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说到,两个劝谏的忠臣,被皇帝给送到上天,给玉皇大帝提建议去了。在这之前,三国演义出现了小说开篇以来第一个精彩的场景——“张飞怒鞭督邮”。作威作福、贪婪成性的督邮遇到了嫉恶如仇、凶狠勇猛的张飞,邪恶对正义,针尖对麦芒,大战一触即发。最后正义战胜邪恶,督邮被打得跪地求饶。真是一幕大快人心的好戏。
三国后面还有很多精彩的场景,比如三英战吕布、千里走单骑、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等等,都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人生有许许多多的场景,但真正精彩的可能只有几幕。艺术就是把这几幕精彩的场景加工一下,呈现给观众。那么,精彩的场景或者故事,都是什么样呢?
1、故事的主角一定是正面的。看故事的人一般都会自觉地代入故事中的角色,尤其是代入主角。如果主角是个坏人,读者和观众就很难代入,毕竟没人真的认为自己是个坏人。另外,为了凸显主角的高尚品格,作家往往会把角色的形象塑造得高大帅气。相反,如果是个坏人,形象肯定是丑陋猥琐,这下更没人愿意代入了。看《红楼梦》的人,男的都代入贾宝玉,女的都代入林黛玉或薛宝钗。没见过有男的把自己代入贾瑞或者贾政的,也没见过有女的把自己代入多姑娘甚至马道婆的。如果红楼梦写的是贾瑞与多姑娘的风流往事,那么即使这故事也能吸引一部分人,但绝对不会成为脍炙人口的名著。
2、故事的主角一定得有个高尚的目标,并冲破重重阻隔,最终实现了目标。刘备要是遇到贵人,一路青云直上,当了皇帝。三国要是这样写,估计就没人看了。贾宝玉遇见林黛玉,两个人一拍即合,结婚生子,活到一百岁。红楼梦要这样写,看书的人估计能睡着。金庸的武侠小说,没有一部不是主角遇到危险之后才获得绝世武功的。如果江湖大侠都是生下来就有绝世武功,那武侠迷肯定没现在这么多。文似看山不喜平,故事一定得一波三折、起起伏伏,才有意思。
梁山伯爱上了祝英台,必须得有家庭阻拦,这爱情故事才好看。唐僧西天取经,必须得有九九八十一难,这冒险故事才好看。基督山伯爵想要复仇,必须得有情敌作梗,这复仇故事才好看。
3、故事的结局一定要完满。读者看故事,是需要一个结局的,而结局一定要完满,不然读者会很失落。读者或观众为了读故事,花了钱,浪费了时间,倾注了感情,最后除了失落什么也没得到。这是不公平的。有人说好的故事很多都不圆满,比如梁祝。但实际上梁祝有个很完满的结局,化蝶飞可比子孙满堂精彩多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不仅在一起了,而且是精神和物质合二为一。再比如宝黛的爱情故事,看上去是个悲剧,实际上贾宝玉的出家是对家庭压迫的成功反抗。完满的结局不一定是世俗的大团圆,而是主角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活出了自我。从这点出发去看故事,会发现所有的好故事无一例外都是主角完成了自我实现。比如张飞怒鞭督邮,就是正义战胜了邪恶,弘扬了人间正道。
以上三条就是好故事的标准,爱听故事、爱写故事的人只要拿这三个标准去评判,就能知道一个故事是好还是坏了。除了这三个标准,其他的都是细节,做得好可以锦上添花,做不好也无伤大雅。比如武侠小说中,主角经常会掉入一个山洞,然后神奇地获得盖世神功,从一个无名小卒变成武林盟主。这非常不符合逻辑,但丝毫不影响武侠迷的热情。
同样,因为电影本质上就是一个故事,所以上面的标准也适合评判电影。中国人本来是很会讲故事的,不知道为什么拍出来这么多烂片,可能真是在洗钱吧。另外,还有导演说自己拍电影专门为了让人看不懂的,真是脑子被门给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