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持出家的温馨
2012年,我与丈夫结婚成了小家,但没有离开大家,一直与公公婆婆住在一起。承蒙他俩的帮衬与照顾,8岁的女儿上了小学,能歌、善舞,活泼可爱;儿子去年顺利入园,开始了独立生活;我们俩口子各忙各的,尽管没有大的建树,工作上也有了长足进步。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家大小6口人在100平米的“小窝”里融洽相处、和谐生活。慢慢的,公婆变老、孩子长大,经济上的穷与富暂且不论,小日子过得还算有滋有味儿、平淡快乐,我把这种状态理解为幸福。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料理这么一大家子的一日三餐、生活起居,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劳累、辛苦,当家的公公婆婆也有自己的“锦囊妙计”,首当其冲的就是勤俭持家了。
女儿小时候穿过的棉衣棉裤小了,婆婆将其洗干净,整整齐齐地叠起来,用心收好,等我儿子出生后,她就像变戏法儿似的拿出来,给孩子穿上。记得有一次,她还把我老公小时候穿过的一件纯手工黄色条绒小马甲穿在我儿子身上,很合身、很漂亮,她笑着说这是件“古董”。当时,我就感觉,婆婆真是个有心人。
刚从菜市场买回来的香菇,公公把菌盖儿摘下来炒菜,剩下的菌柄他都舍不得扔掉,而是连同猪肉、大葱一起用菜刀剁成香喷喷的香菇肉馅儿给我们包饺子吃。
早晨打豆浆沉在容器底下的豆渣,静置以后,婆婆也舍不得倒掉。你看吧,第二天,早餐桌上准会多出几个如今很难吃到的豆渣馍。
就连老公小时候经常坐的小木板凳(算起来快40年了)也跟随我们共同搬进了新家,当凳面有些破损时,公公就拿一块儿结实的布料裹在上面,然后四周用钉子固定。至今,改造后的小木凳依然与我们朝夕相处,继续为我家服务。
如此种种,在我家的小日子里,还有很多很多......
听起来公公婆婆的勤俭节约似乎与现代人所倡导的“断舍离”生活方式格格不入,老两口有时也担心我这个80后的儿媳妇儿会说他们“生活不讲究”、会觉得把缝补过的衣服穿孩子们身上显得“不洋气”。其实不然,我从内心里敬佩他们、理解他们、支持他们,我觉得他们这样非但不是“过时”“土气”,而是真正的“时尚”和“温情”。或许只有真正经历过困苦的人才更加懂得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吧!公婆都出生在50年代,那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物质匮乏,他们儿时缺粮少油的故事已不知为我们唠叨了多少遍。一家人在一起,不就是应该互相理解吗?更何况勤俭持家在今天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日子久了,家里人似乎也形成了一种共识、接受了一种习惯、达成了一种默契。
老公说:“没想到香菇根儿肉馅儿饺子竟然这么好吃!”,
儿子说:“姐姐的衣服穿上去,棉棉的,好舒服!”
我说:“豆渣馍馍从来没吃过,香脆可口,营养健康!”
女儿说:“吃饭、写作业时,我就喜欢坐着这个小板凳,不高不矮,正合适!”
仔细想来,公公每月有4千多的退休工资、我和老公的工资也按月到账,虽谈不上大富大贵,解决温饱总不成问题,日常生活用品还真不是买不起。他们这样做,是由来已久的生活习惯,是对美好生活的珍重,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家风的传承。他们是用实际行动告诉儿孙,日子好过了,勤俭节约的传统还不能丢。我经常跟老公说,“其实,爸妈才是真正的生活家”。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生活不就是这样吗?你给予我充分理解,我给予你大力支持,一家老小,相携相守,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