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I' and 'Mine' are False Ideas
“我”和“我的”是记忆印象所营造出的虚伪观念。
Q: 我非常在乎我的家庭和个人财产,对它们牵肠挂肚。我怎么才能摆脱这种执着?
M:
这执着是伴随“我”意义以及“我的”-权属意义一起产生的。认清“我”和“我的”这两个语言概念的真正内涵,那么你就退离了所有的缠缚。你有一个“心智”思维,它是在“时间”上展开的,连续的传递延伸。所有的事件,一个接着一个,相继的,依序的发生在你面前,同时留下“记忆”碎片。这些事件的残存记忆并没什么错,没什么问题,无所谓好坏。
“记忆”对所有“有机生物”是必须的基础功能,仅仅只有当“过去”的种种痛苦和快乐的“记忆”,仍然作为一种下意识的“条件反射”统治掌控着行为表现方式的时候,“记忆”才产生各种麻烦。这样的“条件反射”以“我”模式出现,并且把身体和心智作为它自居的“宗旨”,这不变的宗旨就是“寻找快感或者躲避痛苦”。如果你去研究“我”,就会明白它不过就是一大捆“欲求和恐惧”以及“我的”的权属概念,它处理所有的人和事都是为了避免“痛苦”和长保“快感”的目标宗旨,如果你认识到“我”模式,你就会看穿“我”和“我的”,只是一些由记忆碎片的模糊印象堆积起来的虚假观念,是没有真实实质存在的。
“我”和“我的”---这两种观念是由“心智记忆”产生的,只要“心智记忆”把“我”和“我的”认定为“真”,它们两个就会“统治支配”产生它们的创建者;一旦它们的真实性被深入质疑,它们就融散消失。“我”和“我的”,它们本身并不真实实体存在,它们必须有一个依附的维系物,它们依附身体,把身体作为它们的锚定支持物。身体成了它们的坐标定位原点。当你谈到“我的”丈夫,“我的”孩子,你指的就是这“身体”的丈夫,这“身体”的孩子。放下锚定于身体的这种印象观念,直面问题:我是谁?一旦认真去质疑,在运转中就会插入一个进程,这个进程会还原“真实”,或者,至少会在一定程度上,把心智导向“事实实情”。你一定不要畏惧,这就够了。
Q: 我畏惧什么呢?
M:
因为要还原“真实实情”,“我”和“我的”这两个印象观念就必须退离。如果你允许它们退离,它们就会退离。随之你自然的本性常态就会再现,在这自然的本性常态中,你既不是身体也不是心智,既不是“我”印象观念,也不是“我的”印象观念,只不过是处于一个完全不同的“全在一起”的完整状态。这是本质本性的“纯觉”状态,毫无“是这样,或者是那样”的认同,没有任何“自居身份”的认同,不与任何一般性的或者特定性的具体事物等同,既没有特定认同也没有总体认同。在那意识的纯光独耀中,没有任何事物,空无一物,连“空无”的概念也没有。只有“发光体”自己在。
Q: 我有我所爱的人。我必须放下他们吗?
M: 你只是放下对他们的掌控抓取,放开你死死抓住它们不放的手。剩下的就取决于他们了。他们可能对你失去兴趣,也可能不会。
Q: 他们怎么会对我失去兴趣?他们难道不属于我吗?
M:他们是归属于你的身体所有,不属于[你],不是[你]本身。或者,更恰当的讲,没有谁,它不是[你]本身,所有人都是[你]本身。
Q: 那我的私人财产会怎么样?
M: 当“我的”观念消失,你的财产在哪儿呢?
Q: 请告诉我,“我”观念消失了,我就必然丧失所有事物吗?
M: 也许会,也许不会。这对你来说都一样,对你全都无所谓。对你来说,所有事物都是同一事物,你的损失就是某某人的获得。你不会介意的,不会在乎的。
Q: 如果我不介意,不在乎,我就肯定失去一切!
M: 你曾经一无所有,你也毫无困惑烦恼。
Q: 我要面对“生存”问题。
M: 那是“身体”的问题,身体,它会通过吃喝拉撒睡来自行解决。对所有这些需求有足够的一切资源供给所有人分享。
Q: 我们的社会是建立在弱肉强食的“夺取”基础上的,可不是建立在“共同分享”的基础上。
M: 通过“共同分享”你就会改变它。
Q: 我一点也不喜欢分享。不管怎样,我的财产被征缴了税费,我是纳了税的。
M:
这和心甘情愿的共同分享是不一样的。靠“强制逼迫”,这社会不会改变。这需要内心的一种改变,“认知”转变,社会才转变。彻底认清,没有任何东西是属于你私有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属于“全一”整体的。唯有觉悟到这真相,社会才会改变。
Q: 一个人的觉悟,不会让世界有多大改变。
M:
你转变了认识,你的觉悟会使得你所生活的领域被深深地影响到。它会变成一个健康并且轻松和谐的领域,会向周围辐射并且交互,更大更广的传播扩散开来。真诚的心,那力量是巨大的。
Q: 请给我们再深入的讲一讲。
M:
演讲不是我的嗜好。有时我讲话,有时我一句话不说。我说还是不说,完全是某一给定时刻“当机整体的事件情景”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本不是由“我”来决定的。如果有某种整体情景,我作为其中一个组成部分不得不讲话,我就听到自己讲话。在别的整体情景中我可能就听不到自己讲话。这对我都无所谓,都一样。无论我讲话与否,我都是那存在的光和爱,都不受影响,讲话与否也不受我控制。它们就那样发生,而我觉知着它们发生。有轻松和快乐的感受,但就是没有某个轻松快乐的“人”。当然了,有一种“同一”感,相续的连续变化中的“一致同一”感,但只是某一“记忆内存”轨道所带来的“同一”感,就如同永在当前的屏幕上一连串按照某种顺序连续播放的影像画面所带来的“一致同一”感一样。没有光和屏幕,就不可能有任何画面。
要明白,这些画面只是“光”在屏幕上流动的戏剧,别把这画面中的事物当成真实存在的实体事物,退出这种模糊的印象观念,从这种观念里游离出来,给予这些画面自行流动运转的自由。你务必弄明白的就是,你爱本质本性,本质本性也爱你,那“我在”感是连接你和“本质自性”的链接,尽管表面显见上有着“多种多样性”,但只是这“同一本体本性”的符号象征。审视“我在”,它只是内部和外部,本体和表像之间“爱”的公告牌,“爱”的标记。就如同在一个梦境里,除了“我”---一个主观视角感之外,所有一切都是差别不同的,“我”-“主观中心视角感”始终具有“一致同一性”,这使得我可以去宣称“我在做梦”,那么“我在”感也是一样,使得你可以宣称“我在”是我真正的“我”。我什么也没做,也没对我做了什么。我是独一[我]在,没有任何事情能够影响到[我]。[我]貌似依赖于所有每一件事物,但是事实上,所有一切万物依靠[我]。
Q: 你怎么能说你什么也没“做”? 你正对我们说话,对我们演讲,难道不是吗?
M: 我一点也没觉得是我在讲话。只有“演讲”正在发生,就这样。
Q: 我在说话。
M: 你说的?"你"听到[自我]的说话声,然后"你"就宣称:我说的。
Q: 每个人都会说:“我在做事,我来了,我走了”
M:
我一点也不反对你语言上各种约定俗成的表述习惯,但是这些约定俗成的语言表达习惯,它们扭曲和破坏“事实真相”。更精确的表述方式是:“谈话”事件正在发生,“工作”事件正在发生,“走来”事件正在发生,“离去”事件正在发生。任何事件要“发生”,全部宇宙整体必然是同时同步协调,全部相符一致的整体。相信“特定具体的某一事物能够引起某一事件,是该事件的肇因”,这是完全颠倒的。所有每一个因素条件都是全整体普遍遍满的。你的“这个身体”没有这全宇宙整体贡献,没有这全宇宙整体促成的创建,没有这全宇宙整体对它“生存”的支持,那么你的身体就根本不会存续。我完全清楚的认识到,各种事情都以它们不可避免要发生的那个样子发生,因为这世界就是以它不可避免要显现的样子来显现,这世界就是如此。要影响各种事件的流动进程,我就必须把一个全新的因子带入尘世,而这样的因子只能是我自己,爱的力量以及认知洞察力全部聚焦在我上。
当这“身体”诞生下来,在这个身体上发生着所有的各种类型的事件,你插手参与进去,因为你把身体当成了你本身。你就和那些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的人一样,尽管他很清楚的知道,他在电影放映期间,时刻都坐在他的观众席上,那些画面只不过就是“光”投射在荧幕上的娱乐戏剧,但是,随着荧幕画面上虚假的影像画面,他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将注意力从荧幕上转换到他本身,就足以打破这戏剧的“魅力”。当身体死亡,你现在的生活方式---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事件的顺序演替---就来到了结束终点。你现在的这种生活方式,甚至现在就可以终结----用不着等到身体死亡的时候---把你的注意力转换到本来自性并且停留在那儿就足够了。所有事件发生,仿佛有一种神奇而深奥难名的力量在营造和推动着。认识到你不是“正在活动变化的人或物”,只是观看者,那你就会平静下来,处在安宁和谐中。
Q: 那大能和我是分离的吗?
M:
当然不。只不过,你必须以“单纯观看者”开始,时刻处在平静,不带任何参与的单纯观看状态。只有这样你才会完全认识到你的完全完整存在,你的爱和行为是普遍遍满的整体。只要你陷入到源自某一特定具体的个体性所带来的苦痛煎熬之中,那就不可能看到超出“个体”范围的你。但是最终你会忽然领悟到,你既非特定具体也非整体,你超出个体和整体性两者。一支铅笔的笔尖,那微小的点就可以描画出无数的图画,同样的,“元觉”的无量纲无因次的“点”,描绘出浩瀚宇宙的所有内容。找到这个“点”就释然了。
Q: 我营造这个世界是源自于什么呢?
M:
源自于你自己的种种记忆存储。只要你不知道你自己就是造物主,你的世界就被局限,并且反复不断重复。一旦你超越你对你“过去记忆存储”的自居认同,你就可以自由的创作一个和谐优美的新世界。或者,你只单纯的存在---超出“在”和“不在”,“有”和“无”的概念范围之外。
Q: 如果我释放我的各种记忆,剩下和我在一起的是什么?
M: 无一物剩余。
Q: 我害怕。
M:
直到你慢慢体验到悠然闲适的轻松与安宁,直到体会到这轻松释然带来的好处,在此之前你就会害怕。当然了,有些记忆是用来“辨认-识别”所必需的,是引领“身体”必备的,这样的一些记忆肯定会保留并持续,但没有留存对“身体”本身的任何依附和执着;这些记忆不再是欲望或者恐惧的温床。这全都不难理解,并不是那么难以实际体会,只不过你必须得有兴趣去专注。没有专注的兴趣那什么事也不可能完成。既然已经体会到你是粘连结合,缠绕在一起的一捆“记忆”,那就逐步退离并且站在这“记忆”之外旁观。你可能第一次察觉到某件事不是“记忆”。你不再是一位“如此这般”先生,为了他私人的财产,为了他私人的利益得失而奔忙,不再把自己认同为“某某人”,不再认定“这样才是我,那样就不是我”。你最终会安宁平静下来。你完全认识到,这个世界不曾有过任何颠倒偏斜,不曾有过任何错误和不完美的地方---颠倒偏斜的只有“你”,然而现在,颠倒妄想已经彻底结束了。你永远不会再沉溺到“遮蔽叠印”所产生的“欲望”罗网里,永远不会再陷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