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寻找的屠龙刀到最后变成了效率的杀猪刀。学习和践行方法论的时间越久,会不会陷入这样的疑惑: 究竟我做的到底有没有意义?
效率管理的核心不取决于你掌握的方法数量,而在于你的认知深度与广度。换句话说:真正有效的效率管理其实是认知的管理。每个月立的flag它们现在还好吗?你的管理认知正在慢慢走入这几个误区!
01
留着所有自认为有用的东西
☉产生的原因
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的主角麻衣,是个从小就舍不得扔东西的收集癖。她的家里堆积着无数没用的东西,她觉得就连一只没水的签字笔都珍藏着回忆。
部分人产生这种现象的心理原因是:觉得拥有的越多才越幸福。还有一种就是像kk一样,总觉得那些没用的东西万一哪天突然有用了呢,所以到最后越囤越多!
直到有一天,发生了一场地震,大部分家当毁于一旦。麻衣看着废墟,才明白:真正需要的东西原来极其少。结尾她躺在空荡的地板,在扔扔扔里寻回生活的乐趣。
☉ 造成的后果
囤积的杂物积累得越来越多,耗费一定的整理时间。害怕扔掉东西,疯狂地储藏物品,也给心理造成了一定负累。无用的东西占据了有用的空间,极易找不到常用的东西,造成效率低下等不良的后果。
☉ 解决的方法
1 闲置品要发扬“断舍离”的精神,能扔一个不留。
2 重要的物品懂得衡量“轻重”,左右摆放要得当。
3 养成定期整理的好习惯,保持桌面的整洁合理。
02
把清单当作堡垒来征服
☉产生的原因
你有跟kk一样的经历吗?啪地~一股脑将所有要做的事情写在清单上。啪啪啪打脸地~看着【待办事项】越来越多,而没有心思去搭理。
造成此现象的原因: 1 高估自己的能力 2 事真的太多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征服欲,按照一般人的心理,把所有的事情写入待办清单后,在权衡做什么时,会选择简单的事去做,因为做完了可以勾掉,而真正重要有价值的事就会拖到 deadline。
☉ 造成的后果
没有价值比较容易的事情做了一大堆,紧急有价值的事情一再被拖延。太多待办清单没完成,容易急躁厌倦、消极怠工,影响学习、工作、生活。
☉ 解决的方法
首先,待办清单上面只写真正重要的事情,把它条理清晰地记在手帐本上,可以参考一些ins博主比较简洁的手帐清单排版。
其次,不那么重要的,按照如下方法处理:
1 放入 Dessert 清单中
在精神萎靡、效率低下或者休息间隙时,可以拿出一些不重要的待办事项,为进入后面的最佳状态进行过渡。
2 用其它方式快速解决
比如不紧急且没价值的东西,交给合适的人去做。或者有选择性地拖着,甚至是不做。(傲娇脸(๑•̀ㅂ•́)و✧)
03
觉得内容越详尽越好
☉产生的原因
部分完美主义者觉得把事情写得越详细越好,这样人家就能清楚明白自己的意思。在获取信息的时候,他们也希望能知道方方面面,生怕落下了哪一点,甚至是无关紧要的。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强迫症吧!
比如可以用几句话表达清楚主题的邮件,愣生生地写了200字的作文,结果都是在做无用功。像这种情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屡见不鲜。
☉ 造成的后果
你汲取与给予的东西,并不是都有用,有时是无用功。
面面俱到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会让思路变得繁琐,执行起来复杂化。
☉ 解决的方法
对于信息的传递者和接受者来说,我们想得到的是最简明、切中要害的内容。提高效率的关键词是“简”,从另一方面说,就是优化时间、事件的流程。
1 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铺天盖地而来的讯息怎么能选择我们想要的呢?首先,精简各类信息源,留下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就好。
2 不同事件需要区别对待。对于同质任务,通过集中在某个时间处理同样的事情,来避免工作被打断或者重复劳动。集中在规划好的时间去做,有助于提高效率。
3 工作报告、表格、邮件等,比起洋洋洒洒的散文形式,这种直击重点的内容才是最为高效的表达方式。比如写一封邮件,最好在 5 句话之内表达清楚意思。
04
盲目追捧热门的app
☉产生的原因
喜欢刷知乎、简书、微信公众号...的小伙伴,你们一定每天都在被种草各种app。在信息多元化的分享时代,我们习惯认为多数人喜欢的就一定适合我,从此产生了一种从众心理。App挤占了手机里大部分的内存,下载得很多、用得顺手的却没几样,有些甚至打开步骤繁琐、操作复杂,大大影响了效率。
最近比较火的番茄工作法,对kk来说就不是很合适。明明没有心思做下去,却不得不逼迫自己去做。在有灵感的时候,却突然被闹钟打断。
☉ 造成的后果
先选择app再匹配行动的做法,使人变为工具的奴隶,个人的自主性变差。部分app过程繁琐,打开都需要好几个步骤,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 解决的方法
我们最好结合实际,选择适合并且简单易操作的app,让kk给你们来安利几款:
文字的排版功能更强大,软件界面笔记简洁。
1 随意排版,贴近自然笔记(app中不行)。
2 跨平台,既有app又可以网页端使用。
3 全功能,随意添加文字图片语音等。
4 三级分类,方便组织笔记知识。
印象笔记是一款通过手动编写或直接收藏的方式,来记录生活的笔记应用,功能十分强大。加标签后,方便查找,也可以同步到电脑。
1 知识收集:收集有价值的信息,比如值得借鉴的案例等。无论是新闻、知乎、网页资料,都能一键收集。
2 知识整理:有完善的系统去清楚地归类整理笔记。
3 知识调用:检索系统是所有笔记软件中最强大的,可以搜索笔记的有关内容,包括图片、Pdf 和 Word 等。
这个软件也叫TickTick,滴答最大的特色应该是简单、全面,同步稳定迅速(iphone、Android、Windows、Mac都能下到)。
1 这个软件最基本的功能是建立任务清单,可以从不同维度去分,比如说按项目,如工作、学习等等,也可以自由定义,比如书单、影单之类的。
2 大项目里可以添加子项目,可以按重要程度(高优先级/中优先级/低优先级)排序,也可以并列,所有子项目都可以自己设置重复与否、重复周期、提醒时间等。
3 当你按自己的方式分类完后,会根据完成时间自动添加到今天的任务里去,每天早上打开滴答清单就可以十分清楚今日的规划。
05
错误理解四象限的概念
☉产生的原因
四象限是手帐圈的小伙伴常用的手帐排版,因为它条理比较清晰,能简明扼要地规划你要做的事情。可是为什么我们的待办清单里面,会出现「不重要」的事项呢?如果事情「不重要」,是否不需要去做。不重要却又很紧急的事情,又该怎么处理?
因为我们从小就在权威意识下长大,深信专家的话即真理。绝大多数效率管理教程,都是像上图这样教的,我们也是这样学的,习惯以这样的角度思考问题。
☉ 造成的后果
对「重要」与「紧急」的概念理解错误,处理事情产生主次不分的现象,十分茫然不知道下一步做什么。处理了一大堆紧急事件,到最后才发现对自己有价值的事情没做几件,效率大打折扣。
☉ 解决的方法
问题在于:这里的「重要」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重要」的意思对自身「有价值」,即完成后有所收获。
1 把上面四象限里的「重要」换成「有价值」来思考和对待你要做的事,这样会清晰得多。
2 紧急,代表「别人希望/需要你去做」,价值,代表「我自己想做」。最好的情况当然是两者重合;如果不是,尽量在不影响结果的情况下「以我为主」。
【kk温馨提示】
所有方法论、工具都是为我服务,
而不是我去适应它们。
告别「效率误区」走向「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