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人用了三天的时间终于捕到了大鱼,在回去的途中却被鲨鱼攻击,大鱼被啃地只剩骨头。我在读《老人与海》的过程中一直在思想这样的一个问题:他为什么一定要抓这条大鱼呢?值得吗?
按照我们中国人的想法,这个老人的晚年真实悲惨至极啊。如此年纪还要出海捕鱼,没有儿女供养尽孝,也没有孙辈绕膝享寿,只有一个男孩偶尔可以照顾他一下。这不,已经八十四天没有捕到过一条鱼了。这样的处境中,在人看来似乎活得毫无意义!老人非要捕一条大鱼是为了证明自己还老当益壮,证明自己活得非常精彩吗?我想不是的。
假如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老人驾船出海,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捕获一条大鱼,然后满载而归,那么这个故事最多就是告诉我们:无论你的处境多么糟糕,无论你受到的挫折多么大,只要你努力,只要你坚持,总有一天你会成功。那么这个故事就成了一个鸡汤小说、励志小说了。
海明威给故事的结局是,老人带着鱼骨头回来了,什么有价值的都没有带回来,他好像失败了。都说写文章要给人带来积极向上的力量,但是这个结局似乎很伤感,令人气馁、消极。恰恰这样的结局带给我们的不是思考如何才能成功,而是思考生活到底是什么,生活到底要依靠什么才能继续下去?
很多人还没有年老,就好像一个看破尘世的老僧,一切都如过眼云烟。做这事觉得如浮云一般,做那事也是毫无意义。身体还没进棺材,灵魂倒是先进去了。反观老人,身体快进棺材了,灵魂却越发兴盛。他似乎还看不破,似乎还不能明白孔子所说的“知天命”,似乎是那么“愚蠢”!
然而,海明威给这个故事起的名字是“老人与海”,而不是“老人与大鱼”。这个题目就告诉我们,老人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大鱼,还有整个海洋的危险。我们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具体的目标,还有犹如汪洋大海般的生活。鱼捕不到,下次可以再捕,而面对大海,剩下的只有不尽的无力感。即使像海明威笔下的这个老人,他的身体如此强壮,丝毫不逊于一个壮年大汉;他的毅力是如此坚定,单凭这个就能击退挑衅者;他捕鱼的经验是那么丰富,技巧是那么高超。
即便如此,当更多的鲨鱼啃噬着大鱼,而老人已经不管不顾了;当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自己的屋里的时候,他从心里感到自己被打败了。他曾经的想法是:“不过人不是为了被打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
我曾坐在涨潮的沙滩上体会潮水的力量。潮水并不像往水池里灌水般地涨起来,而是随着浪的涌动,一层一层地满上来。浪的力量很大,但是它的冲击并不像瀑布的冲击使人疼痛,而是不断地挤压,将整个人化为海浪的一部分,人似乎可以自由地活动,实际却是身不由己地随着海浪动。仅仅在海边就能让人一窥大海之力,何况行驶在大海之中呢!
老人的目标是大鱼,我们的目标或许比这大鱼更大。为着追逐这个目标,为了捕获这条“大鱼”,甚至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还没和这条“大鱼”照过面,根本不知道那是个什么东西。然而我们还是任由它带着自己游向未知的大海深处!迎面而来的就是大海的折磨和攻击,也是人生中会面对的痛苦!
首先是孤独,老人在被大鱼拖着的时候,经常想着那个孩子在身边就好了。人生旅途,必要经历孤独,只有孤独才会让我们看清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追求什么。
接着是埋怨,老人对自己左手非常不满意,当它抽筋的时候就“厌恶地看着自己的左手”,说它“这算什么手”。期间也常常想起应该带什么东西,比如一个收音机,比如带些盐。埋怨是避免不了的,因为世事不尽人意,到处都有坎坷挫折。然而人生道路绝不是让你做好了一切准备才开始出发的,它更像一场意外的旅行。
然后是懊悔,老人最终捕到鱼了,本应该高兴的他,却产生了懊悔的心理,甚至后悔不该出来打渔的,害了鱼也害了自己。懊悔比埋怨更令人痛苦,因为埋怨只是对一些缺陷的遗憾,而懊悔是对自己所行之事的恨意。遗憾可忘,恨意难消!
在生活的大海中我们还会生出许许多多负面的情绪,无论哪一种情绪都有可能打败你!人是那么有限,以至于自己就能够打败自己。生活就是面对一切自己不愿面对的东西。一切的顺利,一切看似美好的东西,都是表面的伪装,只有痛苦才能让你扒开这美丽的外表,看见里面的实质。M·斯科特·派克在他的书《少有人走的路》中,开篇就言:“人生苦难重重!”
到现在我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没有办法告诉读者我们到底应该靠着什么生活下去。或许我们可以改一下老人说的,“不过人不是为了被打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
把它改成:“人不是为了被毁灭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打败,但不能被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