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密码2》明显比第一部写得好呢,案件更多更复杂,结构和布局更紧凑了,节奏明显加快许多,一开篇就是“飞钱”大案,官银库房在查看俸钱分库时,分监蓝猛打开第一道锁,孙执信要去打开第二道锁的时候,屋顶出现飞钱大盗,然后等到孙回打开第三道锁,三人进到库房查看钱箱的时候,才发现钱箱已空。
接下来就是眼花撩乱的局面了。猪奔、鱼竭、炭危。不知成千上万头猪从何而来,也不知鱼市和炭市发生了什么,总之“天上飘来四个字大事发生”……然后就是突然之间,牙官冯赛的妻女被人光天化日之下绑架走了。
不可否认,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清明上河图密码2》系列书在借光清明上河图。因为清明上河图的知名度和文化价值巨大,所以关于它的东西自然水涨船高,于是这一系列的小说也沽名不少。以至于在第2部的时候编辑都打出了“大规模上瘾”的宣传语。的确,在书店里看到这个书名,自然就想翻上几翻,总想着在故事里,窥探关于清明上河图的背后信息。
然后《清明上河图密码2》中,张择端终于出场了。作者终于把张择端拉进故事大局啊了,让我的肝都颤动了一下。虽然,张择端是以路人甲的身份出场的,此时冯赛正在遍寻被绑架的妻女,在虹桥上四处张望,然后下得桥来寻问众人有否看到炭船,众人都说没有看到。“正问着,见一个清瘦的人提着个箱子从西岸边走过来,是画师张择端”。这冯赛曾经帮张择端卖过画,两人还交情不浅,忙上前行礼并询问炭船是否来过,张择端有“看物过目不忘”的本事,所以他说没有看到,那自然就是没有炭船了。
起初读到这里的时候,楞了一下。就是觉得这个“张择端”的人名,怎么好熟悉,甚至如雷贯耳的感觉呢?恍惚了一下下,便想起来了,张择端就是名画《清明上河图》的正主啊,就是他一手绘制的这幅举世闻名的名画呢。但是不明白的是,如此如雷贯耳的人物,在这里只是一个小小路人甲,突然之前出现在画面中,两名台词之后就消失了。这个“擦边球”是擦得有些牵强了些。
我大胆猜想一下,冶文彪大作家的下一本大作,估计要“大写特写”张择端了。因为《清明上河图密码》已经写出5本了,故事应该快要结束了。一大块肥肉让作者冶文彪成为了畅销书作家,他那么熟悉清明上河图名画,自然会对张择端更加感兴趣。此番在书中几笔带过,没有给张择端更多的剧情揭密,那么是在铺垫下一本《揭秘张择端》么?
插播两条评论:
CKLG说:
1.相比第一部更为紧凑,主线火力更加集中。2.每章节前的王、马引文非常漂亮,尤其喜欢周易相关的几段文字。3.镜头的转换控制非常老到,有千锤百炼过的痕迹。4.各商家发迹史及邱二的打工经历,各种市井的俚俗段子写的传神。
cxdfffdks 说:
真的不如第一部精彩,虽说推理类小说要遵循“草蛇灰线,伏延千里”,但你这灰线埋的也太长了点吧,居然占了篇幅的93%,最后如果来个精彩的大爆发也可以,居然也不温不火的就结束了,太不爽了,忍了那么久就等高潮呢,居然收手了,不地道。从结尾看来还要有第三部啊,完全不期待了。
大家都说《清明上河图密码2》 挖坑速度远比填坑速度快,这第二部主打的是抽比剥茧的破案,然后开始关注群体利益上的事件,较上部的个人事件为主有些上升,但是感觉故事依然没有整体性,或者是我没有看出来它的整体性,只觉得到处都是坑,散乱不堪,再加上一直有不同人物出场,人物众多,以至于阅读时有些思维涣乱起来。推理故事的线索、过程都是充满诡计,觉得不太现实。
故事不错,不过头绪太多, 读来确实有些心累啊。这才看第2部,居说要写到第6部,如今作者不停的挖坑填坑,把故事案情一路铺展下去,欲罢不能,只盼着快点凑齐全套6本,然后看看作者拆解大局和众生的完整想法,想必能学到一招并式的,以后也可以在网文中学习借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