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区:
第1章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1.技巧
全神贯注的倾听。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真正的理解他们,与之产生共情。当你不专心的时候,孩子会觉得被忽视,这会使孩子更难受和气馁。
用简单的语言,回应他们的感受。比如“嗯”,“这样啊”等语言。孩子在叙述的过程中,可以整理自己的思路和感受,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能使用提问、责怪、建议,因为这样会阻断孩子使用积极的态度去想问题。
说出他们的感受,当孩子被理解的时候,心里会感到很安慰。而不是否定孩子的感受,那样的话孩子会更难过。
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比如说“我真希望能够给你变出一盒小熊饼干”。让孩子对某样东西的渴望得到理解时,他们就更容易接受现实。如果用逻辑上的解释家里为什么没有这个东西。常常是你越解释他越不听。
2.注意事项:
所有的感受都应该被接纳,但是某些行为却必须受到限制。比如:我知道你很生气弟弟的气,但是你可以用嘴说,却不能用拳头打弟弟。
所有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需要的只是有人理解他们正在经历的事情。都很反感别人来评论这件事情或过多的询问问题。其实孩子也和我们是一样的。
当说出孩子感受时出现错误也没关系,孩子会及时把你纠正过来。
孩子出于极度难过的时候,首先进行身体上的宣泄,更有助于他们缓解痛苦,比如说画画,捏陶泥,砸枕头等等方式。
不能完全重复孩子的话,这会让他们反感。也不能重复孩子对自己的负面评价,这样会伤害到孩子。
第2章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1.技巧
描述问题本身和你能够看到的。描述问题时,把精力集中在问题本身,这样就可以避免互相指责和埋怨。用指出错误的方式,反而会让人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去改正。
给予适当提示。人们往往更愿意接受提示,而不是接受谴责。
用简短的词语表达。说教和长篇大论往往不会受到孩子喜欢。
说出你的感受。当父母表达真实的想法而不伤害别人时,孩子更愿意接受。家孩子没有感受到攻击他就会更容易和你接触,即使你是愤怒的。
写便条。有时文字比口头说话更有效。
2.常见问题
我们除了要注意说话的技巧以外,同时也要注意说话的态度。
在让孩子做某件事的时候,可以礼貌的使用“请”字。同时也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好的礼仪的榜样。
当第1天便不听时可以重复第2遍,但是当你提醒孩子两三遍以后,需要确定他是否听见了你所说的话。
在孩子感受得到尊重后,他们也会尊重大人的感受,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我们学习机场的目的不在于操控孩子让他言听计从。而在于培养孩子的上进心,主动性,责任心以及体谅他人的能力。
第3章 代替惩罚的方法。
1.惩罚的弊端:
惩罚往往会使孩子朝着我们预期相反的方向发展。
惩罚是用外在力量控制一个人,受惩罚的人不会感觉被尊重。
昨晚在给孩子带来痛苦的时候,也树立了一个坏的榜样。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叛逆和逆反。
受到惩罚的孩子往往会减轻他们对错误行为的内疚感,可以心安理得的重复自己的错误。
2.代替惩罚的技巧。
明确表达强烈的不同意的立场。这个时候要注意不攻击孩子的人格。
表明你的期望。
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给孩子提供选择。
采取行动。可以不用说叫长篇大论,直接让孩子经历行为不当带来的自然后果。
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时,第1步要讨论孩子的感受和需求,第2步是说出你的感受和需求,然后一起讨论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决方法,第4步是不带任何评论的,把所有的想法都写下来,第5步是超出哪些建议你们可以接受,哪些不接受,哪些要付出行动。
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转变我们的态度。大人不会总有正确答案。重要的是让孩子觉得他是在参与解决问题,而不是在制造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要对孩子和我们自己都要尊重。
第4章 鼓励孩子自立。
1.技巧
让孩子自己做选择。这样给孩子提供了很多练习做决定的机会,孩子在之后人生的道路中面对选择时就不会变得困难。
尊重孩子的努力。当努力得到尊重后,孩子就会集中精力去自己解决问题。充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你就更能够尊重孩子的努力,也就能够意识到,任何事情第1次去做的时候都会很困难。
不问太多问题。问太多会显得老板也会显得自己的生活被侵犯了。有时候孩子想说的时候自然会说。
别急着告诉他们答案。让孩子学会自己去寻求答案。当你急于给孩子答案的时候,其实就是替他们做脑力劳动。
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而不是什么都依赖于父母。
别毁掉孩子的希望。这就不会让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让他们有能力去尝试和体验。
2.其他有用的方法
不要在细节上过多干涉孩子的生活。
让别人自己去问孩子问题。
但还是很想去做一件事情,却没有准备好的时候,不用去强迫和催促孩子,要相信他们最终会准备好的。
不要说太多的“不”。可以用提示,接纳感受,描述问题,用是等代替说不。
第5章 学会赞赏孩子。
赞赏不一定是好的,要注意技巧。
1.技巧:
仅仅描述你所看到的事实,而非评论。
描述你的感受。
把孩子记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
2.注意事项
确保你的赞赏符合孩子的年龄和能力。
赞赏时不要涉及过去的弱点,缺点,失误等等。
赞赏的时候要确保实事求是,而不是过度的赞美。
第6章 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
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无意识的给孩子贴标签,这样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因为父母如何看待孩子,既影响孩子如何看待自己,也会影响他们的行为。
1.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的技巧
寻找机会让孩子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创造机会让孩子另眼看待自己。
让孩子无意中听到你对他们的正面评价。
以身作则。
记住孩子那些特别的时刻。
当孩子又按照原来的方式行事时,表达你的感受和期望。
不要低估了父母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避免给孩子贴标签,当无意识中贴了标签字号,要利用以上的方法让孩子从另外的角度看待自己,从你给她的角色中释放出来。
思考区:
1.贴标签的行为就和之前武志红心理课中所讲到的“自我实现的预言”一样。我们要防止的是负面的标签,而对孩子积极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反而有利于孩子健康的行为和积极向上。后者是我们可以提倡的。
2.文中对于代替惩罚的第六步解决问题,这个可以使用PET父母效能手册中的核心技巧——没有输家的解决办法。这个也能够让孩子很好的参与,并且增进亲子关系。
3.《0-12岁,给孩子一个好性格》这本书中谈到提倡鼓励而避免表扬,那本文中的赞赏和鼓励都是两本书中所提倡的,那这两个词有啥区别没?我觉得纠结词本身的区别没有意义,而是要关注他们的注意事项。鼓励和赞赏都是有使用条件的,而不是越多越好。有的时候不适用,却会起反作用。
4.其实文中的某些技巧不止适用于亲子关系,比如说: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时的技巧,用在亲密关系中或其他的人际关系中仍然非常适用。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的很多方法可以很好的迁移到亲密关系中去。鼓励孩子自立中的不问太多问题,我觉得对于亲密关系非常合适,每个人都有其自己的隐私,也不愿别人过多的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