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开篇用了他与父亲坦诚对质的例子,带我们分析了诚实与自我觉察的关系。在当面对质的时候,作者指责了父亲小时候对他的一部分伤害和做得不合适的地方。最终父亲给出他一个建议,就是不要再为生活中的问题去责怪别人,而是要开始努力改变自己身上不喜欢的地方。因为如果我们因为问题责怪别人,那别人还接受了这个责备的话,我们就永远不会有进步。虽然父亲是问题的一部分原因,但是通过改变父亲真的能让我们生活更舒服吗?而且作者作为一个心理学家,难道能做的事情就是让患者努力去改变他人吗?虽然他人改变了,也是让我们舒服的另一条途径,但是这样就把我们舒不舒服的控制权交给了对方,对方表现好我们就舒服,对方表现不好,我们就不舒服,而对方表现好坏是我们不可控的,这样我们就会生活在不安全感和不舒服感之中。
但是无情的讲述事实也并不是共情的方式。诚实并不是羞辱对方,把对方打垮。也并不会认为我们看到的真相就是唯一的真相。而是会问这个时刻对这个人来说真相是什么?诚实不急于指责别人,而是要求对方把真相解释给我们听,我们尽自己所能去理解。表达的时候要采用非暴力沟通的表达方式,先描述事实,最后提出请求。而这种请求是尊重别人的。另外,与熟人之间要注意不要自满,如果我们觉得自己知道对方的所有事情,也不再花时间来彼此共情,就会基于过去的理论作出对对方做出评判。那就意味着没有给对方的成长和惊喜留有余地。
另外,如果对方提出了一个封闭的问题。最诚实的回答并不会停留在某个阶段,而是在中间的某个地方。比如对方问我们他是否漂亮?是否肥胖?是否聪明?我们不能简单的回答漂亮,肥胖,聪明,因为这并不是事实。而是要实事求是的说:你并没有那么好,但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看到你最近在保养皮肤,看到你在减肥,看到你在阅读心智书籍非常努力,如果你还能保养得更好,再减掉一些,坚持阅读,相信你会往漂亮,变瘦,聪明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当对方已经明知道自己错了,又来反问你的时候。比如第六章那个有婚外情的女人,她说她觉得这种行为很卑鄙,像征求作者的意见,问了一句,您觉得呢?作者如果回答自己也觉得这样,虽然表达出了作者内心真实的想法,但这种回答就有可能伤害到对方,所以封闭式回答不能顺着对方的思路给他下结论,而是取折中或只针对某件事情这个特殊情景去说,或者旁敲侧击地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立场。作者说:你为什么想知道我的评判呢?如果你觉得这是一件正确的事,你就不会在这儿跟我讨论了。(比如一个姐姐因为自己经常让弟弟帮自己打扮化妆,最终弟弟被老师责罚,成绩受到影响。这个姐姐如果找心理咨询师咨询,可能会问,你觉得是我影响了弟弟吗?这个时候心理咨询师的回答如果是是,那就没有尊重这个姐姐,姐姐也会感到心理学家的立场跟她并不是一致的,可能产生敌对情绪。但如果心理学家换种表述,说:你为什么想知道我的评判呢?如果你觉得这是一件正确的事,就不会在这跟我讨论这件事了。)
另外,践行诚实的时候,我们要知道自己的目的是去支持人而不是打压人。
如果我们说出来的意见为让对方感到丢脸,获取乳,那这些意见就不是在为共情服务。比如说我们诚实地说出了朋友或伴侣没有擦掉那个湿漉漉的板凳让自己没法坐,说对方总是这么消极和容易生气是不好的。这样的语言听起来就是去打压别人,而且这样的说法也并没有起到帮助他人的效果。
其次要尊重对方特有的经历,关注他们的渴求,安抚他们的恐惧。而且在表述的时候要经常问一下自己,自己的表达传达出来了尊重他人经历想法和感受的复杂性了吗?自己的表述能给对方力量和支持吗?
要为诚实设定一个边界。如果别人对自己说太多谎,那我们此时就应该为自己设定边界,不要再去相信这个人了。比如一个偷东西的小孩我们已经说了他不下于三次,他依然坚持偷东西,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要再去相信他了。要学会用思维脑让情绪脑冷静下来。
要对自己诚实。如果我们经常批评和谴责别人,那就应该好好看看自己了。我们怎样才能处理自我怀疑,而不是把自己的精力都放在他人的错误和缺点上?苛责别人的人都是缺乏安全感的人,如果花很长时间批评他人的行为,那么我们也会花很多时间来批评自己。所以要从他人身上找出被自己隐瞒的东西。比如我们指责他人太过挑剔,要求太高,背后可能隐瞒了自己这件事情没有做好,由于自己做的差,所以别人才对我们生气。
我们要通过倾听和理解别人来获得安全感。通过共情让别人觉得我们是安全的,从而也会对我们产生安全感,这样两个人就处在了安全的氛围中。最后要明白诚实要求揭示真相,但同情只能给人安抚,诚实是比同情更有力的良药。所以当我们听到别人不幸的时候,给他人的最好是诚实的回应,而非同情。(比如对方跟我们说自己多么多么可怜,小时候父母是如何不公正的对待自己,自己又是怎么被前任一直骗,自己的努力又是如何被辜负的,自己创业是多么多么艰难,受了多少委屈。此时,如果我们同情的回应可能会说:你太可怜了,如果是我的话早就扛不下去了。但是如果诚实的回应会这么表述:我能感受到你因为过去的经历情绪不太好,也觉得很委屈,但是我们关注点放在这些事情本身身上,事情还是不会有所改变。不妨多想想这些怎样才能去避免呢?是否可以改变一下自己来让周围的事实发生一些改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