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我参加了广州生财有术线下见面会,聆听了很多嘉宾老师的分享,其中许大范老师关于「人生商业模式」的解读刷新了我对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看法,这里就重新复盘一下我那天听到的分享。
许大范是何许人也?她大学毕业后加入了咨询公司成为一名猎头,从一家创业公司月薪5000、靠加班内卷的小透明,成为了一家世界500强区域人力副总,现在也是生财私董会成员以及HR顾问。
下面来进行分享,enjoy~
1
提升能力就一定能升职加薪吗
随着35岁危机现象在不同行业范围里愈加扩散,很多人都对自己的未来感到焦虑,希望学习多种技能来提升自己的能力护城河,于是都会产生这样一个误区:我学的技能越多,那我的抗风险能力就一定越高。
大家先来看这张人生商业模式分布图,这张图应该传播得挺普遍的,当然这里我不是说这张图的模式是错的,只是许大范老师的商业模式图比这张图进行了改进。
首先看核心资源,即“我有什么”,这里主要包括兴趣、知识、技能、能力。
常规的个人能力提升课程,会告诉你,你需要盘点你身上的业余爱好和技能,盘点你所学过的专业、看过的书、考过的证,盘点你已经拥有的能力等等,进行查漏补缺和提升。
这个方法有错吗?没错。但是,这样简单的对已有的核心资源做盘点并学习一些自己还不具备的技能,存在的误区是什么?
对,就是这些技能可能不是市场所需要的。
许大范老师在分享会上给我们举了她身上的例子:
大学毕业之后,她加入了一家咨询公司成为了一名猎头。这家公司的offer来之不易,每天跟年薪几十万到上百万的人打交道,进公司后她主动进入了「高考内卷模式」,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工作到10点以后才下班。
那时候的许大范老师和现在的我们想的一样,以为“只要我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技能,总有一天也会年薪百万”。
直到有一天,她看到了两份足以改变自己一生的职业发展河流走向的简历。A和B两个人从同一个学校、同一个院系、同一年毕业、同样进入销售领域工作。10年后,A的年薪过百万,成为了客户要不起的人;B的年薪仅十万,成为客户不想要的人。
她出于好奇心之余给两个人打了电话。
B在电话里向许大范老师吐槽这几年在公司遇到的憋屈,诉说自己也有努力的提升自己,自己也有报班学各种技能,自己换了六七份工作,却一直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
仔细看看B的吐槽,拼命为知识付费提升自己、薪水依旧得不到提升、工作依旧没什么前途……是不是仿佛看到了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
再看看A在电话里的聊天,整整20分钟里,A一直在聊海外销售和国内销售的区别,他一直以来的职业优势,以及他是定位每份工作对自己的价值要求,如何体现自己的价值的。和B不同的是,A十年来只换了3份工作,每份工作都是自己想要的。
就是这两通电话,改变了许大范老师对于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观念。
换在以前,简单地上知识付费课,什么PPT课程、会议组织能力课程……只要是热门的课程,自己不管三七二十一都先学一遍,完全没有想过这些技能市场是否真的需要。
2
你需要提升的是市场需要的能力
什么意思?难道这些热门的职业技能,都不是市场所需要的吗?
比如你在职场上经常需要做汇报,然后你发现PPT课程很牛,不但可以做出一手完美的PPT在甲方爸爸面前叱咤风云,而且做得好的话还可以作为副业帮别人做PPT,简直一举两得。
想到这里,你脑子里已经浮现出了好几位PPT大神,对自己未来将能在PPT这一垂直领域大放异彩的画面而浮想联翩。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PPT做得再好,你在公司里就是个做PPT,你会指望你的老板因为你的PPT做得像艺术品一般而给你升职加薪吗?
你想了想,对,他不会,他只会指望你的PPT是否能拉到客户而给你升职加薪。而你的客户想和你们合作,这其中涉及的因素可多了,可能是你们家的产品很受市场欢迎,可能是你的演讲能力让他无暇去考虑你们的竞争对手的产品。
所以,你需要提升的能力是什么呢?是为公司带来价值的能力。
谁能为公司带来价值呢?客户。
任正非任老说过这样一句话:
员工是要发工资的,股东是要分红的,只有客户才会为我们付钱,因此我们的企业是要以客户为中心的,只有客户满意了企业才能生存下去。
一个人就是一家公司,只有把我们把自己当成一家公司去运营,找到自己的客户,找到自己的现金流来源,找到自己的抗风险护城河,找到自己和竞争对手的差异点,才能给自己找到未来生存的空间。
一家创业公司想要拿到天使融资,要想拿到投资人的钱、换取投资人的信任,第一步要向投资人说明的关键点就是:“你要给谁提供什么服务,创造什么样的价值?”
这里的价值定位就是找到你的客户。即:
价值定位公式=为____提供____支持/服务,以解决/提升____问题。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原来是这样!那为了找到我的客户,我要先有xx资源,提升xx能力才能找到我的客户。
先停一停。你先回想一下,在第一部分,A和B在两通电话中,他们回答的差异之处是什么?
B的思维是向内寻找答案,A的思维是向外、也就是根据市场的趋势和需求寻找答案。
所以,不要又跳进了B的思维误区里,我们要时刻牢记:我们需要积累什么样的资源、提升什么样的能力,是时刻围绕客户需求而产生的。
3
怎么调整我们手头上的资源?
回到我刚刚说的,当你发现PPT这一职业技能很热门的时候,你像所有想要提升PPT制作能力的人一样,头脑一热就花钱买了课程冲了进去。
学完课程后,你能够把PPT做得炉火纯青了,但是你发现你PPT做得再好,你在公司里充其量是个「擅长做PPT的螺丝钉」罢了。
这时候。假如我们是做PPT的高手,我们需要找到怎样的价值定位来让自己走得更远呢?来看下面这张图。
在这之前,我们的服务对象,是我们的公司,我们的价值定位是:为公司制作PPT,来满足日常汇报工作和与客户打交道的需要。
这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客户太单一了。既然我们做PPT这么厉害,我们的服务对象就不止有我们的公司,是不是还有一些对制作PPT有需求的职场小白呢?
或者,既然我们在公司制作PPT最终服务对象还是我们的客户,那为什么我们不直接找到我们的客户作为我们的服务对象呢?
这样,我们就变成了PPT制作高手IP,服务对象就不仅仅是我们的公司,还包括甲方爸爸、渴望通过PPT提升赚钱能力的职场人、对制作PPT有需求的职场小白、PPT爱好者。
这样的好处是:我们不仅仅是公司里一个只会做PPT的螺丝钉,我们还能根据新的服务对象来了解做PPT的需求,比如怎样的PPT才算是做好一个品牌传播方案、怎样的PPT才能带动产品销量、职场小白对PPT汇报有哪些疑问等等。
那么怎么决定我们的服务形式呢?这里包括5个阶段,也就是商业术语所说的“营销过程”,五个阶段分别为:
(1)潜在客户怎样才能知道你能帮助他们?
(2)潜在客户怎样才能决定是否购买你的产品或服务?
(3)潜在客户怎样实现购买?
(4)你怎样交付客户购买的产品或服务?
(5)你怎样保证满意的售后?
因此,这里的服务形式,可以是我们直接在各种外包网站或相关社群找到我们需要服务的甲方爸爸,也可以是自己建立自己的个人作品网站、通过个人宣传来让甲方自己主动找上门。
除了接单,我们还可以通过写文章来打造我们的个人IP,让更多人认识到我们、知道我们的PPT制作技术是过硬的,从而成为我们的粉丝、找上门来咨询PPT的相关问题。如果可以的话,我们甚至可以制作课程、开设训练营来扩大我们的服务范围。
到了这里,通过一系列的服务形式,我们的核心能力除了为公司制作PPT和我们的审美能力以外,就扩大到了积累写作能力、打造产品的能力、营销推广能力、积累客户资源的能力等等,复合能力就大大提升了。
为了调用这些资源,在一开始,我们可能还没有支持自己的伙伴。但当我们的服务和产品能给我们服务过的用户做到满意的交付后,我们的服务对象反过来也能成为我们的核心资源,比如课程平台方、服务过的甲方爸爸、服务过的粉丝群体。
总结
以上内容就是结合我个人理解的关于「如何用个人商业画布给自己做职业规划」的复盘。当然,本文只摘取了徐大范老师的部分分享。后续如果我对分享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时,我会及时写新的复盘文章发布出来。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启发,不妨来个“一键四连”:关注、转发、在看和点赞,ღ( ´・ᴗ・` )比心~
如果对文章有不懂的内容,欢迎加我与我沟通
图片来源于许大范/生财有术/个人制作
微博/公众号:零的笔记社
WX号:minasang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