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内驱力。
内在驱动力的定义: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简单来说就是我有什么东西缺失了,没有这个东西,我会很难受,这种缺失感会推动我做点事情。
学习属于高级的需要,只有当底层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被满足之后,学习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会产生。
对孩子而言,父母需要先保证他身心健康,有自信,有价值感,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在此基础上,再来思索如何唤醒内在驱动力。
其次,我们要知道内驱力的好处。
有一句话叫奖罚分明。奖励和惩罚也是一种驱动力,但它们属于外部驱动力,相比较内驱力来说,外驱力有以下几个问题:
不具有延续性。奖励和惩罚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有它的时候,孩子可能会行动,可是,一旦没有,孩子会立刻停止行动。
无法实现责任的转移。学习是孩子的事情,也是孩子的责任,可是,奖励和惩罚很容易把这种责任转嫁到父母身上,孩子会觉得学习是为了父母学,那么他的投入度肯定不会高。
半衰期太短。如果父母把奖励和惩罚当成筹码,那么这个筹码很快就变无效了,你需要不断加大筹码,才能继续推动孩子学习,那总有满足不了孩子的时候,而到那时,又该怎么办。
相比较外部驱动力,内部驱动力的好处就显而易见了。
参与度更高。孩子会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是自己的责任,因此,他会自觉自愿的投入,他不在意任何的奖励和惩罚。
行动更持久。由于孩子把学习当成满足自身需要的事情,因此,他会持续不断地行动,因为学习这件事的特点是,越学越无知,越学越投入,孩子会不断探索新知,不断挑战难点。
成就感更足。由于不需要奖励和惩罚的筹码,所以,一旦孩子有所突破,他的内心感觉会非常棒,他会更享受这种成功的喜悦。
唤醒孩子学习内在驱动力的前提是要满足孩子底层的需要,这一点非常重要。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支持他、理解他、关心爱护他、鼓励他。这也是作为父母最应该要做得事情。当满足了这些条件后,唤醒孩子的内在驱动力就主要靠以下三点了。
1、给予孩子充分的学习自主权,给孩子学习的自主权,是唤醒孩子内驱力的基本条件,在学习上,父母不能代办,父母不能习惯性的对孩子采取控制、过度干预、辅导和监督,这些做法,无形中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学习和生活上对孩子大包大揽,渐渐地,孩子就觉得这些事情是父母的,自己没有必要参与,养成了孩子依赖别人的个性,孩子的自主意识变得极差,他们更倾向于看父母的眼光,更喜欢把责任推到父母身上。所以,想要唤醒孩子的内驱力,父母要做的,就是把学习的责任转交或是还给孩子,由孩子决定学什么,什么时候学,要学到什么程度,在生活上,给孩子选择权,经常给孩子创造一些机会,鼓励Ta 独立自主完成。
2、要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想要让孩子获得学习的成就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1)胜任力 要选择适合孩子难度的课程,如果课程太难,或者目标太高,孩子尝试几次都无法胜任,接连失败后,Ta也会很快放弃。(2)及时反馈 拿手机游戏举例,游戏生产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游戏中设置各种反馈。比如,打死一只小怪有奖励,打游戏的过程,就是不断制造反馈的过程,对应到学习,孩子感受到的正面反馈相对较少,更多的是挫折,是卡壳。孩子也就会放弃。基于以上两点,父母可以这么做:暂时降低学习难度。采取一些措施,把目前的学习难度调低,让孩子跳一跳就可以够得着,比如,如果孩子初二的知识跟不上,那么是否可以先从初一补起,先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好处,让他获得一些学习的成就感,跟游戏一样,孩子能感觉到自己的力量,慢慢地,孩子会把这种反馈转移到学习本身,他会从做题过程中找到快感得到积极的正反馈。
3、要培养孩子内在的目标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目标,这个目标可以大,也可以小,但不能没有,没有目标的事情,人很容易迷茫,迷茫就容易放弃,放弃就意味着失败。
学习也需要有目标,试想,我都不知道学习要用来干嘛,你觉得我会努力学习吗,当然不会。所以,想要唤醒孩子学习的内驱力,就需要帮孩子找到一个好目标,这个目标,是孩子可以看见的,是可以感受到的,是发自内心想要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