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性格因素形成写作个性
一、性格的内涵
性格是一个人较为稳定的对现实的态 度及与之相应的行为方式,是个性中有核心意义的组成部分,是一个人区别他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比如正直、诚恳、自信、执著、热忱、谦虚或者虚伪、懦弱、自卑、惰性、粗心、狡猾、傲慢等等,都属于性格特征。每个人都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性格特征,其中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这些特征结合成一个整体就是一个人的性格。
二、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性格与气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彼此经常互相渗透。有些心理特征既可以说是性格特征,也可以说是气质特征,以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把气质看做性格。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首先,每种气质类型都具有积极的一面,也具有消极的一面。性格特征有好坏之分,它标志着人的行为方向和可能的结果,能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和取得成就的大小,具有直接的社会评价意义。
其次,气质可以使有同一性格的人有 不同的表现。例如,同样是乐于助人,胆汁质的人常常是满腔热情、急切豪爽地去助人,而黏液质的人则往往是不动声色、从容不迫地去助人。又如,同样是对人友善的性格,多血质的人表现为亲切关怀,胆汁质的人表现为热情豪爽,黏液质的人表现为诚恳,抑郁质的人则表现为温柔。
最后,气质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例如,自制力这一性格特征的形成,对胆汁质的人来说需要经过极大的克制与努力,而对于抑郁质的人来说则比较容易。性格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气质,比如,坚定顽强的性格可以克制气质的某些消极方面,使积极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三、性格对写作的影响
性格之于写作,尤其对写作中语言的运用及风格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影响。所谓“文如其人”,鲜明的文章个性恰好是作者创作个性的反映。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里讲到:“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烁,陶染所凝。”认为“才”、“气”、 “学”、“习”是构成作家创作个性的四个因素。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性格写作,表现出来的文章个性的差异往往也是多种多样的。
沈德潜在他的《说诗晬语》中说:“性情面目,人人各具,读太白诗,如见其脱履千乘;读少陵诗,如见其忧国伤时。其世不我容,爱才如渴者,昌黎之诗也。其嬉笑怒骂,风流儒雅者,东坡之诗也。”不仅是诗人,任何作家都是如此,因为“人的品性是千差万殊的,有些人温和,有些人急躁,有些人宽大,有些人褊狭,在同一品目之中又有程度深浅的分别。品性温和的作家即使在震怒的时候也写不出十分苛厉的文章,犹之品性急躁的作家即使在闲暇的时候也写不出十分闲适的文章。可见作者的品性也是形成文章风格的一个条件”。[1]
任何一部优秀的作品,都是作者性格内涵的艺术袒露。比如,鲁迅刚正不阿、顽强坚毅的性格与他犀利、冷峻、辛辣的语言是一致的;老舍平易近人、机智风 趣,他的这些性格也反映在他幽默诙谐的语言中。可见“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才相;狷急人之作文,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人之笔性,不能尽变为谨严”。[2]
性格对写作的影响,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导致不同的创作个性,形成不同的语言特色和文章风格
这主要是因为不同性格的作者在观察和表现事物时,所持有的情感、情绪,所选择的视角和营造的意象都会不同;写作时,所选用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语言的使用也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例如,李白性格豪放、浪漫、疏狂、自信,骨子里有一种浪漫主义的情怀。反映到诗歌创作中,就是诗境宏大、气势强劲,形成了一种奔放、飘逸的风格。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诗人以奇伟、宏阔的想象和无限夸张的手法,形成了瑰丽、豪放、畅快淋漓的语言特色,这正是他狂放不羁的性格特点在作品中的显现。这点与具有谦虚、平和性格 的白居易喜欢选用平易、简洁的表达方式有明显的不同。杜甫性格的核心是他的忧国忧民,因此他的诗歌里多是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即使是山水诗也忘不了对世事人情的关注,并因此而使其诗歌创作沉浸在一种沉郁悲壮的气氛中,形成一种完全区别于李白的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宋代欧阳修的《秋声赋》和现代峻青的《秋色赋》同是反映秋天的景色,但是在欧阳修的笔下是肃杀、可怕、凄凉阴沉的;到了峻青这里却变成了欣欣向荣、灿烂绚丽。一忧一喜,是思想感情的不同,也是性格的不同。
(二)影响作者写作能力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积极的性格特征,对写作能力的形成及发展水平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还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写作态度,协调写作动机,稳定情绪,调整兴趣,提高心智水平等。
性格作为一种心理特征,它既有先天的因素,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又有后天的因素,与后天环境的影响及所 受的教育有关,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作者不同的性格,还会影响到他的兴趣、爱好、追求,运用语言的特点,题材的选择等。因此,写作者应努力锻炼自己,克服性格中的不利因素,以利于加强写作的主体意识,自觉地驾驭写作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