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学科内在的情感里还原出来
这一条建议读得很慢,每一句话都能触发思考和反思。“爱学科却不爱学科课堂”的现象比比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学功利化,成绩分数化,教学的情感被剔除,剩下的只是一方没有情趣的盐碱地,谈何喜爱。
该如何去做?
教师要成为学科的情人。由爱生爱,课堂才会有温度有情感,才能有触动和共情,有感染力。这让我想起了上小学时的一位美术老师,当时的他有50多岁的样子,在那个年代的美术专业生是非常了不起的。我只去过一次他的办公室,里面摆放了各式各样的美术教具,素描物件,完全不同于其他学科老师的单调,至今我仍记得那扑面而来的震撼和惊讶,源自艺术的冲击。期末的时候,体音美这些不重要的科目都会被主课老师所侵占,唯独他的美术课谁也不敢占,因为在他那里没有什么比艺术更重要,更美好了,学校其他老师都被他身上散发出来的那股劲所折服,就连领导也撼动不了他对课堂的坚持。正是因为他对学科的热爱,才让我们重视和爱上了美术课,艺术的种子的也由此生发。
他是我至今遇到的试学科为情人的第一人。
教师要更重视学科内容的情感维度。语文是人文课,剥离情感的课堂则是冰冷功利的。情感被唤醒的课堂才能在记忆中留下痕迹,若干年后当知识遗忘,剩下的情感记忆才是真正的触动。在讲《秋天的怀念》时,从史铁生的母亲讲到成长过程中那些给予我们关爱的亲人,结合文中一些关键字眼解读“怀念”所饱含的儿子对母亲的愧疚,母亲对孩子的深情,在指导朗读中我几次哽咽,孩子们也被情绪所带动,那一节课我们都很动情。
教师要千方百计“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朱永新先生说:理想的课堂境界,也是“还原”学科情感力最需要去做的事情。通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让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情感,课堂才能产生价值。这就是“巧妙地唤醒他们,激活其情意力量。”
今日所感以文中话作结:
爱儿童,爱教育,爱学科,爱教学,这才能有第一波水纹、第一点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