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没有预设;学习,无处不在。
上周星期五的早上,与几位异地好友相约游玩,一大早便赶到火车站候车室。因为来的较早,就闭目养神。突然,比较安静的候车室被一串吼声和孩子的哭声划破。抬眼望去,只见一青年男子用手指着一个看起来只有5-6岁的小男孩,嘴里不停的说:“不要再哭了,你再这样就不带你去了”。孩子则用小手胡乱的打着爸爸指来的手,一边狠劲的哭闹:“不要,不要......”继而躺在座椅上撒泼耍赖。他爸爸气的脸彤红却无计可施。这时,旁边的爷爷奶奶来哄孩子,孩子依然哇哇大叫“不要不要”。旁边的亲友一轮接着一轮,显然大人们并未取得孩子的信任依然哭闹。孩子的爸爸看起来已经忍无可忍了,一会来回踱步,一会嘟囔几句,一会又指着孩子骂上几句。
看到此景,虽然不知道他们具体发生了什么,我还是体会到了父亲的气愤与无奈,孩子的委屈与无助。处于本能,真想上前和家长沟通下,想去哄哄那个孩子,但理智告诉我这种情况下不太合适。过了好一会,孩子估计哭累了,被一位长辈抱开。当时我的心情有些沉重,不由的想,爸爸会反思和孩子的互动吗?孩子会在这个事件中对父亲有怎样的印象呢?如果一直这样的模式收场对孩子成长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直到上了火车,脑子里依然挥不去青年爸爸气的涨红的脸及孩子无助的哭声。
边想边拿着水杯到走廊水箱旁准备接水。咦,那不是候车室的爸爸吗?他也是带孩子来接热水。
我几乎没有半点犹豫,微笑着和父亲打招呼:“你好,前面在候车室你看起来挺生气的啊”?
爸爸有点不好意思说:“这孩子脾气很犟的,不好带”。
“是的,我理解,我家孩子今年11岁,小时候都是比较难带的”我微笑着。
接着我弯下腰,用招牌式孩子喜欢的语调问小男孩:“你好呀,小朋友,几岁啦,幼儿园几班呀?”
“我5岁了,上幼儿园中班”。小男孩奶气的回答。
“可以告诉阿姨,你叫什么名字吗”?
孩子一点不怕生:“我叫李伟豪”。
“喔,伟豪,阿姨记住啦”。
说着我抱着他坐在我的膝盖上,小男孩居然主动搂我的脖子。
我问他:“你爱爸爸吗?”
“爱”孩子无比坚定的点头。
“那你觉得爸爸爱你吗?”“爱的”孩子又是点头。
“那你前面为什么要大哭呢?”我继续问着。
“因为,因为我很想去上海,可是爸爸不让我去......我就哭了”。
这时站在一旁的爸爸开口说:"他想下楼去玩,我怕时间来不及,就不让他下,他不愿意,就哭闹,我一生气,就说再闹就不带你去上海了......"
看得出,爸爸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了。
我转过头问孩子:“你爱爸爸,爸爸也爱你,你喜欢爸爸发火吗?”
“不喜欢”。从他的表情看出是真的不喜欢。
“阿姨有个不让爸爸发火的秘诀,你想不想知道呀”?
“想”。孩子的眼睛都亮了。
“那以后爸爸下班回来帮爸爸拿拖鞋,捶捶背,爸爸一定就不发火了!”
“真的吗?”孩子很高兴。
“当然啦,我们来试试怎么样!”
“好的”。孩子点头。
“那我们来拉勾勾吧,一定要做到哦!”
我和小男孩伸出小指头拉勾约定。我俩都开心的笑了。
目睹这一幕的爸爸对我说:“我们男同志带孩子还是缺乏耐心的,其实只要他不犟,还是听话的。”
“是的,孩子都一样,都是好孩子!”我微笑着说。
“伟豪,跟爸爸去吧,记得我俩的约定哦!”
“好,阿姨再见”!
“拜拜”。
望着父子俩离去的背影,我好像舒了口气。同时深深的祝福他们,未来一定越来越好!
❉
“爱”有时会隐藏起来,它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细心体会,不管扮演哪种角色,都能让探索者从中感受相同的力量!感谢他们,给我一次践行输出成长的机会,又一次输入成长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