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仁:亲也,从人从二,会意字,最早出现在春秋晚期的侯马盟书中,人二结合会二人相亲近,以人道相待之意。
仁的原义是对人亲善、仁爱,如《礼记-经解》:“山下相亲谓之仁”。延伸指知觉、感觉,如麻木不仁。
仁后来发展为含义广泛的道德范畴,如儒家提倡“仁爱”“仁政”等。
臣铉等(注解《说文》的徐铉、徐锴兄弟的谦称。五代时的南唐人,后入北宋,著名文字学家)曰:“仁者兼爱,故从二。”
意为:世上就两个人,一个是自己,一个是别人,仁者爱自己的同时,也爱别人,所以仁从人从二。
《易·乾卦》:“君子体仁,足以长人。”意指君子如果实行仁道,就能够让“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让所有人能够健康幸福地生活,走完他们的生命旅程。
《礼·礼运》:“仁者,义之本也,顺之体也,得之者尊。”
果核中实有生气者曰仁。所以程颢曰:“心如谷种,生之性,便是仁。”
章太炎认为:仁字右边的“二”不是表示数字,而是古人常用的“重字号”,古人如果要写两个并列且同样的字时,后面一个字会用“=”来表示,这个说法有点牵强,如果这样,那么“仁”不就是“从”了?
《中庸》曰:“仁者、人也。”郑玄对其中的“人”字作了注解:“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问之言。”
什么叫“相人偶”呢?有人认为,“相人偶”是一种古老的礼仪:两个人见面,首先观顾对方,然后互相作揖,表示敬意和问候。偶从人从遇省,有遇见的意思。
“仁”字的结构就是“相人偶”的象形,因而“仁”的观念是由“相人偶”礼仪产生的,这种礼仪就是“仁”的观念的客观原形。
从逻辑上来讲,应该是先有一定的观念和意识,然后才能有表达这一观念和意识的相应的礼仪,而不应是相反。
《礼记·郊特牲》中论礼之起源曰:“男女有别然后父子亲,父子亲然后义生,义生然后礼作。”
义者宜也,合理、正当之谓也,而所谓合理、正当与否,当然首先就是一种观念和意识。有了这样的观念和意识,才产生了表达和确认此种观念意识的相应的礼,故《左传》曰:“义以出礼”、“礼以行义”。
“相人偶”就是这样的礼仪,因而通过这些礼仪,我们便可以窥见包含于其中的这种人际意识。
诚然,“仁”的观念和意识也有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相应的礼仪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促进其发展成熟的作用,但若要就两者之产生作一种溯源性的考察,则应承认是先有“仁”的观念意识,而后才有相应的礼仪。
段玉裁认为:“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其字从人从二。”他在他的《正义》中曰:“人偶者,谓以人意尊偶之也。”
郑玄曾为《诗·桧风·匪风》作注解,原文:匪风发兮,匪车偈兮。顾瞻周道,中心怛兮。匪风飘兮,匪车嘌兮。顾瞻周道,中心吊兮。谁能亨鱼?溉之釜鬵。谁将西归?怀之好音。
郑玄注:“谁能者,言人偶能割烹者,谁将者,亦言人偶能辅周道治民者也。”孔颖达疏云:“人偶者,谓以人意尊偶之也。”
总之,“人偶”主要是单指己方对他人的敬重态度,“相人偶”则是双方皆以对方为重而互相礼敬,即相互“人偶”。
有人说,元也是由人和二组成,所以元就是仁,在天为元,在人为仁。人所以灵于万物者,仁也。
《易经》曰:“元,善之长也。”元气,也就是空气,是老天最大的善,给人类最大的“仁”。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 “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追求仁,那么仁就来了。”
“仁” 远在天边, 近在眼前。 如果不修德善,则仁不至:若修德善,则仁至矣。
孔子在本章中再次强调了修养靠的是自觉。“仁”是内在的品德,外在的情感表现为关怀、仁爱他人。如果一个人真想成为仁者,只要其内在自觉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就一定能够做到,因为“仁”就在我们的身边。
“仁”可以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更是将“仁”视为学问、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仁”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只要我们自觉地、真心诚意地去追求,任何人都能得到“仁”。
“仁”以利他的精神观念为主,并以此来维护传统的人际关系和道德规范。仁字右边的两条横线一长一短,意为要求别人少一点,对自己要求多一点。
在每个人的心底都有着“仁爱”之念,只是在面对现实的利益时,被自己的欲望蒙蔽了。若是有人能够不受欲念和利益的驱使,发现隐匿在心底的“仁爱”之心,恢复本性,自然就达到“仁”之境界了。
孔子的这句话有“唯心”的色彩。
唯物和唯心的区别
哲字最早写作“悊”,心表示人的主观意识,心折结合,表示不易折断的主观意识,后“心”换成“口”,其义未变,有聪明、智慧的意思;最早见于《书·舜典》:“濬哲文明。”
《说文》曰:“哲,知也。”《说命》曰:“知之曰明哲”。因其经常与“贤”共用指代某人品行高尚,后也常用来表示“有智慧的人”。
西汉戴圣的《礼记·檀弓上》记载了一件事:一天早上,孔子起得很早,他双手搭在背后,拐杖拖在身后,在门口一边敲打着一边歌唱道:“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泰山将要崩塌,栋梁之材将要毁坏,智慧卓越的人将要凋谢)。”唱完之后进门,对着门坐着。
子贡听见,自语道:“泰山将要崩塌,那么我将瞻仰什么?栋梁将要倒塌,那么我将住在哪里?贤能的人枯萎,我们还仿效什么?难道老师将要生病吗?”果然七天之后孔子去世。
哲学一词源于2500年前的古希腊,原义为“热爱智慧”,明末西方传教士把“热爱智慧”一词传入中国,中国人把它译成“哲学”,后传入日本。
清末“新学”兴起后,“哲学”一词又从日本传入中国。
哲学是有严密逻辑系统的对外在事物的认识,包括人类自身以及外在的宇宙,是一种世界观。可以分为“饥饿哲学”和“富足哲学”,“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等。
简单地说,为社会、人类寻找出路的哲学可以称为饥饿哲学,人们生活富足之后,对人生、宇宙、生命深入思考的哲学叫富足哲学。
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哲学则认为意识是第一性,有意识,物质的存在才有意义。
唯物和唯心没有对与错,它们就像物质的阴和阳,它们对立又共存,只是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在马克思思想传入我国之前,唯心主义哲学占主要地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唯物主义哲学逐渐占领了思想高地。
唯物和唯心的区别:
1、看世界的方式不同。唯物主义更接近自然科学,它喜欢用物质解释一切事物。唯心主义喜欢用思维解释一切事物。
2、唯物主义更接近物质,因而更接近生物本性,更接近人的欲望的满足。唯物主义者是那些不回避物欲的人,甚至于赞颂物欲的人。唯心主义更接近心灵,更接近道德,更喜欢精神的整体性。
3、上帝、鬼神,对于满足人们的物欲没有多大帮助,所以唯物主义者排斥上帝和鬼神,排斥所有超越物质的东西。而上帝和鬼神对于道德是很有作用的,道德的合理性只有超出物质,才能更好地教导人不要太执著于物欲。因而,对于唯物主义者来说,上帝是虚无的;对于唯心主义者来说,上帝是道德律,是必不可少的。
4、唯物主义的思维是:如果物欲都无法满足,还有道德干嘛?所以它认为物质先于意识。唯心主义的思维是:道德是有价值的生活的保证,没有道德而空有物质是没有价值的,因而是虚假的,所以它认为意识先于物质。
唯心不是否定物质的存在,而是强调心的主观作用,有一次,朋友邀王阳明看花,阳明先生对曰:“君未看花时,花与君同寂;君来看花日,花色一时明。”
很多人缪以为阳明先生用“心”决定“物”,否定了物质的客观存在。这是错误的,“君未看花时,花与君同寂”,这里的“寂”不等于“无”或者“消”。
如果人不用“心”去赏花,那么花的存在没有意义,和花的不存在是一样的,只有用心去看,花才绚丽。
人要身体健康,才能活着,但是,很多患抑郁症的人身体很健康,他却等于死了,他随时都会想着不活了。到底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没有答案。
很多人在身体极度虚弱或者极度困难的环境中能凭坚强的意志和信念活着,我们经常会鼓励别人一定要有信心,安慰别人老天一定会保佑你的,这其实这些都是唯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