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支教为村小教学注入活水
【摘 要】农村小学,尤其是教学点教育形势的两极分化,出现了留守儿童和老教师坚守学校的特殊局面,学校教师的老龄化和教学课程的虚设,严重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鉴于此农村小学确实需要外力的支持才能发展强大,否则会自然淘汰。网络支教的出现给农村教学点教学注入了一股鲜活的清水,带来了新的希望,有力地支持了教学点教育教学的提升。
【关键词】教学点 网络支教 推广
当前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城乡教育的不平衡。农村教学点的出现标志着农村学校学生两极分化,一部分涌进城镇寻找好的学校,另一部分弱势群体则成了农村农村留守儿童。不仅学生如此,教师的配置亦如此,年轻人都进城了,留在农村小学的则是老教师,这些教师对音、体、美课程的驾驭能力欠缺,无法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不改变这种现状,就会招致贫者更贫,弱者更弱,何谈教育均衡发展。这种现状犹如一潭死水,期待注入鲜活的来水--农村小学需要优质资源的支持。
一、农村教育需要合适的支持
十几年前,国家开展“优秀大学生或优秀教师赴贫困山村支教”的活动一时间引起了支教热潮,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从一定程度上帮助了许多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短期支教”的弊端逐渐暴露。近期,网络上一篇题为《叔叔阿姨,我们不希望你们来支教》的文章不得不让我们思考短期支教行动的意义与价值。
大学生在支教大军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由于缺少教学经验,他们无力给予贫困山村的孩子们实际的帮助。历时过短的支教非但无法让孩子们真正摆脱贫困,还会使孩子们的心灵受到伤害。
这不禁让我们思考两个最根本的问题:支教最应该“支”什么?“教”什么?要回答这两个问题,我们必须想清楚贫困山村学校和学生在学习方面本质上缺什么——缺什么我们就应该支什么、教什么。经过调研和思考,我们认为孩子们最缺少的是先进的教育理念,优秀的师资和优质的教学资源。
我们学校现在需要的不是短期支教而是长期的支教,我们的孩子需要音乐和美术的课堂教学,否则孩子们的天性就会一天天被埋没。
二、教学点急需优质资源的支持
农村教学点留守儿童占大多数,孩子的监护人几乎都是爷爷奶奶这些老人。有一些经济条件好的人们都会给孩子转学去城镇读书,这更加加重了家庭的负担,带来诸多的不便和心理影响。学校通过“改薄”教学硬件设施配备齐全,但是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学校音体美课程形同虚设。开展网络课堂远程支教,开设音乐和美术课堂,提高学生素质,会打破农村教学点师资短缺,教学资源落后的局面。
来自孩子们对音、体、美知识的渴望,学校更应该及早开展网络支教。
三、在线支教符合当代农村教育教学的期盼
“在线课堂”作为实现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模式,已在全国各地“落地开花”。 由深圳市志友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出资购置设备携东北财经大学“千寻支教”大学生团队对我们大墩小学所提供的音乐、美术在线课堂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支教”。通过“在线”支教的方式给我们贫困农村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远程支持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的孩子不需要迈出教室一步就可以参与到之前因为师资紧缺而无法开足开齐的音乐、美术课程中,享受到“千里之外”优秀教师的专业教学服务。
“千寻支教”聘请大学里优秀的、有爱心的大学生在线提供上课支持,音乐每周2节,美术每周1节,都安排在下午最后一节课,这样既不会影响到老师们正常的在校教学,又解决了贫困农村的师资短缺问题。此外,支教老师们还将所录制的视频、制作的课件、教学用具和配套的书免费提供给学生作为辅助学习材料。支教老师们通过互联网给学生们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另一扇窗口,建立起信息支持通道,做到360度全方位的视听说,从而极大地改进了支教的效果,使每节课的信息量大大超出乡村课堂。
网络支教的教育理念是真正以资助学生为中心,培养他们自主选择的能力,从而真正帮助学生实现快乐成长。想要具备自主选择的能力,学生们就需要把学习看成是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儿,主动地去学习。因此,网络支教所提供的“教”为帮助学生发现每一门学科的魅力,真正使学生们产生对各学科的浓厚兴趣。除此之外,学生们需要对社会有全面的认知。一个从没有见过小提琴的学生如何选择自己将来成为小提琴演奏家?因此,网络支教的“教”,是真正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充分利用在线资源获得丰富的信息。
总之,网络支教的在线支教,是对贫困山村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是按需而“支”,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教”,在把未来选择权交给学生的前提下,保障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扩展眼界,增加信息量,完成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四、在线支教值得推广
当然,网络支教的在线支教只是“在线课堂”在全国推广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与大学生暑期来去匆匆的“短期支教”相比,这种超越时空、跨地域教学的“在线支教”模式更适合被纳入学校教学体系,成为常态化的教学模式。孩子们再也不用因为短期支教人员的离伤之痛而担心,学校领导再也不用因为接待问题而头疼,而家长们再也不用因为缺少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的培育而焦虑。这种非常有效的贫困山村支教模式值得全社会大力推广和借鉴。
com/"�K�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