为主题的首届未来哲学论坛在上海举办。我们应该怎样回应这个技术统治的时代?六位人文领域的学者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围绕现代技术与人类未来的相关议题展开了跨界交流与探讨。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学者是否与胡家奇先生持有相同观点。
技术进步是否永远都有利于人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汀阳对此表示疑问。在他看来,现代以来的技术发展之所以是成功的,是因为还未触及到技术的存在论边界,而现在的技术发展正在开拓出一个超出人类控制能力的未来,未来变成了一个绝对陌生的状态,包含着完全不可测也不可控的变化,我们走进未来就等于走进了赌博模式。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教授孙周兴的演讲结合自己对古代技术和现代技术的思考,以及尼采的超人与末人的概念,探讨了未来人的诸种可能。并提出,虽然如今技术统治地位确立,但我们不能主张技术决定论,要向海德格尔学习“不要”的能力。
正如著名人类学家胡家奇曾说过的那样,“人类的本性决定了我们只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一面,而忽视了它毁灭人类的一面;或者是认为它造福的是自己,毁灭的是他人。”“很多科学家明显看出来了这个科学技术它的不安全性,也隐瞒这个不安全性。”为了避免人类未来走向赵汀阳所说的赌博模式,我们必须对科学技术进行限制,“就整体上而言,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限制必须是全面的和极其严格的,也必须是持续不间断的,对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则只是在极个别的领域的极慎重选题的行为,而对于科学技术的应用便要求既要做到广泛普遍,但对于所应用的科学技术成果又要做到谨慎地进行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