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3日,3点20分55秒,正式进入秋分节气,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四个节气。
所谓秋分,有两层含义:一是秋分将秋季一分为二,秋季90天正式过去一半;二是秋分将昼夜等分,今天的白天和黑夜一样长。
古人云:“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到来,天地万物成熟,阴气越来越占上风,黑夜将越来越长;秋分是由热转寒的过渡期,是阴阳变化最明显的节气,是阴气渐盛,阳气渐衰的分水岭。
先来秋分三候,一候雷始收声,古人认为雷是因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阳气渐弱;阴气旺盛,秋分后很少再会打雷了。
二候蛰虫坯户,“坯”就是细泥,“坯户”就是像泥瓦工那样修筑房子,虫儿们在惊蛰时出洞,玩耍了一个夏天后,现在它们要回老家修房筑巢,为过冬做准备啦。
三候水始涸,秋分后,雨量会明显减少,水气也不再像夏天那样充沛,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也会变少,天气变得更加干燥;尤其南方,终于可以挥别湿哒哒的了。
总的来说,秋分后,天地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穿着短裤短裙撒欢的时光,正式结束了。
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应,那么秋分过后,我们应该如何养生呢?
一,收敛心性
古人说的内经里,秋三月要如何过?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后养生一个字——“收”。这时候的心境要像,古代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名门闺秀一样。
无论外面多少灯红酒绿,你都要沉得住气,要淡定,要高冷,要心平气和;不要让自己的心神被勾搭走,收得住心,人就能适应秋气的肃杀,达到与自然相互平衡。
所以古人在秋分这天,会有很多规矩;《千金月令》秋分之日勿杀生,勿用刑,勿处房帷,勿吊丧问疾,勿大醉。君子当斋戒静专以自检。
要戒杀生(素食),戒房事,戒醉酒,戒吊丧问疾;甚至是戒用刑(秋后问斩),其实都是为了不涣散自己的心神。
二,早睡早起
内经里,夏三月是夜卧早起,夏天白昼最长,天气炎热,人往往会睡得比较晚。到了秋三月,内经里写的是,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作息时间要像喔喔鸡看齐了。因为早睡可以顺应阴精收藏,可以养阴,可以“收”养精气。早起可以顺应阳气升发,养肺气,对身心都是极好的。
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秋分后,阳气渐渐潜藏于地面之下,地面上阴气渐盛,气温更凉,降温更快。人与天地相应,人也会顺应自然,阳气自表由内渐渐潜藏,当体内阳气越来越多;相应的,人对阴液的需求也就会增大,阴阳需要等量互相制约。
如果此时体内阴精不足,尤其是阴虚体质,就容易出现内热,出现心烦易怒,口干咽燥,口腔溃疡、皮肤干燥、眼睛干涩,经常大便干结,入睡难等症状。这会儿我们就更要注意收敛心神+早睡+滋阴润肺补精血,多养阴滋阴。
滋阴润肺第一个:百合。百合味甘微苦、性平、入心、肺经,能养阴润肺,清心安神。尤其适合气候燥热时,那种阴虚咳嗽,燥咳,心烦之人,早上来碗小米百合粥或百合银耳羹都是很清润的。
清热化痰第二个:白萝卜。
白萝卜不养阴,但白萝卜消积滞,化痰热,下气特别好。前面说了秋分之后,与夏天阳气浮与肌表散热出汗不同,人体的阳气也随之开始内敛;再加上天气变冷后,很多人胃口大开,这时候很容易吃得太多。当脾胃积滞化热,就会引起各种便秘,咳嗽,上火长痘;这时候来点萝卜,就可以化痰润燥,消积食.
滋补肝肾第三个:黑芝麻。
秋天燥的一个原因,就是夏天阴血耗得太多;黑芝麻入肝肾,能补肝肾之阴血,刚好弥补阴液损伤。凡是阴虚,血虚引起的眼睛干涩、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等,都可以来点它。
再说很多人一到秋天,头发跟不要钱似的往下掉,除了换季原因外,我们说“发为血之余”,阴血少了也会导致脱发。这时候来点黑芝麻,不仅能生发,坚持吃还能乌发,是秋天不得不吃的滋润食物。
很多人喜欢说中医是玄学,其实中医最务实了,它告诉我们如何顺势而为,什么时间就该做什么事情,少妄想。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的本义就是「收」;秋不收,冬不藏,秋天没有“收”好,冬天拿什么来藏?
愿每个人都抓住,今秋最后收的机会,好好为这个冬天,储备草粮和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