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以往研究很少以对外汉语教学的视角对辞格进行观照。实际教学中有很多偏误,辞格教学一直存在问题。目前鲜有研究专门对留学生汉语辞格习得情况进行详尽的调查和分析。
本文通过大规模中介语语料库对辞格进行考察,揭示汉语中介语辞格使用的特点及发展路径,探讨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以期为今后指定相应的辞格教学对策提供依据。
中介语与本族语辞格使用对比
从语料中收集到633句辞格用例,句数与字数比率约为0.06%。辞格种类包括比喻、比拟、反问、设问、排比、夸张、借代、仿词、对比、反复等10种。
又从本族五六年级小学生作文语料中,收集2983句用例,句数与字数比率为0.28%。辞格种类共16种,除了留学生语料中的10种外,还有反语、通感、对偶、顶真、婉曲、双关等6种。得表1.
从表1看出,与本族人相比,留学生使用辞格的频率低,类型少。
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1)辞格本身生成难度较大。2)目前教学不够重视。
另外,表1还显示,两种语料中各种辞格的使用频率存在大致相同的顺序。
世界上绝大多数语言都存在修辞格,但最为常见的是比喻、比拟、反问、设问、排比、夸张、借代。因此二语学习时容易掌握。
使用差异较大的辞格对比
设问、反问,中介语使用频率高于本族语
通过访谈发现,学生并未意识到自己使用了设问。而是一种连贯的表达需要。
留学生语料都是成人所作,有较强的理性推理能力。因此频率比本族语的小学生高。
比拟、比喻,中介语频率低于本族语
这种差异与修辞主体的思维方式不同有关。本族语者是儿童,想象力丰富、自然、活泼,表现在语言形式上,则是大量使用比拟、比喻修辞格。二语者是成人,与之不同。
中介语辞格的生成途径
模仿
创造
母语移用
使用交际策略
前三种是主动运用修辞,第四种是学习者无意中产生的修辞。
中介语辞格的动态发展
三个学习阶段的留学生作文语料。
不同阶段留学生辞格使用频次及正确率,表2.
中级上 中级下 高级
使用频次 正确率 使用频次 正确率 使用频次 正确率
比喻
比拟
……
从表2看出,辞格的习得与学生汉语水平有相关性。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留学生作文中使用修辞的频次、正确率不断提高。
中级上:
中级下:
高级 :
辞格复杂度的发展情况
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辞格的复杂度也呈现渐进发展态势。同样是设问,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生成的句子的复杂度有很大差异。
表3:各学习阶段不同设问句式的频次及相对频率
从三个阶段学生使用比喻的情况也可以看出辞格复杂度的渐进情况
例:
中介语辞格发展模式
发生期
成长期
巩固期
中介语辞格偏误分析
偏误率
633用例中出现131例偏误。总偏误率20.7%。
表4:中介语10种辞格的偏误率
从分布上看,偏误率较高的三种辞格分别是比喻、夸张和反问。
这与两种语言所涉及的不同国语言文化因素有关。
偏误产生原因:
1)与语法有关。2)修辞格本身使用的问题。
表5 各类偏误的频次及相对频率
与语法有关的偏误:
辞格本身使用问题的偏误:1)不恰当创造 2)文化差异的偏差
总之,通过中介语语料库对中高级阶段留学生汉语辞格的习得情况进行描写和分析。总体而言,留学生使用汉语辞格的相对频率偏低,种类也不够丰富。几种较常用的辞格,如比喻、夸张、反问的修辞偏差。但有的则不仅仅是修辞本身的问题,还与语法知识不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