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诗歌教学自然也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诗歌教学常用的手法是五步教学法: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赏诗句,这样的教学思路从整体诗意理解到重点句子的赏析、从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到诗歌意蕴的积累也是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但是,看余映潮老师《饮酒》的诗歌教学,虽然教学内容相似,但是每一环节的设计丰厚、丰美,以诗意的手法教诗,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智慧和“功夫在诗外”的付出让我思索良久、深深叹服。
一首诗,在一堂课中能体现多少“厚度”?而且,余老师在上课时就开宗明义地把本课定型为一节“积累课”,不禁让我惊奇。
在了解作者环节,如果按照常规的设计,相对完整的简介也就是从作者的名、时、地、评、作入手,帮助学生了解其人,同时辅助性地了解课文的风格特点或背景。但是,余老师果然“不走寻常路”,单单是作者及相关的文学常识就走了六步:第一步,从名、时、地、评的角度介绍作者;第二步,以简明的语言介绍陶渊明的生平经历,重点介绍他辞官后的“躬耕隐居”,顺带向学生总结其人格特征:清高、有骨气;第三步,成语“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由来,简述陶辞官的缘由,以及由此而在诗歌创作上的地位及贡献;第四步,带领学生齐读陶“田园诗歌”的代表作《归园田居》一诗,并引领学生从“长”字的读音矫正中理解以意晓声的道理;第五步,介绍陶的千古名文《桃花源记》所描绘的美好的世外仙界;第六步,从《五柳先生传》一文中选择重点句子以印证陶渊明“清高洒脱、怡然自得、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同时,以其“嗜酒”的特点引出本课的学习课题《饮酒》。细思他的设计,从概括性地了解作者、作者的性格特点,到其诗歌风格的形成、田园诗歌的代表作品,再到作者渴望的理想生活及至他的自画像,每一步相承相接、自然紧密、逻辑严谨、层层深入,每一步都是学生集体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既体现着“面向全体”的教学理念,又一次次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这样扎实又密集的常识积累怎能不令人拍案叫绝呢?一遍又一遍地咂品,犹如陈年佳酿醇厚绵柔。
在读背环节,以读带讲,循序渐进,由读到背,水到渠成。先启发学生按照节奏读,遵循语速读,继而能读出悠长的味道,此时,聚焦点突然转向重点字词,并且突出强调了“心远”“地自偏”“悠然”“相与”等关键词,然后再让学生练习朗读,并且再次强调这几处关键词的停顿,让人豁然开朗余老师切断刚才的朗读转而讲解重点词的意图,原来还是意在朗读,只不过是已经润物无声地引申到理解层面上的朗读。当学生读出情味时,余老师又启发大家最后一遍读,要读出层次,带领学生划分层次的过程就是学生对整首诗进行内容梳理的过程,接着为了进一步加深全体学生对诗歌大意的理解,又进行了逐句的译读,最后让学生各自背读。
读,让学生读其韵,解其意,还能悟其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实在是精妙至极。
在赏析环节,仍然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的严谨逻辑,设置了四个问题,分别是:这首诗的主旨表现在哪两个字上;“车马喧”这三个字妙在哪里;从炼字角度欣赏“悠然”一词;“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针对这样四个问题,余老师向学生发出的指令是“就这四个问题任选一个来说一说”,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可以就感兴趣的或理解深刻的某一个问题来谈,而且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思考,都可以在已有的经验或理解之上产生思考,这样的问题提出方式正是基于“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而且,问题提出后,给了学生集中的“静”的时间,有利于学生对问题进行整体而深入地构建,学生自由思考,自主回答,这样的课堂正是我们一直倡导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想式课堂。教学重点突出,问题指向性强,教师胸中有丘壑,对教学内容研读精、深,对学生的回答能顺势引导、拓展、提炼升华,形成动静有致的层次美感。
结课时,余老师运用四个短语总结了《饮酒》的表达艺术: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手法、高远的意境、美好的哲理。如果说前三个环节已经从知识构建、能力提升、活动训练等方面体现出余老师所说的“积累”之目的的话,那么,余老师最后的结课可谓是画龙点睛之笔,在进一步为学生“积累”语文知识的同时,让人徜徉在诗意的气息下,还能有沉甸甸的收获。
问题设置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问题的提出就能带领学生进入到文本的深层内涵。课堂结构层层递进,一步接一步,步步踏实。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前一环节和后一环节之间的紧密衔接,使她们的思维就像春天放飞到田野的小鸟,欢悦灵动,教师的语言干净优美,就像小溪里淙淙而过的泉水,沁入人心。教学板块的设计精美,板块之间浑然一体的圆润之美,师生相映的和谐之美,处处都散发着饱满的诗意。
没有哪一个老师不希望自己的课堂是学生知识、能力和生活共鸣的场所,就像没有哪一个农夫不希望自己种植的庄稼大片大片生长一样,但我们是否做好了像余老师一样把理想在现实之间用勤勤恳恳、锲而不舍的付出相衔接,对我们执着深耕的语文田地真正给予“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