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说:“精神内耗,说白了就是自己心里的戏太多。言未出,结局已演千百遍;身未动,心中已过万重山;行未果,假象苦难愁不展,事已毕,过往仍在脑中演。”
01
很多时候你是否也会精神内耗?
就像余华说的这样,人们不是被事情给拖累,而是被思想给累死。
余华所说的"精神内耗"可以理解为内心的戏太多,即我们在面对不同情境时,脑海中会进行过多的想象和假设,而实际上这些想象并没有实际发生,也未必符合现实情况。
一个人想借邻居家的斧子用。去邻居家的路上,他一直捉摸:那斧子是邻居新买的,他舍得借我吗?
他那么小气,一定不会借。一把斧子都不愿意借,这是什么破邻居!太差劲了!以后他有事,休想让我帮忙!
等走到邻居门口,这哥们儿已经彻底绝望了,他大力敲开邻居的门,气冲冲对邻居吼道:“谁稀罕用你的破斧子!”
这就是典型的内心戏太多,自己用自己狭隘的想法,负面的想法,把对方能做出的最不好的结果先演绎了无数次。
最聪明的人,应该是唱着歌来到邻居家,邻居给了斧子就开开心心拿走。
人家要说斧子坏了就相信是真坏了,就算看出他说谎,也要体谅他对新斧子的舍不得,然后唱着歌再去别人家借。
下次邻居要借你的斧子,你乐呵呵该给还给。这样的人,多半活得很如意。
人在大是大非面前要观点鲜明坚持底线,但绝大部分时候,我们面对的是平常日子里的平常小事。
没那么明确的是非曲直,你拉一把推一把都有道理,但拉一把你就是在给自己铺路,推一把可能就在给自己挖坑。
02
有这样一段关于格局的话在网上流传很广:“你从八十楼往下看,全是风景,但你从二楼往下看,全是垃圾。人若没有高度,看到的全是问题;人若没有格局,看到的都是鸡毛蒜皮。”
有一次,苏东坡到金山寺打坐参禅,两个人对坐了一会,苏东坡头脑一转,想设一个套给佛印和尚钻。于是苏东坡问佛印和尚:“禅师,在你的慧眼看来,你看我坐禅的样子怎样?”佛印看了一眼东坡,点头赞道:“好庄严,像一尊佛。”苏东坡听了心里很是得意,可是他看着佛印胖胖堆堆,却想打趣他一下,于是他说道:“禅师,你想知道我看你像什么样吗?”佛印禅师静静的问:“像什么?”苏东坡连讥带讽的答道:“像一堆牛粪”苏东坡答后看了佛印禅师一下,却见禅师眼观鼻,鼻观心,岿然不动的端坐着。这时,苏东坡感到飘飘然起来了,说完,苏东坡还哈哈大笑,而佛印只是笑而不语,似乎没有生气。
苏东坡自以为棋胜一招,就把这件事四处宣扬,而这件事情传到了苏东坡的妹妹耳中。苏小妹素来聪慧,听说完他们的事情后,对他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佛门讲究心境,佛印看你像一尊佛,那是他心里有佛,而你看他像屎,那就是你自己心里有屎。”听完这一句话,苏东坡顿时愣住了,明白佛印笑而不语的原因,顿时羞愧难当。
正所谓:“眼界决定境界,格局决定结局。”
一个人能攀登到怎样的高度,最终由自己的眼界所决定,眼界不一样,生活方式自然不同。
狮子为展示自己的雄伟英姿,不断在草原上猎杀,而屎壳郎头枕粪球,却沾沾自喜,不同的眼界,有着不同的人生。
眼界,就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当你眼界越来越宽阔,心之所想,内心格局都会随之而改变。
03
精神内耗的进阶就是和自己赌气,消耗自己,什么也得不到。
余华在一次采访中曾说:
“人好像一直在跟自己过不去,但他如果不内耗,他连寻找出口的动力都没有了。”
做过的事不纠结,也别后悔,因为明天更重要。
给自己多一点空间和关心,不要太过苛刻,坦然面对接下来的生活,一切都很美好。
一天,有源禅师来拜访大珠慧海禅师,请教修道用功的方法。他问慧海禅师:“和尚,您也用功修道吗?”
禅师回答:“用功!”
有源又问:“怎样用功呢?”
禅师回答:“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有源有些不解地问道:“如果这样就是用功,那岂不是所有人都和禅师一样用功了?”
禅师说:“当然不一样!”
有源又问:“怎么不一样?不都是吃饭、睡觉吗?”
禅师说:“一般人吃饭时不好好吃饭,有种种思量;睡觉时不好好睡觉,有千般妄想。我和他们当然不一样。”
的确,认认真真地去干好手中的每一件事情便是得道。认真对于我们每一个平凡的人来说都是一种生活姿态,一种对生命历程完完全全地负起责任来的生活姿态,一种对生命的每一瞬间注入所有激情的生活姿态。
我们现在最难做到的就是一心一用,每天在尘世中,在利害得失中穿梭,囿于浮华的宠辱,产生了‘种种思量’和‘千般妄想’。在生命的表层停留不前,这是生命中最大的障碍,也因此迷失了自己,丧失了‘平常心’。
只有将心灵融入世界,用心去感受生命,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谛。
总之,我们要减少内心的过度想象和纠结,以避免不必要的压力和负担。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和问题,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