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的“二语习得”
说起外语学习,不得不提到“二语习得论“。“二语习得”是外语教学界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是在研究“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和原理”的原理上提出来的,早期的研究者称其为the natural way(自然法)。研究者发现,儿童都是习得语言的天才,放在什么环境中,都能轻而易举地习得那个环境的语言,尽管他们没有被“有意识”地教过。儿童是如何成为语言高手的呢?他们是通过在真实的场景中,通过大量的、无意识的交流,“自然的吸收”掌握了语言。
“二语习得论”将语言的学习方式区分为“学得”和“习得”。
“学得”(learning),就是有意识地学习和研究一种语言。比如,中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语法翻译法”和“情景法”,学习的核心是语言形式,学教材、背单词、学语法是典型的“学得”。
"习得"(acquisition),指通过大量接触和使用,潜移默化地学会一种语言。比如,小孩获得母语的能力,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潜意识过程,并没有进过刻意的、按部就班的学习,这一过程就是“习得”。
缺少“习得”理念,英语启蒙会走上“学得”的弯路
由于在大多数中国人的理念里,外语只能学得,所以对儿童的外语启蒙,也总是走“学得”的弯路。比如,让刚接触外语的儿童去学一套教材,听说读写全上,从一开始就读单词学语法。这么做,严重违反了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放弃了儿童与生俱来的、比成年人强很多的“习得”优势,而用了他们所不擅长的“学得”方式费劲地学习,弄不好会毁了孩子学习外语的兴趣。
习得符合儿童大脑发育机能
小孩子习得而来的语言,会直接储存在大脑的“语言区”。脑科学研究表明,如果小孩子的第二种语言是6岁以前学的,第二语言会和母语储存在大脑的同一区域。12岁才学外语的人,大脑中两个语种在负责说话的语言区中是分开的,可明显分辨两个不同的语言分区。经常使用一种语言时,该种语言区就会活跃的,而另一语种的语言区会逐渐退化。这意味着儿童时期学习外语,最有可能运用和母语一样的机能,也最有可能达到接近母语的程度。
儿童的大脑决定了儿童是天生的语言习得者。
语言是怎么获得的?语言的建立是以脑细胞之间的链接作为前提条件的。比如,听到water这个词的发音的脑细胞,要和主管“水”、“一杯水”、“喝水”、“海水”这些形象和概念的脑细胞建立链接,人才能理解语言。儿童的大脑具有强大的可塑性和弹性,在语言的处理过程中,可供链接的更多也更为活跃,而我们成人的大脑已经“侧化”,分为左脑和右脑,有了固定的功能分区。因此儿童比成人更容易习得语言。
为什么儿童的大脑最适合学习语言呢?我们还可以用进化论来解释。远古人类在年龄尚小的时候,迫切需要学习语言,以便从成年人那里学习经验和与同伴交流。大脑的一切都为学习语言而服务。到了青春期默认语言学习已经完成,无需再为生成语言功能占用太多大脑的能量大脑就转而服务于发展逻辑思维等功能去了。
家长要知道的“二语习得”主要观点
1.无意识的输入成果大于有意识的学习
无意识的输入才是习得,有意识的学习叫学得。习得的效果比学得的好。
习得是无意识的吸收,是一种隐性的学习。孩子的关注点,只是语言的“意思”(meaning),他听的和看的,是语言所传达的信息,而不太关注语言结构和词汇。通常严格意义上的二语习得发生在目标语环境中,比如一个从中国移民到美国的小孩,每天处于英语的自然交际环境中,他会习得第二种语言。这个自然环境有如下四个特点:1)真实语境,2)交际需要,3)大量接触,4)交流互动。能否习得的重要条件,就是能不能模拟这种“处于目标语中”的环境。比如,家长在日常生活的真实语境中跟孩子用英语对话,找机会让孩子和外国友人对话,上外教课,看原汁原味的英语电影和动画片,听英语故事或歌曲,自由阅读英语书籍,大量听读,没有学习任务,没有考核,孩子就可以做到“习得”。
但是,如果家长把看英语电影当作一种学习任务,要求孩子句一句地跟读,就不是习得了,而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比较枯燥的学得。自由阅读原版书是习得,但如果家长要求朗读和做题,也就变为了有意识的学得。
这里做“习得”和“学得”的区分,不是说学得和操练不好,而是提醒家长们注意:习得是无意识的获取,效果更好,也更适合低龄儿童。
2.“听、说、读、写”顺序不容颠覆
“二语习得论”的重要观点是先大量听,获得必要的输入。在儿童阶段尤其应该如此。英语启蒙是“英语声音的启蒙”,首先要建立孩子的英语语音体系。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建立“声音”与“图像”或“情境”的直接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不借助于文字。对应得越好,英语就会越流利。
有专家认为3-5岁不要让孩子学阅读,更不写字,甚至不学ABC字母都没关系,就是大量听,先让孩子理解声音。这同母语的习得是一样的,6岁再学认字并不迟。听说领先,对英语这种拼音文字尤其适用,因为英语单词的拼写和它的发音密切相关,孩子先理解了声音,会为后面的认字、阅读打下非常必要的基础,事半功倍。
“听一说一读一写”按顺序来,好像是老生常谈了。但在实际操作中,经常能看到违背这一规律的做法,比如:在启蒙阶段就让孩子跟读、背诵,甚至以阅读为主展开教学。不尊重儿童的沉默期,逼迫儿童开口,越过听说直接进入阅读,这些做法都是有害的,会影响孩子对语言的习得,造成哑巴英语、丧失学习兴趣等种种问题。
3.遵循“i+1”的可理解性输入原则
“可理解性输入”是“二语习得论”的核心观点,原则是“i+1”。i是自己现有的水平,+1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只加一个1,只加一点点新知,已达到“可理解”。英语启蒙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再给儿童选择学习资料时,如果不能贯彻“可理解性输入”原则,所加的东西过多,大大超过儿童的理解能力,就会像噪音一样达不到任何效果。
4.语言输入要大量、有意义、有兴趣
“二语习得”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材料的特征是“大量、有意义、有兴趣”。
“大量”指二语习得需要大量的接触和运用,需要时间。“有意义”和“有兴趣”说的是二语学习者必须对习得的材料感兴趣,能听得懂,看得懂,知道说的是什么,愿意再听下去或读下去。
孩子用情感判断什么有意义,什么无意义。这两种信息在大脑中是被分别储存的,有意义的东西不需要反复背诵,就能够被重新回忆起来。但如果孩子的情感判定内容没意思、没意义,那么就像有一个过滤器一样,咔,把什么信息都挡住了,进不去!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力只有15分钟左右,如果情绪让大脑抵制强加于它的无意义的东西,那么吸收(intake)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说,情感最终影响语言习得的效果。习得是在不知不觉中,在非常愉悦的、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发生的。
5.尊重沉默期
沉默期是儿童二语习得的正常现象。有些家长和老师总是鼓励学生从一开始就积极交流、做口语练习,这样做对学习者是有害的。“二语习得论”认为,无论成人或儿童,在掌握外语能力的过程中,都应该有一个相当长的沉默期,一般是6个月到1年。在学习者能把大量的内容逐渐内化,达到一定思维能力和有足够的自信前,不应该开口说外语。渡过沉默期后,有计划、有步骤的输出才可以开始进行。如果跳过沉默期,在外语听力还很低时,过早用外语交流,有可能造成口语的“石化”,停留在一个水平不再提高。所以,家长们要对沉默期有耐心,启蒙阶段不要着急让孩子说外语。外语“说”的能力,要比“听”来得慢得多,而且它是自然到来的。听得多了,孩子自然就会说了。
6.珍惜语音关键期
过了青春期再学外语,学习者的语音就很难达到与本族语相当的语言水平,外国腔很难避免。这一点很好理解,就像小时候没练过劈叉,大了骨头僵硬更难劈叉一样,我们的口腔肌肉和舌头,如果已经形成了母语的发音习惯,就很难再改变发音位置,把外语的音发准。从这一点说,外语的语音是“童子功”。我认为即便是为了语音这一项好处,从幼儿开始学习外语也是值得的。
7.儿童母语迁移较少
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母语迁移是不可避免的。儿童学习外语的另外一大优势在于:儿童的母语还没有根深蒂固,在自然语境中习得第二语言时,负迁移现象很少。这意味着儿童学习外语,不太会有成人那种“Chinglish(中式英语)”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