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香港徒步回来以后,觉得整个人就平静了下来。这种平静很好,但我也要偶尔警惕一下,因为日常的情绪比较稳定,我希望有一些波动的东西在。
刚刚在翻看简书之前的文章时,发现去年还是写了很多字,有随笔,有工作稿,还有一些复盘总结等。
发出来的只是一小部分,其实大部分都在文件夹里,想着,这些稿子是当时的一个印记啊,心中始终有种感觉,没有发表出来的文字都不作数,直接抛在外面,会让我的存在感更强。
不过我现在要删掉一些,腾出空间来放其他东西,日记也好,工作复盘也行,就直接摆在台面上。
1月份,计划看60部影视剧,其中包括电影、纪录片、综艺、电视剧,已经达标,可能也正是在过年期间,时间比较好安排。
不过,看电影多了以后,就压缩了我看书时间,更别说写字了。这三者形成一个平衡,还需要不断调整。
比如:电影资源是否备好?哪些时间段看?哪些快看?哪些还要看几遍?
读书也是,泛读还是精读?并做好标记。有些内容可以用来指导生活,有些是朋友推荐的书籍,自己在读的过程中,依然可以做出判断。
写作,也需要有计划,就像自己的工作手册一样。最忌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嵌入自己对生活的思考。
看了什么?读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都可以写出来。
用手机,用纸笔,熟练应用电脑,这些载体仿佛是你身体的一部分,可以无任何延迟的输出你的思路,甚至手比脑快。
就是想什么就出来什么。
这大概是我目前正在做,也是在逐步迭代的进程中。
很庆幸,自己一直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偶尔会有一些诱惑,但我更能看清诱惑的背后,我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所以,慢慢的,变得更加珍惜自己的时间。
日常的断舍离,断开一些人际关系,生活会更惬意,不管是别人的问题,还是自己的问题,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直接翻篇,寻找自己舒适区,不强求别人,也不逼迫自己,瞬间格局打开了许多。
时间的颗粒度,可以缩小,可以精细化,这些所有的小变化,都顺从自己的心意。
自己有疑惑的部分,不用立即认同,或者直接拒绝,因为自己也能找到自己的答案,至少是当下那刻,自己的答案,这个比较重要。
让生活中的一切在无序中有序地进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