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
首先有两个测试测试场景:
场景1.
首先我们用 for (element:list) 的方式遍历一个ArrayList,这等价于iterator的遍历方式,我们看编译后的class文件,然后反编译的代码就很清楚了:
显然两者是同样的东西。然后运行一遍,奇怪的事情出现了,这个remove的操作竟然是成功的!!不会抛出java.util.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的异常。我们再看ArrayList的源码,list.iterator 创建了一个 Itr 的类,Itr 是arrayList的一个内部类。
我们再看hasNext方法,cursor指当前操作的index, size指 “当前” 数组大小。我们看到hasNext方法判断采用的是 “ != ” 操作符。为假的条件是 cursor == size。这是什么意思?这意味着我遍历的数组位数刚好等于当前数组大小,就遍历成功且正常退出循环了。
解释:假设线程一:遍历一个原size等于5的ArraryList a,正好准备遍历第4位(cursor等于3),而线程二:remove a中的两个元素,ArraryList是线程不安全的,这种情况是可能存在的,那么现在a的size等于3。线程一运行hasNext方法,现在 cursor == size,hasNext方法返回false,线程一的循环退出且遍历成功。导致其实只遍历了3个元素,当然图一构造的场景也是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对应的“4”“5”两个元素没有被遍历。。
题外话: 这里简单说明一下:为什么创建List的时候采用:List list =new ArrayList(); list.addAll(Arrays.asList("1", "2", "3", "4", "5")); 而不是直接:List<String> list = Arrays.asList("1", "2", "3", "4", "5"),因为这两种方式创建的对象根本不是同一个东西。前者创建的是 java.util.ArrayList, 而后者创建的是java.util.Arrays 里面的一个名叫ArrayList的静态内部类。他们两个有很多区别,最显著的差别就是后者不支持add和remove操作。
场景2.
如果使用forEach方法遍历ArraryList呢?运行结果:抛出 java.util.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的异常。我们再看反编译的代码:
两份代码没什么区别。但是为什么会抛出 java.util.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的异常?我们看下源码:
首先 modCount 这个属性是 ArrayList 的类属性,是可变的(add,remove,clear 等操作都会使得modCount++)。如果出现任何使得modCount改变的操作都会导致forEach方法抛出 java.util.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异常。
总结:
对比上面两个错误的操作场景,显然ArraryList的forEach方法的处理方式更加科学一点。虽然我们要求遍历的过程中可以使用iterator.remove()不带参数的方式删除当前遍历到的元素,其实在业务代码中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在遍历list的时候更改list的结构,替代方式有很多,例如java8 stream的filter方法就可以帮助我们处理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