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留下的是儿童,守护的是老人,其实不然,留下的还有希望,还有思念。这份希望与思念让大家总是忍不住想要去呵护,希望他坚强、勇敢,许愿让那质朴的心灵一直开心快乐下去。
可是凡事总有一个例外,在我的家乡留守儿童随处可见,基本成了一种正常现象,可是这群留守儿童却与其他留守儿童“与众不同”。一般在电视节目或者其他情况看到的留守儿童纯朴、勤劳、勇敢的,似乎一切的正能量都是他们的代名词。因为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他们格外早熟,格外懂事,小小年纪通情达理得让你心疼。
如果说留守儿童是一张白纸,那么我家乡的大部分留守儿童就是白纸上耀眼的污点。
不是想刻意的玷污他们,只是他们的行为让我大跌眼镜,或许存在洁白无瑕的那一个天使,只是我总是有一双寻觅污迹的眼睛。
我生活的农村,田地基本种树或者被各种规划征收,所以父母不得不以农民工的身份外出打工,留守儿童也就这样孕育而生。自己曾经也是这个队伍中的一员,庆幸的是自己一直保持着一颗质朴的心。现在留守儿童的队伍越来越庞大,问题也就越来越多。
记得那是一个寒假,一个人坐在门口烤太阳,正昏昏欲睡时被一个声音惊醒。是小孩的哭声,觉得气愤,都快过年了,还把小孩儿揍成那样,用鬼哭狼嚎来形容真的不为过 。不过仔细一听气愤的心情更忧郁了。
“你看看你,考试考了6分,好意思吗?”
呜呜呜呜呜呜呜
“你爸你妈每个月在外头苦死苦活,个个月打钱给你,几百几百呢,从来不短缺,你倒好……”
小孩儿哭的那叫一个凄惨,奶奶却没有要停的意思,一个劲儿的骂,还手不停蹄地打。心疼小孩儿,更心疼奶奶,还有外出打工的父母。
后来了解才知道这个小孩儿是留守儿童,每年只有过年才能与爸妈相聚,而且呆的时间也不长。但是长期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正上小学的他染上了不少坏习惯,本来爸妈心疼,省吃俭用,孩子的钱从来都是宽裕的给,并且本着方便联系的初衷,给孩子买了手机,但却酿成大祸。小孩儿成天就知道玩手机,用手机绝对比我还溜,打游戏,沉迷网络,以致抱回了6分的数学试卷。真是心疼他,又气他。不知道他爸妈做何感想,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他还会继续是留守儿童。
像他这样的不止一个,在农村基本没有电脑、wifi可言,私人家能拉上网线的寥寥无几,但是公家有,这算不算是让小孩儿钻空子呢?卫生所是少有的有wifi的地方,本来冷清的医院,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一般留守儿童爸妈都会心疼,会多留钱,甚至留手机,如果爸妈没有留手机就省吃俭用偷偷来买手机,这就成了他们的“作案工具”。每天路过医院,你绝对会看到一个“奇观”——一群小孩儿围坐在一起,时而激动得跳起来,时而骂骂咧咧,出口成脏。
惊讶于这种行为,了解过后才知道原来他们基本都是留守儿童,而他们小的上幼儿园,大的上初中。这样“奇观”的缘由是他们正在打游戏,基本每天都是这种状态,甚至有人认真得别人站在他跟前喊他都没有反应。如果有人胆敢赶他们,他们就和你急,和你大吵,医生和小孩儿的“大战”开始。后来医生忍无可忍,关掉wifi,本以为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殊不知招来横祸——小孩儿似乎和wifi心有灵犀,知道是有人关了wifi,不甘心的大骂医护人员,甚至有人对医生大打出手,轻车熟路的自己去开了wifi。
医护人员吃了闭门羹,无可奈何,奔波于工作又要与小孩儿斗智斗勇,实在苦不堪言,又囧于都是一个村的,抬头不见低头见,更何况人家都是没人管的小孩儿,只能吃哑巴亏,从此以后只要他们不是特别过份,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怕的是,这群小孩儿不仅仅白天耽误午饭时间去奋斗,晚上也一样坚守到凌晨两三点,真是废寝忘食啊!
这种痛心的现象随处可见,而且留守儿童的阵容在不断扩大,曾经的我也是留守儿童,好在那个时候网络没有那么发达,而且和我一样的小伙伴并不多,所以没有机会凑在一起“共谋大事”。
我一直以为折翼的天使会涅槃重生,更坚强、勇敢,不曾敢想他们也会误入歧途。其实我真的想为他们辩解:他们是无形中被迫变质的。
隔代教育
一般留守儿童都是爷爷奶奶暂代爸爸妈妈的监护权,父母外出打工养家,爷爷奶奶负责小孩儿的衣食住行。俗话说“隔代亲”,爷爷奶奶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太过于苛刻的对待小孩儿,更何况自己也心疼自家孙儿没有爸妈的陪伴,所以很多时候对小孩儿的事情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再者在农村爷爷奶奶对教育的观念可以用奇葩来形容,在他们的眼里教育是学校,是老师的事情,孩子交到你手上是成是败都靠你。所以当孩子上学以后,他们的任务只有保证孩子不要挨饿受冻,恰巧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都是学生。其实形成老人这样的心理也在于农村老人基本没有受过教育,自己本来就是本本分分的庄稼人,对小孩儿上学的各种观念都比较落后,与其说他们当甩手监护,不如说他们爱莫能助。他们的不知所措就给孩子撒谎钻了空子,小孩儿生性爱玩有可乘之机当然会抓住不放。
父母的“亏欠”
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一年见面时间屈指可数,可想而知他们彼此的思念是有多深刻而又无力。对于父母而言希望把一切最好的给予孩子,长期不能陪伴在孩子左右他们已经愧疚不已,所以他们希望换一种方式弥补孩子。
他们愿意自己在外面受苦受累,把所有的血汗钱无所谓的让小孩儿挥霍,在他们看来,不能陪伴他们,物质也许能代替他们。至少希望他们能够和同龄人一样,甚至想偶尔满足一下小孩儿的虚荣心理。
所以他们从来不过问给小孩儿的钱花哪里去了,只是一味的问“钱够不够,还有没有”。尽管自己只是一个农民工,自己省吃俭用,也要小孩儿过的和少爷、公主一样。
更有在小孩儿犯错的时候,爷爷奶奶哭喊着打电话给他们,父母只是淡淡的说一句“在家好好听话”,并没有过多的责骂。偶尔回家遇小孩儿犯错,他们只是一味的为小孩儿推卸责任,或者是说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在他们看来无论多大的事,他们都应该为小孩儿扛起来,毕竟小孩儿是因为没有他们的陪伴才会这样的。他们就这样把愧疚转换成宠溺。
孩子的虚荣心
长期没有父母的陪伴,小孩儿心里也很失落,总是想凭什么别人爸妈天天在旁边,自己的爸妈却那么难见。再加之平时小孩儿玩闹总是喜欢把“我爸爸又给我买什么,我妈妈又给我做什么好吃的,你欺负我,我告诉我爸爸……”之类的话语放在嘴边,这个时候没有爸妈陪伴的孩子总是那么孤独。
这个时候唯一能够弥补他们内心的空虚的就只有爸妈每个月准时寄来的生活费,那个是他们唯一炫耀的资本。
所以他们就尽自己最大的可能,不浪费父母的心思,他们尽情的挥霍着,顽皮着,他们也可以骄傲的和其他小朋友说我也有父母的“庇护”。
就这样,一个恶性循环,爷爷奶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父母愧疚,小孩儿挥霍无度。本来一切为了孩子,最后似乎成了一个小孩犯错的幌子,害了孩子。
其实每个留守儿童都是折翼的天使,他们希望得到的不是自己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去买东西来炫耀,而是需要父母的一句关心、陪伴。
他们希望在自己哭的时候爸妈在身边,即使是骂他们都可以,只要父母在身边。
只要你正确的教育,不溺爱,他们是可以涅槃重生,变得更坚强。
如果你的孩子也是这样,希望你多打电话和他说说话,听听他心底的苦与乐,请你们夫妻能够有时间轮流回家看看,而不是一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