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课堂是一节让孩子有收获的课堂呢?是那种热闹,师生打成一片的课堂?还是看似安静,实则学生正在思考的课堂呢?
一直以来,我一直认为前者是好的课堂,我也是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可是,随着不断地学习,我却发现,原来自己原来的观点是片面的、主观的。真正的一节好的课堂是带着孩子去思考问题,在学习中获得进步的课堂。而在课堂之中又如何真正地让孩子动脑思考呢?何捷老师曾在《不着急,慢慢来》中认为孩子之所以不会沉下心来去思考一方面是因为老师太着急,急着要孩子们给出自己想要的答案,孩子似乎明白了老师的意思,于是孩子迫不及待地回答问题,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一方面是因为老师所提的问题太过于简单,没有让孩子开动脑筋去思考。何老师的这个观点引起了我的反思,回顾自己平时的课堂不也正是如何,所以看似热闹,孩子们都会的课堂,实际上只是表面,孩子们并没有真正静下心来去思考。
今天,是圣诞节,恰巧我正好在上《给予树》这篇课文。课文写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
在第一课时,除了扫除字词障碍,教学生书写“予”“宽”“裕”这几个生字之后,我抛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金吉娅沉默不语呢?
孩子在1-2自然段中去找原因,思考小女孩之所以沉默不语的原因。我发现有的孩子没过一会儿,很快地举手了,我走到孩子们的身边仔细地看了看,再小声提醒他们,再思考思考,不着急。孩子们此时将手放了下来,课堂变得安静了,但我知道,此时学习正在进行,孩子们正在思考。
在随后的交流中,我请孩子们来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句子和理由时,有的孩子还是之前一样,只会找句子,不会说理由,但令我欣喜的是有一部分孩子不仅会找句子,更会说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当吴悠说出“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了一百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这句话时,很多孩子一下子就否定了,我反问他们毫不犹豫否定的原因。孩子们说这是写母亲的,不是金吉娅沉默不语的原因。但是我提醒他们再联系课文,再想想。不一会儿,有的孩子告诉我,他觉得这句话是金吉娅沉默不语的原因,并把她的想法说出来。接着,又有几个孩子陆续站起来补充他们的想法。
不知不觉,下课的铃声响起。回顾本节课,不由得让我想起当前提倡的“将课堂还给学生”“老师少讲一点”的教学观点,才感觉好像自己有一点点明白,要让学生当课堂的主人,老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学会让课堂静下来,让学生在课堂之中真正学会思考,这样才可以慢慢向目标靠拢,才能真正地谈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