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我们一家三口过马路。
孩子紧紧抓住我们俩大人的手向后拉,一边拉一边说:“爸爸,妈妈,你们不要撞死。”
过了马路,孩子爸说:“咱们顺路去超市拿牛奶。”孩子说:“不要,我怕爸爸妈妈累死!”
听得我们两个人哭笑不得。明知道孩子是好心,可听着他的话,怎么那么别扭呢?
01
朋友菲菲家最近闹得鸡飞狗跳,就是她家四岁的嘟嘟一个“死”字引起来的。
这天,菲菲下班回到家,刚进门,嘟嘟就大哭着跑来“告状”,说奶奶把他的飞机模型踩坏了。
菲菲说:“奶奶一定不是故意的,你不要怪奶奶。咱们可以一起修,不能修的话,还可以再买。”
嘟嘟撅着嘴倔强地说:“不要,不要修,也不买,我就要原来那个!”
菲菲见嘟嘟开始撒娇,就装作难为情地说:“哎呀,那真是太难了,怎么办啊?”
只听嘟嘟说:“我不要奶奶了,把奶奶打死!”
菲菲的婆婆听后脸色骤变,转身进了厨房。等菲菲抱着嘟嘟进了厨房,看到婆婆一边煮饭,一边“吧嗒吧嗒”掉眼泪。菲菲可慌了神,顾不上让嘟嘟跟婆婆道歉,直劝婆婆说小孩子不懂事,瞎说的……
老太太说:“我不怪他,他小孩子家家的,不懂,怎么可能会说那样的话啊……”
哎哟喂,老太太这话说的,真是让儿媳“消受”不起来着,不鸡飞狗跳才怪呢!(笑哭)
菲菲说,其实就算没这次事,她也正想找机会好好跟婆婆说“孩子问死亡”的事儿呢。
嘟嘟从三岁多时,多多少少都接触到一些关于“死”的概念了。嘟嘟经常问大人“死是什么啊?”“你什么时候死啊?”“我也会死吗?”“我明天就死了!”
菲菲的婆婆很忌讳“死”字,听嘟嘟对“死”问来问去的,那真是浑身不舒服。如果嘟嘟跟她提问跟“死”相关的问题,她会直接打断孩子的问题,或者呵斥孩子不要说这样的话。
有一次,嘟嘟玩着玩具,突然说:“哈哈,死了。”奶奶放下手中的东西,扭过头看着嘟嘟的眼睛,用很神秘又可怕的表情,冷冷地说:“谁想死,你想死?死就是被耷拉着长舌头的鬼把你抓了去用石头捣碎,再一口一口吃了……那鬼的舌头上还滴着血……”
嘟嘟瞪着眼睛惊恐地说:“妈妈读的书上不是那么说的。”奶奶说:“书上是骗人的,你妈妈怕你害怕,才不告诉你。”吓得嘟嘟放下玩具躲到房间旮旯的窗帘后面,好久不敢出来。奶奶说嘟嘟:“你别再瞎想,就不会那样!”
菲菲跟婆婆说,不要那样吓唬小孩子,我听了都害怕,小孩子得多害怕啊。可婆婆笑着回应:“小孩子一高兴就瞎说,我就是吓唬吓唬他,他过几天就忘了。”
可事实上呢,菲菲说那段时间,嘟嘟在睡觉时会害怕,会浑身发抖,起一身硬硬的鸡皮疙瘩汗毛竖起,会紧闭着眼睛哭着问菲菲的老公说:“爸爸我会死吗?我不想死,不想被(鬼)吃……”
02
对很多家长来说,对“死”的话题,小心谨慎的“避讳”,似乎是一种约定俗成。要么回避这个话题,要么在跟孩子交流这个话题时缺少理性和客观性(就像菲菲婆婆说得“长舌鬼”把人“捣碎”)。
华东师大就曾有一份调查结果显示:63%的家长“难以接受向孩子开展和死亡相关的活动”。
但也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随着孩子的成长,这个话题终归是逃不开的。
孩子们在4岁左右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面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
在知乎上,有位“匿名用户”的回答就很有代表性。他说:
我大概4~5岁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就意识到自己会死。起因是什么已经想不起来了,但是这件事影响了我的一生!不是在开玩笑!
当时妈妈的回答是“人从哪里的,就到哪里去”。这句话完全没有解决我的问题。
大人们认为小孩子过几天就忘了,其实不是。之后的一段时间,一旦夜幕(降临)或者处于封闭的环境,我就会反复的想到死亡,严重的时候能够达到全身颤抖、冷汗直流的情况。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
为了“规避死亡”,我小时候偷偷练过“炼金术”、“气功”、“光球仪式”、“道家静功”等等(都是背着大人从互联网上或者书摊上找的),现在想起来其中有些行为对于小孩子来说实在是太危险了。
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在反复考虑这件事,“人为什么要死”、“人又为什么活着”,性格也因此变得内向孤僻,抑郁……
说了这么多,我想说这绝对不是小孩子“一时兴起”、“过几天就忘了”那么简单的事。如果当时爸妈能够给我一个具体的解释,就不会有后来我对这件事的无限遐想和恐惧。
现在,如果有孩子问这个问题,我觉得你应该和自己的孩子好好谈一谈而不是敷衍过去。
类似的答案,还有很多。大人对孩子关于“死”的问题敷衍过去了,没有让孩子得到保护,反倒让他们掉进无限的恐惧里。他们长大了,能意识到自己性格、情绪的问题所在和根源还好,还能有改善的方向。还有多少人意识不到,只能困在其中,继续无端的恐惧呢?
03
读研究生时,我的导师讲过他的个人经历。
老师的孩子,在两岁多时就跟着导师参加亲人朋友们的葬礼。第一次去送导师的一位亲族长辈,还不到两岁的孩子在殡仪馆外疯跑。老师和师母紧追不放,生怕孩子哈哈大笑着跑进肃穆的大厅。
几个月后,导师的外祖父临终之际,导师带孩子去见了老人最后一面。“老人伸出瘦骨嶙峋的手抚摸孩子的小脸时,他却盯着心脏监护仪上微弱的信号,三岁的他并不懂这一刻即是永别。”
不久后,孩子再次被带着返回老家,孩子和大人们一起守在已陷入昏迷的曾祖母身边,直到二十多分钟后老人离世。导师说:“追悼会上孩子一直很安静。”
再一次是老师带孩子去给病重的猫“安乐”,导师为这个特意向幼儿园请了假接孩子去诊所,“一针推完,喵眼中的光渐渐熄灭了,就在装着喵的纸盒被拿走时,孩子突然甩开我的手叫不对,转身跑进去找,被医生给拦住了。”
接着是后来导师带孩子坐最快的飞机返乡,进门只见黑色相框里的导师外婆,“孩子没哭,只沉默地看着”。
后来是导师的爷爷奶奶。“安放好骨灰盒后,人们开始填土,孩子说想去看看就靠了过去,小心地探头瞧了瞧。”
有一天,孩子突然问爸爸:“大家都会死吗?”“每个人都会死。”
孩子顿了很久,又问:“真的有天堂吗?《天蓝色的彼岸》里说死的人去了天堂。”
“这个我也不知道。有的人说有,有的人说没有。这不是重点,重要的是,死了的人不再回来了。”
孩子不说话。
“如果你爱他,他也爱你,每次你想他的时候,他就在你心里。以后,爸爸妈妈也会死,你要记住,我们没走远,就在不远处看着你。我们的身体消失了,但对你的爱没有走远。”
孩子扑过去抱住爸爸。
04
导师的做法给我很大启发。
也许我们没办法跟孩子解释什么是‘死’,因为死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
但我们可以带着他一起经历亲人们死亡前后的具象,比如衰老、生病、意外、就医、临终告别、葬礼等,让他自己去经历这件事本身,去感觉去体会人们面对亲人死亡时的心情态度,慢慢他会有自己的体会、思考和疑问……
而且,带孩子经历这些,着重点并不是‘死’,而是我们要和孩子通过看到、感受到这些死亡的具象,一起来探讨下活着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