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老师提问朋友转发信息。“这样的讯息直接带来的是什么呢?是朝向初心的方向?另:不要发这样疑似与政治有关的讯息,不要发自己无法确认的讯息,避免自己的善良被利用。”我没有看朋友转发的信息,但对老师这段话深有感触。
想到老公的一件事。前段时间远足群里组织青山绿道徒步。中午他她们一行在岛上农庄用餐,因费用的问题,闹得不愉快。联系人里外不是人。既得罪了老板,同学面前又没讨到好。联系人和老公说:老板说少收了一百,还找出50,相当于差着150元。大舒收的钱,每个人都交了。大舒给的老板。这对于远足来说,是很严重的事。远足提倡AA金钱透明。言外之意,大舒贪了这150元。老公很气愤。想去和大舒兴师问罪。
我对老公说:你听到大舒私自吞了150元,很气愤。确实,怎么做出这种事来?多丢人啊。
这个事你是听她人说的,当然她不是个好撒谎的人,我也相信她的人品。但你能确定,百分百的是大舒私吞了吗?大舒,我相信她不会在远足做这种事,那她有何颜面,还如何在远足立足?当然我相信联系人也不会无中生有。是否有可能是那个环节有误会乐?
你愤怒,是你认为大舒吞了钱,丢人。你认为的,是不是事实乐?是你亲眼看到大舒拿钱了吗?那只是你听到联系人说的认为的,也许你认为的有很大的可能性,那也不是事实。事实,你要和她核对,不是对质。不是带着怀疑她的态度,而是带着把真相弄出来,消除误会的态度,核对。
后来老公侧面问了大舒。大舒说都给了。说什么这,什么那。最后说不清楚。听她的解释说明,老公认为她没有吞钱。但对她是,什么事情不明明白白的说清楚,反感。明明很好说的事,她就是搅不清。(我感觉是她缺少一份力量。缺少把事坦坦荡荡的表达出来,不敢。有时,我说话,也是,开头兴致勃勃的述说,后来感觉听的人没兴趣似的,就没有了说下去的动力,和热情。事没说完,声音没了。既然不感兴趣,干嘛说下去。有时也没人奇怪询问原因,可能是不感兴趣的。其实是自己以为别人不感兴趣。把别人的反应看得重。以后,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带着觉知,述说。也可以询问对方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感受。)
我们总是以为我们认为的是事实,有时造成了误会,伤害。我们应分清,我认为的是我认为的,未必是事实。事实需要我们保持一颗空杯心态去核对。不要先入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