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创客这个高调的新造词,我更爱的是原本的英文书名:makers。A man who makes , 一个制造一些东西的人。人的制造本能,应该是每个人都有的朴实的本能。所以人人皆可是创客。但要真正成为一个创客,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安德森以自己外公发明并试图将自动喷灌系统产品化的那段磕磕碰碰的历程,展示了从创意到制造出产品的艰难。从这个略带悲剧色彩的的故事出发,安德森向我们阐述了互联网的蓬勃,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开源硬件的发展如何给那些心中有妙想的人提供了便捷的条件以及无穷的机遇。
诚然,这是制造业的一场变革,可能也是继pc,互联网之后下一波浩浩荡荡的商业浪潮.不知道有多少似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那样新的商业偶像会诞生。这场变革与浪潮不仅仅带来机遇与金钱,也将逐步敲开传统工业束缚人性的枷锁。
未来的工业将把传统工业中大量的工人从机械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卓别林在工业时代那滑稽而可悲形象的幽魂,依旧在今天的工厂中游荡。富士康的自杀惨案在控诉着工业对于人性的泯灭。安德森书中提到的位于硅谷的特斯拉工厂将是未来工厂的模版:“今天,数字制造是相当大的改进。与新联合汽车制造公司的定制自动化设备不同,特斯拉的大部分机器人是标准化的库卡机器,配有轻质组合臂,6个运动轴,能够提举1000公斤的重量。这些组合臂不仅可在数分钟内完成不同任务的重新编程,而且通常能够完成数十种不同的任务。”数字化设计和制造的进步将把大量的低技术工人从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或许有人担心这会使失业率大大提高。这也确实是如中国这样的以劳动力红利推动经济发展的国家十分头疼的问题。但这也是产业结构调整不能逃避的阵痛。需要通过对失业人员的再培训,以适应新的制造业的发展,让他们也有成为创客的可能。要看到的是变革带来的不仅有阵痛,也有机遇。
除去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制造业的另一个趋势是个性化制造的成本将降低,这会使个人的需求得到解放。数字化的设计和制造工具是降低个性化制造成本的关键,如书中所述:“算法、软件、硬件和数字制造工具是产品设计新标准……与在产品上打上相同形式烙印的机械印记不同,算法印记可以改变成品的外观与可见形式,由此产品可以随时变形、变化。”与之相对的是,在传统的工业模式中,为了降低制造成本需要进行大批量,同规格的生产。个人对于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将被淹没在生产厂商对于利润的追求而导致的批量化生产中。人们或多或少都遇到过这样的尴尬:无论那个尺码的鞋子或者衣服都不合身。我个人便是一个悲哀的案例,个子不高,加之腿略短,每次买了新裤子都避免不了要裁减裤脚的麻烦,但是没办法,谁叫大多数人的身材都比我修长呢。但在未来,估计我就可以免去这样的尴尬了。如果3D打印技术发展到可以打印出编织产品,量身定做将会不再是奢华的注脚。在未来,个性化的制品将取代那些摆在货架上千篇一律的商品。而更强烈的自我意识也将从曾经束缚着每个人的制式化的工业制品的枷锁中跳脱出来。
自动化,个性化的工业将人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给予人的个性更多的可能。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开源的精神从比特世界走向物理世界后将给人类的创造力的巨大解放。曾几何时,开源只是一个计算机极客们热衷的信念。开源的优点可能不为大多数人所知。很多人可能认为, 将自己的知识产权开放简直是自断筋脉的做法。开源所带来的收益不是个人层面的,而是社会层面的,随着开源硬件的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将意识到开源精神带来到便利,意识到开源社区对于生产成本降低的巨大贡献,从而自发地产生尊重原创,鼓励创新和共享奉献等共同理念。未来的人们将享受着开源汽车,开源飞机等带来的便利,同时有机会自发地参与到创造的过程中,发明适合自己的开源产品。就像安德森提到的那个中国学生那样,最初是被安德森公司基于开源硬件开发的ArduPilot而吸引,最后居然成了ArduPilot的开放者,而且是开放小组的最棒成员之一。随着开源精神的不断普及,伴随着安德森所期待的实物世界的长尾效应一起到来的是全人类创造力的长尾效应,一种个性化丰富的创造力繁荣发展。
如果马克思活到今天可能会看到自己的理想实现的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满足自己个性的需求,且有创造的机会,发挥自己的才智,这何尝不是一种深刻的人性的解放。而随之而来的人类社会的繁荣,我并不愿意称为又一次生产力的大发展,而是生产力的大丰富,未来的社会应该不只是一个高效的社会,更是一个多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