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4日,有消息称,原 Uber 中国区负责人柳甄将正式加入今日头条。这条简短的新闻瞬间成为刷屏的10w+。我把这则消息发给一个曾在 Uber 工作的大学同学 Helen,一周前刚从滴滴离职的她回复我:“这或许是Uber在中国的最后一次刷屏了吧。”
与滴滴合并三个月后,那些 Uber 的年轻人,都去哪儿了?
1、“在这里打败滴滴,也未尝不可”
在 Uber 和滴滴合并的第二天,神舟、易到等网约车公司都在官方微信平台发文邀请Uber 员工的加入,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篇《致 Uber 那些生而骄傲的年轻人》,那张“ I love U ”的图片一下子成为了圈子里的谈资。
Tony 就是被挖的其中之一。
Uber 合并之后,很多朋友关心 Tony 的去向,他只回:“不知道”、“还没定”,简单的三个字。接着朋友圈就是满世界的游山玩水。
九月底,他跟我说,他正式接受了这家网约车公司的 offer,9月30号正式上班。他说,对方挺慷慨的,一到岗就付3个月的工资,面试也没问太多问题。他自己倒觉得挺囧的,每一次和猎头的沟通,以及两轮面试都是他在提问,第一次觉得自己这么事儿。我知道,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他,当时选择 Uber 的时候并没有这么慎重。
上班后的 Tony 过着人们想象中朝九晚六的日子,从得知被合并的这个消息开始,到穿好衣服去到一个新的公司上班,Tony 成功经历了“失恋五部曲”——“否认-愤怒-交涉-绝望-坦然接受”。很显然,他平稳过渡到了最后一个阶段。
从之前一个月一条朋友圈,到如今他也开始发现在最火的“阴阳师”的截图,问大家攻略是什么,每天准时下班按下下楼的电梯按钮,一分钟都不耽误。
直到有一天下班,他打了个 Uber,司机大叔热情地跟他聊天。
师傅说,最近给司机的奖励越来越得少了,即使全职跑单,每个月赚的钱也不是很多。可是来年女儿就要读小学了,面对各种各样的培训费用,夫妻二人真的负担不起。偶尔也会偷刷两单,想着多赚一点是一点吧。
最后师傅问他:“小伙子,看你也是高级知识分子了,你觉着滴滴会把其他几家也收购了么?”
就在那一刻,Tony 突然想起前天在公司开竞品报告的时候,花花绿绿的图表上显示的自己公司和滴滴之间的差距。当年那些带着实习生白天坐滴滴分析他们的司机激励政策,晚上熬夜做数据分析想应对办法的日子。
“在这里打败滴滴,也未尝不可。”
是战士,总还是想回到战场。
2、“滴滴是个挺有魅力的公司”
亮哥今年28岁。
亮哥或许代表了一部分 Uber 年轻人的选择——留在滴滴。他刚结婚,需要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
放弃或离开,这些选择对他来说,对自己的家庭都可能造成影响。他选择留下,成为滴滴的一员。
看上去他的选择或许没那么纠结,不会像 Tony 一样体验“失恋五部曲”,但他知道被合并的消息时,无疑是所有人中最 drama 之一。
那时他正准备去美国 Uber 总部参加培训,下了飞机,在走到 Uber 大楼的前几分钟,收到了 Uber 被滴滴合并的通知,进入美国总部大楼的权限在瞬间便被取消了。
除此之外,在 Uber 记录的每一个业务的每一个流程、知识库、都被所谓的“ Global Protect ”删掉了,唯一留下的就只剩邮箱的那封通知合并的邮件。
面对朋友圈里面的各种呼声,亮哥觉得太太说的话也挺对的,“你的亲爹把你卖了,还有后妈养你,别那么多戾气”。
如今,他面上了滴滴总部的一个岗位,带着5个人,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仔仔细细地重建了将来需要的数据库。
他告诉我这是 Be professional。既然接了这个职位,就要做好。
进入滴滴两个月,亮哥有的时候会跟我讲起一些他的“新生活”,他说,其实滴滴还是个蛮有魅力的公司。
在 Uber 还没有进入中国的时候,滴滴已经几乎做过中国所有城市了。滴滴的决策很快,每一个产品线上线的时候都很果断。相比于 Uber 如果想要更新APP上的一个小功能,需要反馈到大洋彼岸的美国总部,还要隔15个小时的时差,在滴滴,说的夸张一点,如果老板说这个改动明天要上线,那么明天就真的能上线。
当年的竞争对手滴滴同样是个很“土狼”的公司,那些之前在 Uber 时一直想做的事情,实际上有不少滴滴已经在执行了,未来中国网约车的新趋势或许会在滴滴的引领下走向另一个辉煌,这些都是亮哥之前没想到的。
“滴滴的成功,肯定有很多是需要去学习的,把心态放平,理性一些”,他这样对我说。
3、P姐创业了
加入这家公司的第一周,P姐就为那些准备求职的学员们,在 Linkedin 上成功联络接近100位企业高管成为辅导求职提供资讯的导师们。她觉得其实这和 Uber 常说的将 Supply 和 Demand 快速对接的概念很像。
这些超强的销售技能,都是当年在 Uber 时,几个人带着一群实习生们,在许多二三线城市,在那些很多人以为优步就是优酷的地方,一步步进行开拓时锻炼的。
P姐之前的队友小文加入摩拜单车,这家公司最近成为各大创投媒体的大热门。
十月初,通过仔细的分析和测算,小文和同事定下来新一轮的投放地点,那天深夜,小文和同事在中关村大街上,把一辆辆红色小车在宽阔的大道上摆好,她抬起头看见一排排耀眼的小红车的时候,她突然想起了一句话:“ I'm superpumped. ”
她说,之前在 Uber 的时候,老板最常说的一句话是:“ I'm superpumped. ”
她想起在 Uber 做实习生的时候,也是在晚上,和大家一起贴了20多辆车的车贴,为了第二天早上10点就要开始的一键呼叫,那是她第一次参与到这种轰动全城的活动,那晚的骄傲与兴奋,至今也忘不掉。
很多 Uber 人的选择其实和柳甄一样,选择离开网约车行业,去往不同领域的互联网企业,有的人去了回家吃饭,有的人去了 BAT,有的人去互联网教育转行做产品经理。
Uber 这家硅谷的独角兽公司,在数据驱动和运营效率上的能力非常强大,也让这群年轻人成为了各个互联网公司争抢的对象。
那些曾经在 Uber 各个城市参与运营的年轻人,每周都要整理一张塞满各种数据的大表。这张表上或许有十几个标签页,分别记录着这座城市里上百万订单的表现数据,每一周 APP 上的折扣与奖励,背后都是一个复杂的计算公式和几百种方案。这些数据经过那些对数字极为敏感的大脑分析之后,最终会变成接下来一周消耗几百万的运营策略。
而这些所谓的系统、运算方式、折扣方案,都是最初在 Uber 中国工作的年轻人们,一点一点积累出来的专业。
4、 那些留在 Uber 的年轻人
Uber 全球对于选择留在 Uber 的年轻人们,给予了多样的选择。
就连南非,也都开放了岗位机会给 Uber 中国的人。我的朋友叶子在合并后的一周后就收到了各种猎头发来的邮件和短信,她也心动去面试了几家公司,虽然面得不错,各大公司也开出了不菲的工作,但她看着手机屏幕设置的带着 Uber logo 的海报,对我说:“哎,我还是想留在这里啊。”
然后叶子拒绝了所有的 offer,选择了 Uber 全球提供的国外岗位。
最终她选择去了 UberEats,UberEats是 Uber 推出的一项互联网点餐送餐服务,而叶子就是负责UberEats在东南亚地区的开拓。
我对UberEats不太了解,于是问她:“这东西不就是外国版的饿了么?”
她说:“是啊。”
我接着问:“那你觉得UberEats能成么?”
她回给我个鬼脸:“我也不知道,万一成了呢,我还是喜欢纯粹 Uber 的感觉.”
那些来自 Uber 的年轻人们——
那些坚守的、留下的、离开的和怀念的,Uber 全国800多名员工从前线退回,纷纷走向了不同的地铁站入口,开始继续在不同的写字楼里画着 PPT。
他们,不再经常在嘴上说生而骄傲。
除了衣柜里那件黑色的 Uber T恤,以及手机相册里的那一张“ Born to be proud ”图片,终究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但那一天,一个 Uber 朋友在离职的时候,朋友圈发了三个字:江湖见。
是啊,世界太大,可能相忘江湖,但仍不凉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