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篇论断:大部分所谓的智商的确不是天定的,而是后天习得的。
二、智商运行机制:
1、聪明的定义:
判断一个人是否聪明看两点:
脑子里有多少个必要、清晰、准确的概念;那些必要、清晰、准确的概念之间有多少必要、清晰、准确的关联。。。
2、“操作系统”的基础设施: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联。
3、通过什么审视“操作系统”的有效性:强大的元认知能力。
三、操作系统的运行结构
1、想让“操作系统里”跑起来,底层是:概念与链接。
举例:长期。
长期是最重要的是概念之一,“长期”和“有用”联系起来,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也构成了思维方式的必备“软件”
2、上层运转靠的是:“价值观”与“方法论”。
价值观:知道什么是更重要的,什么是最重要的?价值观决定选择的质量。
方法论:不断的思考“如何做?如何改进?”,方法论决定选择后行动的质量。(行动构成人生)
3、最高层运转靠的是:践行
智商提升的整个过程描述:注意力的概念——选择上的更新——之后的写行动(有意识把注意力放到更重要的事情上去)
举例:在知道“长期”是价值考虑的因素后的应用。
①判断“知识”时+长期
②判断“赚钱”是+长期盈利
③延伸:活在未来,长期有多长!
长期的价值观是:长期的更好。
方法论:通过专注、行动、努力缩短长期。
智商的定义: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与人相关的问题的能力,不一定是马上解决。)
总结:接受论断,大部分所谓的智商的确不是天定的,而是后天习得的。(就算有一部分是天生的,也是很小的一部分。)
我们最终形成的价值观:认为学习与行动(大部分成因)比天分(少部分成因)更重要。
对应的方法论:刚开始肯定做的不够好,做的久了,就会慢慢好起来——至少好到做够好的地步。
践行:因为选择、行动变了,生活也变了(我们开始变得不那么在意他人的看法,尤其是那些不学习,不行动的人的看法,他们的看法不可能是对的嘛!)
四、提高智商的“快捷方式”——调整关注焦点。
背后的机理是:把注意力放到不同的地方,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举例:选书
调整关注焦点:版次、印数、出版社、参考文献列表。
其实,调整关注焦点,就等同于“打造价值观”的实践方法论。(通过采取不同的价值观研究,然后用元认知能力分析选择结果,做后选择长期效果更好的那个价值观。)
五、老师的建议:
经常花时间“设身处地”地从他人角度思考(暂时把关注焦点从自己身上挪到他人身上),绝对是提高“智商”的快捷方式。这也是一半认为的“情商”。
应用:当老师
1、老师面对的问题:别人如何思考的?他们看到的是什么?如果他们可以被分为若干类的话,那么每一类人看到的各是什么样子?
2、老师授课的评判方法:看一个老师是否会讲课,就看他是否有能力在同一时间里,让不同种类的学生对某一问题达到相同的理解程度。
3、当好老师的方法:告诉别人,关注这里更好,理由如下:一、二、三...(这个方法可以用到语言表达、写读书笔记)
重点总结:转换关注焦点,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大量的实验、试错,最终选择出来的。
进一步讲:每一次的选择,都多少都有点风险:万一还有更好的呢?这里的“风险”可以理解为“100%的安全感”,历史在进步,人也在进步,所谓的更好就是现阶段适合自己的更好。长期来看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找到适合自己的最小阻力之路)
六、智商提升需要知道
1、提升智商的方法是:调整关注焦点。(本质是价值观发生改变)
2、操作系统的运行:
底层:概念与关联
中层:价值观与方法论
上层:践行
3、方法论:不断尝试调整价值观,最终找到更好的价值观。
4、把注意力放到“如何做?”上去。
七、智商的总结
所谓智商,其实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
1. 最底层是概念及其关联;
2. 再上面一层是价值观与方法论;
3. 再往上则是践行……
我们不断习得新的概念,更新或者替换旧的概念,在它们之间不断建立更有效的关联;以此为基础,我们不断打磨自己的价值观,研究做各种事情的方法论,由此产生选择与行动;通过不断践行,反过来刺激我们不断重新审视概念与关联,不断升级价值观与方法论...
总之一句话,大脑这个操作系统,要像电脑操作系统一样,要保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