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用霸凌去拆解《少年的你》,显得小了。
虽然片子里不止一次地出现了符合霸凌这一定义的画面,如陈念被打、被剃头、被扒衣服、被录像。
但霸凌并不是只存在于某一年龄段的行为,人与人之间基于权力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一直弥散在社会的各个层面,是动物世界弱肉强食行为的进化式延续。
在作为少年的年纪里,你特立独行好像就会变成大家攻击的对象。
只不过,相比于少年霸凌肢体上的暴力,成人社会的霸凌,被文明软化过,被成功和失败的社会学定义驯服过,早已经默契为一种不怒自威的人生潜规则。
《少年的你》好就好在拍出了那种倏忽急逝的少年感。那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后的天真。少年不仅仅是一种时间状态,更是一种人生状态,是孩子与大人的临界点。
一些孩子式的东西,已经开始坍塌,但那些大人式的东西,远还没有建立。站在成人世界的门槛,少年人面对的是,一地瓦砾,一片荒凉。他们曾经坚信的和他们现在看到的,不再是同一种东西了。
成年人曾经用书本教育孩子应该相信的,在孩子成长为少年时,又用成人的行为以身作则地否定了。
如魏莱父母,用一个成功者的言行所示范的。
如陈念的母亲,用一个失败者的消失,所传达的。
这不再是你们曾经允诺给我们的世界,少年人简单的二元对立的善恶观,撞击到复杂的成人判断标准,发生了扭曲、变形。
所以,躲避,是少年的常规动作。有的躲避动作是有形的,如要债的人,在门外砸门时,陈念躲到了桌子下。有些躲避是无形的,如高考,“高考完了,就是大人了。”
再比如陈念总是戴着耳机,小北总是套着连帽衫。
他们以为躲进自己可以躲进的世界,就可以避开成人世界的复杂,这是少年人负隅顽抗的天真。他们以为煎熬总有收束的时间,比如高考结束。他们相信煎熬之外,有一个乌托邦,如考到北京去。所以他们不情愿又不得不甘愿呆在上了锁头的学校的大铁门里,呆在安装了铁栅栏的教室的走廊间。他们和老师一起狂热地呼喊“我们终将成功,我们必定辉煌”。
少年的天真,因为还布满着希望,而显现出致命的绝望的光泽。
就像小北制造强奸陈念的现场,被赶到的警察摁倒时,流淌在眼角的那滴眼泪。少年的迷惘,因为无法解释的痛苦,而显现出触目惊心的幼稚的底色。
就像陈念对找上门的警察说,“我明天还有两科考试”。他们注定了失败的胜利,千疮百孔又光芒四射。
02
《少年的你》拍出了少年张望成人世界时的惶恐和渴望。
这是一个人一生中仅存于少年时候的生命之痒。成人世界的复杂,令少年人顿住了脚步,郑易就说,“特别爱睡觉,有些人,有些事,不想看见”,陈念则会想,“当大人会好一点,记性会变差。”
就像少年对性的恐惧和渴求,他们害怕那种欲望的涌动,但又为这种起伏的欲望而隐隐欢喜。
他们觉得爱一个人,是一种美好的甜蜜,但又为这种甜蜜背后欲望的污秽而羞愧,同时也为战胜欲望而生出一种骄傲感,所以小北要陈念写下,“陈念欠小北一次”。
少年面对人性的幽微,有如惊弓之鸟。
所谓霸凌,只不过是人性的一次次收紧与弹出。
无论是在陈念那里还是观众这里,魏莱等人的霸凌都是人性的恶。那些传递手机里陈念母亲信息的同学们,不会真正地像魏莱那样去霸凌陈念,但他们的交头接耳和窃窃私语,已经是一种身体力行的参与。
在人性每一个转折处的明灭里,霸凌行为的底色都不一定是纯正的恶,也可能是一种从众心理下的不自觉,一种情绪无法形成真正共振下的无意识。
可是,少年时,渴望独处,可也害怕被群体抛弃。
那个被群体意识冷落的少年,就成了陈念和小北。
少年纯洁,是大人的想当然。同样,少年的邪恶,也可能是曾经是少年的大人们的偏见。
所以还站在少年尾巴上的警官郑易和已经是成人的同事发生了如下的对话:
“没有人是会为了谁而背上强奸罪和杀人罪”,
“我和你不会,但他们还是少年”。
《少年的你》中对少年的理解,仍然是成人式的。
所以特写和背影的镜头居多。只有对脸的特写够多,才能让观众可以更好地去理解,《少年的你》说的是人,不是事。
这世界上事情的逻辑都是一样的,成人的事与少年的事,只是发作的方式不同而已。但每一个少年和成人都不一样。他们值得被铭记和书写。
少年的眼睛里,还有未经驯服的野生的光,而成人的眼神,就像动物被杀之前,没有表情。或者说每一个少年都是一个少年,而每一个成人都是一样的成人。
所以,《少年的你》并没有试图去排查那些撕扯背后的原因,魏莱父亲、陈念母亲、小北的父母,因为不同原因而造成的社会教育的缺位,应试教育考核下秩序的灼热和冰冷,是这些结果的原因,但远不是根本原因。
或者说,只不过是那个永恒的原因,在时间作用下的再次弯曲。
所以,少年时,我们面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陈念高考,这是她改变人生的一次机会。小北入狱,也是一次高考,他们用不同的方式经历自己的高考,上自己的大学。
小北和陈念约定,“等你大学毕业,我就出来了。”可是,会吗?陈念和小北被安排在不同的房间里接受讯问,对成人屡试不爽的离间,在两个少年这里失效,他们不可思议又不可动摇地信任对方。
陈念最终被郑易所瓦解,不是因为恐吓而溃败了防线,而是为小北的安危而甘愿献出自己。在探视室,两人一句话都没说,又好像已经说尽了这人世间的一切。这是独属于少年的一种脆弱的坚硬,一种坚硬的渺小,一种渺小的伟大,一种伟大的脆弱。
03
这部电影看到最后有一种释然的感觉。一切苦痛都过去,成为身上或心上难以抹灭的疤痕,创伤也许不可修复,但温柔守护可以在岁月陪伴中治愈一切伤口。
他和她从陌路人到同行者,由一条昏暗小巷开始的爱情,甚至可以成为青春里彼此支撑下去的唯一理由。
他和她,她们在像花一样绽放的青春里经历大雪纷飞。
片名英文译作better days,电影却大部分以昏暗色调为主,伤疤、疼痛和欺凌成为了这部片子预告给大部分人的心理印象,但导演仅仅是想讲述一个浅显的疼痛故事,让观众在难过之后为之青春惋惜和失望吗?显然不是。
这部电影在我眼里有非常明显的两种情绪渲染。黑与白,冷漠与温柔,哭和笑。
阳光温柔洒在香樟叶上,暴雨肆意凌虐飘摇的雏菊,曾经有多甜,她俩对峙那一刻你就会有多痛。
而痛过之后呢?这部电影想让你知道什么?爱是我们唯一能坚持的信仰,它令正经历苦痛的他们如此平静从容。
04
很多人印象里的青春好像就是“青翠的树叶,散满阳光的操场以及一个笑起来好像都带着阳光味道的少年”,在许多青春电影里,呈现给我们的也尽是些美好,很少将那些在阴暗处的东西呈现给我们,将一个青春里全是伤痛的人展现给我们看,可《少年的你》将真正的青春背后不为人知的黑暗呈现给我们了。
老实说,谁之前看国产青春片没出过戏?
国产青春片总是那些滥俗的套路,爱得死去活来,没有丝毫营养,看过电影《少年的你》之后,我倒是真是希望我们的青春只有那些情情爱爱的小苦恼,少一点校园暴力的伤害。
这部电影最强的地方就是【真实】。
太真实了,谁的青春不是这样的?
谁没经历过这样的高考?
教室里嘈杂的背书声,振奋人心的高考宣誓大会,占据书桌三分之二面积的试卷和书本,密密麻麻的成绩单,碳素笔把布笔盒撑得满满当当,老师一遍又一遍恨铁不成钢地说教,每一个镜头你定格仔细看,你都能找到你过去青春的真实缩影。坐在电影院里看到那些明显导演非常强调的环境,我仿佛又在十几岁的年纪走过一遭。
我的青春没有堕胎和浪漫爱情,也没有那么多无痛呻吟。那时候痛是来不及的,你悲伤自我那一阵儿可以刷两道试题,我他妈为什么要花时间伤春悲秋,什么都拦不住我做题。这就是真实。这才是中国绝大部分少年的高三。
05
小北问陈念:那你想怎么样?陈念回答说:“读书,考试,上好学校,想变成最聪明的人,如果可以的话,保护世界。”
小北看了看陈念,说道:“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
与其说「保护世界」,不如说「保护自己」,在这个世界上通过自己小小的努力去守护自己想要得到的人或者爱。也许,对于陈念那一类乖孩子,能够改变当下的生活的唯一办法,就是卯足了劲地学习,考上好的大学,争取到好的跳板去改变和见证,自己成长为大人的人生节点。是堆得像小山一般的参考书,是字正腔圆目光坚定的宣誓,是黑板上一天天减少的数字,是遇见一个改变自己成长轨道的人,是不经意间所做的选择忽地跳转了青春。
可是,我还是希望能够涌现更多像《少年的你》这样的电影,不仅是创造好的票房纪录,不仅是发掘像周冬雨、易烊千玺这样的优质年轻演员,不仅是促进法制的完善和社会的进步,更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审视自己的人生。如果,不能去做想做的事,去爱相爱的人,去保护想要保护的世界,我们对自己人生的浪费又何尝不是一种暴力和残忍。说真话,是需要勇气的,可勇气只能自己给自己,其他人谁也帮不了自己,哪怕被这个还没有变好的世界打得满地找牙。就像陈念说的那样:从来没有一节课教过我们,如何变成大人。
06
小北和陈念在监狱相见的那一刻,两个人的脸通过镜子有了重影,这一段是我觉得电影最好的一个段落。
没有台词,只有陈念的笑,还有音乐。所有的感情都通过表情,这里面有悔恨、懊恼、守住彼此的诺言,还有对彼此的爱。
周冬雨和易烊千玺在这个段落里,他们真的进了角色。易烊千玺的确适合这个角色,他也没有辜负这个角色。
而且,我个人以为,电影在此就该结束。两人相见,哭和笑交织。再说下去,刚上来的感情又要下去。我不喜欢电影的结尾,镜头停在这里就好。
陈念和小北可以逃出学校,逃出这个地方,但逃不出人类社会。
这是个非常好的故事结尾,在叙事上将文本空白格延长,设置开放式结局,让故事的结尾属于观众,让所有人真正地去考虑,陈念和小北未来会怎样?
校园暴力涉及到的是多方因素,学生、学校、家庭、社会,这是个大话题。电影没有走向一种社会纪录片的感觉,而是聚焦于学生。这部电影有非常明显的大背景,是高考。所有人都在告诉你,考上好大学一切就好了。完全不是这样。
我们并没有真的学会如何长大,我们不是一夜长大。高考这个宏大叙事是要遮盖一些东西的,要遮盖学校教育的不完整,家庭教育的不合理甚至是缺失,而这个宏大叙事最根本的是,遮盖了成长本身。考上好大学不能解决校园暴力,考上好大学不能解决这些不知从何而起的歧视、偏见、嘲笑,考上好大学才不是人生的唯一解决方法。这才是最后那些出台政策的目的。
鲁迅在文中这样写道:
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我想这鞭子总要来,好坏是别一问题,然而总要打到的。但是从那里来,怎么地来,我也是不能确切地知道。
看电影和写回答的时候,我不由自主想起福柯,想起《规训与惩罚》《性经验史》。学校、监狱、楼道、社会,这就是个大型的”全景敞视监狱“(panopticon)。我想以福柯这段话作为结束:
话语和权力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切不可认为话语要么坚决地屈从权力,要么挺身而出反抗权力。话语从不保持缄默。我们必须打开视野,认清话语不仅仅是权力的工具和效应,而且在权力之路上扮演着障碍物和绊脚石的角色。一切对既有权力结构的抵制行为和反抗策略,都是以话语为立足点和出发点的。这是一个无比复杂且极为不稳定的过程,话语生产、传递并强化了权力,却也在同时破坏并揭穿权力,使人们看到了权力的脆弱和反抗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