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学业和游戏上兼顾

时间:2024-6-24

读书人:郭艳利

主    题:如何让孩子学业和游戏上兼顾

收    获:

总:相比"控制",纵容是更理想的家庭成员相处模式。爱的最高境界是"不打扰",他比不停地给予更让人幸福。

玩耍是儿童最重要的学习途径之一,儿童首先是在玩耍中去认识、模仿和体验各种常识的。剥夺玩耍,不仅是剥夺儿童童年的快乐,更是在剥夺他们有效的学习方式。

测试题:

①周末两个初中生各自在家玩游戏,到午饭时间都不想下线,第一位妈妈愉快地把饭碗端给孩子,让孩子边玩边吃;第二位妈妈,直接把饭菜倒井垃圾桶。

测试题代表家长面对孩子玩电脑的两种心态:①让孩子玩得高兴,家长心中无任何负面情绪,无任何惩罚行为。(见得孩子开心,坚持笑得出来的教育!)

②让孩子玩的内疚,家长心中有负面情绪,有或明或暗的惩罚行为。

假如把娃玩电游换成做数学题,或读一本书而沉迷。家长的选择会有变化吗?假如没变还是选第二种,那么相当于家规变成了至高无上的家法,这个细节可以看到,家庭生活中很少有随性和变通,一个简单的生活细节都不可以偶尔打破,那么所谓的给孩子自由、给孩子尊重之类的教育理念,在你的家庭生活中都很少有存在的空间。自由是教育中的法宝,这已形成共识。在缺少自由的家庭生活中,你的孩子应该会变得越来越听话,能遵循你所订立的各种规则,事事听命于家长,令你满意。但你一定要有思想准备,不要指望你的孩子将来比你强,他的能力绝不会超越你,他的幸福感绝不会比你多,当她在所有的生活细节上都不可以打破你所设定的规则时,他的人生也一定不会超越你所能为他提供的条件和框架。

那为什么有的家长再换了之后会选择第一种?

认为学习功课是有价值的,玩电游是没有价值的,这是正确的吗?我们该如何看待玩耍?

家长思维

①藐视童年的价值,认为,童年只是承认的准备阶段,当下的生活要服务于未来。

②玩耍只是儿童的一种年龄属性,没有价值属性。

③学习和玩耍是冲突的。

真相:

①玩耍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非常重要。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早已证实玩耍是儿童最重要的学习途径之一,儿童首先是在玩耍中去认识、模仿和体验各种常识的。剥夺玩耍,不仅是不多儿童童年的快乐,更是在剥夺他们的有效学习方式。

②天下所有的儿童都需要玩耍,就像所有的孩子需要母爱一样。美国教育家杜威对娱乐休闲的功能给出评价:"艺术创作和欣赏的能力、娱乐的能力、有意义的利用闲暇的能力,都是公民效率的重要成分,比其他能力训练累加在一起更加重要。"所以在教育中为学生提供休闲的享受,是一项非常严肃的责任。

③没有玩耍就没有成长。这样一种论断,是几千年来人类社会经验的总结,是被无数的实践反复验证过的真理性的结论。只是我们一直没有在理论上对玩耍的重要性形成定论,没有用文字把它提炼出来。相反,人们熟练的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以至于很多人把玩耍和成才对立起来。尤其在当下,孩子们的玩耍和功课严重对立,人们只看到孩子在被迫学习中所获得的一点成绩,却看不到放弃必要的玩耍所遗留的长久的隐患。

学习世界需要智力和情绪双轨并行来发展的事,成绩和孩子的情绪、情感完全呈正相关。如果孩子玩耍不足,其情绪和智力都会处于糟糕的状态,他的成绩也将会处于正常水平线下,出现磨洋工、不专注、理解力差等问题。这些状况如果一直在恶心循环中延续下去,会变成一个人一生都去不掉的缺点,使其永远的失去成就大事的气质。

认识不到一种东西的重要,就不会对他给出足够的关注和礼遇。

阅读和玩耍在孩子的成长中同样重要,但阅读人们能够接受,玩耍去,还处于被排挤的尴尬境地。

玩耍和阅读与教育而言,不是可有可无的,他们都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正餐,而不是有没有都行的小酒小菜,用学习来挤占儿童的玩耍,相当于既要孩子长个子又不给他吃饱饭,是一种自相矛盾的错误做法。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电游?

电游真的那么可怕吗?家长想去一件办法,制止儿童玩电邮,真的管用吗?

事实是生活在当下,想禁绝孩子玩电游几乎不可能。

当人们对电游还会有如此偏见时,看到测试题中的第一种做法,自然会认为这是没有原则的溺爱,如同孩子学习给他递上火,想吸毒送上钱一样,是对坏行为的奖励,后果是让孩子陷入网瘾,变得堕落。

其实,电游就是个游戏,他和吸烟没有可比性,和毒品更相距十万八千里,究其本质,和打篮球、下期捉迷藏没什么区别,所不同的只是他作为一种玩具,更复杂,更有趣更有吸引力。

而且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的智力也会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为了战胜对手,玩家经常需要面对复杂错综复杂的情况,动用各种分析和判断,在一个模拟的世界中,真实地参与了不一般的社会活动——这不就接近教育家杜威倡导的"做中学"吗?

案例:选飞行员

选出来的人,发现他们几乎都有一个爱好,玩电游,是电游高手。

而且电游符合现代社会生活方式,不需要场地,不需要打电话约人,不需要更换衣服,随时随地可以和各种认识或不认识的人一起玩,既是一种社交途径也可以独自玩。目前来看确实没有哪一种玩具有这样的优势。

至于说有些电游中有暴力色情,这些不是电游的本质,就像色情和暴力不是图书的本质一样,不让孩子读坏书和避免孩子玩坏游戏一样,必须要在允许阅读和允许游戏的前提下去解决,而不是取消阅读取消游戏。除了呼吁有关部门加强游戏审查,同时要想办法引导孩子帮她选择健康游戏,比如像孩子推荐一些好玩的游戏或和孩子一起玩,在玩的过程中,加强正面价值观引导等儿童天然的对邪恶的东西有抗拒和抵触,如果他心里是健康的,阳光的,他是不会轻易受到坏东西诱惑的。

缺点:长时间坐着不动,孩子会缺少运动,眼睛也会疲劳,这些问题和阅读带来的问题大体相同,需要家长想办法帮孩子去解决,比如发展孩子的运动爱好及其他兴趣等等。孩子总是要有可玩的东西,如果不让他玩电游,你能为他提供一种更有趣、更容易普及的玩耍吗?

世上应该不存在只有益处而毫无弊端的游戏,好与坏是相对而言的,所有的相关讨论都是在概率的范畴里进行。

如何判断一种游戏的优劣,我认为有三个核心判断:①孩子的参与程度高不高?②孩子投入的主动判断多不多?③是否伴我有愉快的情绪体验。这三条可以套用在一切游戏中。

比如电脑和电视都是通过屏幕来提供娱乐,没有互动性参与性,不需要判断,人在电视机前呆的时间越长,大脑越懈怠,所以他对儿童的智力发育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现实生活中,我们确实观察到一些孩子会玩电游过度,分析这种情况,我认为板子不应该打在电游上,应该追究到整个社会在对待"玩耍"的变态行为上。

①成人对电游有太多的偏见,这对儿童反而形成负面刺激。

②游戏的目的本来只是娱乐,可现在,除了电脑游戏,几乎所有的儿童娱乐项目都成为了培训内容。当下,如果一伙孩子有机会在一起开展某项活动,多半是参加比赛去了。没有玩耍,只有课程;没有娱乐,只有名次——当所有的玩耍被功利的利用,变成一项项任务时,电游成为纯玩耍的最后一块净土,其魅力自然也就独一无二。成年人高高在上的指责孩子沉迷于电脑,有多少人反思过,到底我们为孩子提供了怎样一种生存和成长的条件?

新一代人被带到这个世界上,他们其实非常被动,世界要给他一些什么,是由不得他们自己选择的。当下的孩子们,他们像人类发展史上任何一代新人那样,伸开双臂接受世界为他准备的种种时,生命中必然的经历和喜悦却成为错误和问题,甚至是疾病。事实上,真正令人纠结的不是孩子出了什么问题,而是他们的行为不符合成年人的有用原则和功利原则。设想现在电脑还没有被发明,孩子们最喜欢的是打球或唱歌,打球和唱歌也将被妖魔化。

所有的戒网瘾医院、学校、训练营都是为概念之下的骗人机构,是一种邪恶的时代产物。无论他们得了怎样的许可证书,披上什么科学马夹,罩上什么荣誉光环,本质都是愚蠢和邪恶的,因为他们只能做两件事——赚钱和上海儿童。

前面关于玩耍及电游正面价值和功能的阐述,可能会缓解很多人对电游的顾虑,改变一些家长对电游态度,但不少人仍然会有这样的担心:现在功课压力很大,孩子玩的过度了,耽误了功课学习怎么办?到底该如何把控管制和放手的度呢?

①孩子做到大致齐就已经很好。

例1女儿圆圆

10岁开始玩——刚开始电脑前做7小时,顾不上吃饭,把饭碗送到电脑前,这是当时我的做法。——大学读工科专业功课,压力很大,仍然会见缝插针地玩电游——读硕士还再玩。

我们都希望孩子时间安排的合理,学习,生活,娱乐几不误,一切井井有条。

但我知道完美的状态很难实现,因为我们成人都很难做到。比如早睡早起。

有太多的研究表明:人的身体健康和情绪息息相关,如果我为了完成早睡早起等合理目标,而经常跟自己闹别扭或跟圆圆闹别扭,那样是否更伤害我们的健康?我坚定的相信愉快的心情是最好的养生,所以基本上能坦然的和自己及家人的各种缺点和谐相处——这份坦然可能让我们在一些小事情上表现不完美,但他并没有降低我们的人生质量和幸福感。

在玩耍和学业兼顾的问题上,如果家长在心中已预设了一个完美目标,即孩子从一开始玩游戏,就能天天把时间安排的井井有条,该玩的时候玩,该学习的时候学习,或者最多花一年半载的时间,就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这样的目标之下,你十有八九会失望,绝大多数孩子可能永远没有这一天。

事实上,孩子能做到大志齐就已经很好,允许平时安排的不理想,甚至哪几天或哪段时间特别不理想,只要总体上能兼顾好玩耍和学业即可——这个简单的目标能否正常实现,完全取决于父母的态度,只要家长态度拿捏得当,孩子基本上都可以实现良好的自治,而所谓拿捏得当,做到了也并非难事,核心即"不管是最好的管"。

不管是最好的管,这个理念可以套用到对孩子学习、游戏等一系列管理中,"不管"不是不负责任的放任自流,不是对孩子漠不关心,还是无为而治。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不作为,就是最有效,最长远、最有力的一种方法,可谓是教育的一种最高境界。

这一境界的心理学基础是:人的天性是向上向善的,在正常的环境中,每个人在善恶表达上,一定是优先表达善的一面。只有在变态的环境中,恶才会被刺激出来。这都是人类基因自我保存和延续的一种本能反应。

所以家长不必担心自己不管孩子,孩子就会一路下滑,一直滑到"网瘾"中——有这样担心的家长,主要是对这一心理学基础有相反的理解,认为人的天性是向恶的,当孩子出现一点不好的苗头时,如果不去管住他,他会越来越差劲。由于人性向恶的理解本身就是错误的,所以在这种理解基础上的一切教育行为都会带有负面暗示,结果往往是越管越不如意,这就是严格的父母往往教育出不如意孩子的深层原因。

在正常生态环境中,未成年人都有自我调试的动机和力量,而且年龄越小调试,功能越强大,也许他们会不时地玩的过了头,也许他们短时期内在学业上不尽如人意,只要家长信任孩子,为孩子营造一个友好善意的家庭气氛,让孩子在无任何负罪感的去玩,孩子有能力慢慢协调好游戏和学业的关系。

父母亲如果完全信任孩子,从不用负面眼光看孩子,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做到这一点。如果孩子能从小尽情地玩耍,而从不因此被兴趣和鄙视,那么他将来对工作和学习的认真和热情也会像对待玩耍一样,投入并富于激情,这一点从很多身心健康的成功者身上都可以观察到。

来自成人的外部控制特别容易打扰这种自我调适,导致其心理秩序紊乱,自我管理能力下降。所谓"网瘾",往往是儿童自我管理功能和选择功能受到破坏的一个后果。

教育和其他事情的最大区别是,要实现长远大目标,必须经常以牺牲当下小目标为代价。

处处管制孩子,让他必须以成人的意愿来生活,这种强制做法,当然有可能取得一些眼前效果,但是隐含着更久远的问题呢?

例:一位男同学,高考成绩高,大一开始挂科,最后退学。

原因:①长期以来不能释放的玩耍需求及压在内心所形成的巨大反弹力。②父母的控制太强有力,他没机会练习自我调整和自我控制,所以这方面能力也就丧失了。他在电游上的放纵,其实是一种力不从心,是自我无力感的表现。

相比控制,纵容是更理想的家庭成员相处模式。爱的最高境界是不打扰,他比不停地给予更让人幸福,这一点,对于儿童教育、婚姻维护都是适用的,想长久维持的东西,必须给出足够的空间。尤其是对孩子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线之上,几乎可以同意他们去做一切愿意做的事情,这样不会惯坏孩子,生命受到的阻碍越少,成长越健康。孩子的好与差,不在于管或不管,而在于环境变态不变态。不正确的管制,本身就是变态的一种,比不管还要糟糕得多。

所谓不管是不动声色,没有斧痕的管,即再不跟孩子形成对抗和冲突的基础上,想办法发展孩子的正面潜能,比如建立良好的亲子信任关系,培养孩子爱阅读的兴趣,经常带孩子出去旅游,帮助孩子建立同伴交往圈子,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等等。家长最多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计划,但计划如何制定一定要听取孩子的建议,如何执行则要交给孩子……如果你实在不知如何做,哪怕什么都不做,也比错误的做要好。

圆圆学习成绩好,玩的也多,生活能力也不差。之所以写的能量更充足一些,除去天时地利等诸多因素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他的能量从不需要消耗在和家长的斗争中,不需要浪费在过度的自我纠结中,而是全部用于自我成长上。

在这个过程中,我并非没有一点焦虑和纠结,但我把心思用于自我约束和自我学习上,当我明白了,孩子的问题自然就不存在了。

我在学习和反思中获得的最受益的道理是: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孩子才有面对自我的时间和空间,才有机会学习与适应和调整,才能聚集其自我成长的力量。

②第二种选择为什么不好?

把自己置换到孩子的角色上体会一下,看看自己体会到的是什么?

会选择第二种做法,答案只有一个:因为他是孩子,而且是"我的孩子"——这就是你思维中的症结,以前一直不曾意识到他的存在,现在他显现出来了——其在你的潜意识中,你一直不曾和孩子真正平等过,你是把自己置于一个操纵者和领导者的位置上了,你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是只配与被支配的关系,甚至是奴役和被奴役的关系。这样一种不平等的关系给家长带来的往往是满足,尤其看到孩子仆从的时候,但他给孩子带来则是委屈感,是心头积累的恨意。

教育手段,如果不包含有善意和悲悯情怀,又怎么能指望孩子学会爱和同情呢?冷酷的手段确实能立竿见影的,让孩子变乖,但冷酷本身也是一定会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儿童是从榜样,哪里学会如何对待他人的,如果有朝一日他表现出对其他人、对父母或对自己冷酷,请你不要吃惊,也不要委屈。

也有的家长采取强行直接关机,该吃饭就吃饭,没有商量的余地,这种方法属于直接控制。行为十分简单,但也十分粗暴。提出这种建议的家长,如果你真的经常这样做,后果可能会很严重,孩子发生网瘾、成绩不佳、逆反心理严重或消沉等一系列负面行为的概率将会非常高,你眼下简单,高效的处理行为换来的很可能是越来越另一感觉棘手的孩子的行为问题,再次特意提醒。

如果一个孩子和父母关系融洽,他就不会变坏,也不会自杀。因为父母一方面是孩子最好的心理依靠,另一方面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又深刻的影响着孩子对世界的态度。父母是孩子的整个世界,如果孩子对父母失望了,他就对整个世界失望了。

③我的受一句话的误导太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话语本身没有错,问题是如何理解?"规矩"理解为琐碎的管制,把"方圆"理解为服从,这种浅薄的理解只能产生一种浅薄的教条,不知让多少人踏入误区。中国传统虽然也讲究严格家教,但这严格多半是基于家长的以身作则,即便有时候打孩子,爱和温情仍然是主导气氛。所以孝敬父母、赡养老人、大家庭模式是我们的传统。

妈妈和爸爸应该是孩子想到了就觉得最温暖、最可靠、最可以放松的那个人,还不应该是严厉的执法者和令人压抑的君主。

溺爱往往是包办,本质是成年人爱自己。

爱则是理解和接纳,本质是爱孩子。只要是正常的爱,给多少都不会让孩子变坏,得到爱越多的孩子成长的越健康,冷酷从来不是教育,他是教育的反义词,冷酷教育智能制造冷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6,264评论 5 4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2,549评论 2 37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3,389评论 0 32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616评论 1 26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461评论 5 35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351评论 1 27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776评论 3 38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414评论 0 25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722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760评论 2 31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537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381评论 3 31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787评论 3 30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030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304评论 1 25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734评论 2 34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943评论 2 336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