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思考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古就是长见识的好方法,但是随着环境的改变,现在的“行万里路”无法再和”读万卷书“之收获相提并论。因为一方面,我们已没有古人基于良好文史哲素养和审美情趣的专注“行路”之客观环境,顶多称得上是点对点的“路过”而已;另一方面,只要拥有认识世界的强烈好奇心、意识和适当的手段,在信息社会即使不去“行万里路”,依然可以视野开阔,甚至超越“行路者”。因此,“环游世界”不应再简单等同于“见多识广”,而“足不出户”也不应再成为“视野狭窄”的借口。一句话,“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不过是个邮差”。
原文解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古就是长见识的好方法。前半句做起来困难,再加上电子产品横行,风气浮躁,便开始较少被人理会;而后半句却幸运地搭上了中国经济和消费能力增长的这艘巨型战舰,成为国人“长见识”的唯一途径。一时间,“帮孩子开眼界”成了旅行的最合理理由,“晒旅行”也成为社交媒体上刷存在感的最流行方式。直到一句话“Duang”的横空出世,“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不过是个邮差”。我并不完全赞成这个观点,只是觉得有必要死磕一下古人所说的“行万里路”的意境,以避免我们误解其限时意义。
【古人不出门,现实无所知】
这个说法真是毫不夸张啊,谁让那时候消息闭塞呢?!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互联网和电视,我们还能看看报纸、杂志,虽说时效性慢点、不直观,也还可以勉强接受。但是如果连报纸、杂志、电话都没有,交通又极不方便和缓慢呢?让我给大家做了类比。
霍金在《时间简史》中描述过这样一个现实,就是我们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遥远星系的现象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换句话说我们一直在研究的遥远宇宙不过是它的历史而已。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之所以看到了这些现象,是因为这些星系有光传到了我们天文望远镜的可见距离之内,然而这些光传到我们这里可能花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因为距离太阳系几百光年甚至上千光年的河外星系并不在少数。
虽然说古人对信息的把握能力之低没这么夸张,但是感觉是差不多的。如果不出门,搞不好半辈子之后才得知几十年前发生的事件,那么“行万里路”当然重要啦!那时候的邮差、镖头、四处游走的商人在眼界方面还真是可以和读书人PK一下的,所以才有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的重要性并排而立的必要。可是现在不同了,信息渠道如此之多而且直观,“坐地日行八万里”在Google街景上就能轻松实现。难怪一位朋友跟我说看泰姬陵毫无感觉,一来是和Google街景看到的一般不二,二来对其历史毫不了解也不感冒。
【古人之所谓“行万里路”】
其实现在早已没有古代“行万里路”的客观环境。为什么这么说?让我们来看一下古人行万里路的方法,下面一段节选自林语堂老先生的《苏东坡传》苏氏三父子第一次从四川眉山到河南开封进京赶考的的旅程描述
“要走水路出三峡,而不是由陆路经剑门穿秦岭。这次行程全长一千一百余里,大概是七百里水路,四百里旱路,要从十月启程,次年二月到达...四川为中国最大之省份,走了一个月才到东边的省界,这时三峡之胜才开始,山顶上的城镇庙字,会令他们想起古代的战将,过去的隐人道士。兄弟二人上岸,游历仙都...长江三峡,无人不知其风光壮丽,但对旅客而言,则是险象环生。此段江流全长一百二十余里,急流漩涡在悬崖峭壁之间滚转出入,水下暗石隐伏,无由得见,船夫要极其敏捷熟练,才可通行。三峡之中,每年都有行船沉没,旅客丧生之事,在如此大而深的江流之中,一旦沉下,绝无生望...”
古人行万里路那是动真格的,而且一路上没有照相机、电视、手机、电脑、电话、报纸、杂志、收音机,可能顶多是随身带的书而已,因此行路可谓专心致志;我们现在大多是点到点旅行,就算最接近原始状态的徒步旅行,也大都带着照相器材、手机和GPS定位,试问,这样的“三心二意”如何能与古人的一路见识相比?!
【古人的“文化之旅”】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是古代文人的总结,所以也是主要针对古代文人的教育而说的。
我们要知道古代文人“行万里路”之前大多都有良好的文史哲素养和审美情趣,甚至少数人已经名声在外。那么一路上,旅行者要利用各种机会拜访经过地点的文化名流、参观对其历史早已能倒背如流的名胜古迹并且时不时写写文章或吟诗作赋,并在路上的时间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这和现在“下车拍照、上车睡觉”的模式可谓迥然不同。从这个角度讲,“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不过是个邮差”这句话也并没有错。
旅行的益处很多,比如放松大脑和心情,所以我们没必要贴上标签使其看上去高大上。只不过我们要清楚,一方面现在的旅行已经没法和古人所谓“行万里路”之价值相比。所以“环游世界”不应再简单等同于“见多识广”,而“足不出户”也不应再成为“视野狭窄”的借口。;另一方面,多读书而不是“到处看看”才是下一代人的最有效教育方法,同时也能顺道提升未来旅行的质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