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一个综艺节目,是马东主持的《饭局的诱惑》。于是就找来看看,觉得很不错,很搞笑。节目有两个环节,一个是说谎环节,另一个是狼来了(其实就是狼人杀)。两个环节,其实中心都是一样的,就是需要嘉宾会说谎。看完这个节目之后,我对谎言产生了一些疑问,谎言到底是什么,突然对这个概念有点模糊了,于是就开始了深度的思考——谎言。
谎言是什么,是假话,是一种我们捏造出来维护自身安全感的话语?
那我们为什么要说谎呢,是怎么产生出来的。我的理解,在原始社会,人类刚刚掌握语言之后,语言就是用来信息传递的。就像,发现不远处有一只野兽,人们通过语言的方式,把信息传递给其他人,达到一个信息的交换,然后商量着是一起去对抗呢,还是转移阵地。这时的信息传递的目的就是为了生存。
然后,当人与人之间的协作越来越密集,生存已经不是唯一的目的了,信息的传递也就越来越复杂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目的,有些信息可以和某个人交流,有些信息则不能透露。在这样的条件下,在集体主义保护下的个人主义下,人们学会了隐瞒。个人利益大于集体利益,有些信息独享就够了,不需要完全的共享。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的交流更加频繁,仅仅是隐瞒已经难于达到信息独享的目的了,这时就需要一种工具,用错误的信息把其他人误导,这样的工具就是谎言。
我们从小就被父母教育,说不能说谎,说谎的话就会被惩罚。然而,当我们不听话时,父母就会用谎言教育我们。比如,“再哭的话,警察叔叔就会把你抓走”,“你要是不听话,大灰狼就要来吃你了”。这其实是很矛盾的,一方面被要求不能说谎,另一方面却接受着谎言的教育。所以,我们从小就对“谎言”这个概念造成了一个模糊的理解。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其实是很可怕的,不知不觉我们就学会了说谎,不知不觉就学会了欺骗别人,甚至不知不觉就学会了欺骗自己。
欺骗别人,其实相对好控制一些,毕竟谎言的目的,就是增加信息的不对称。只要目的不是为了伤害,这个工具还是可以使用的,只要我们可以把握这个程度,限量的使用没有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欺骗了自己。增加了信息的不对称,就是把简单的信息复杂化了。小时候,我们是一张白纸,我们很容易快乐,简简单单的一件事情就可以高兴很久。而渐渐的长大了,信息量的增加,信息的程度更加复杂,一件本应该快乐的事情,进过复杂化处理后已经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快乐。
有一个这样的场景,老同学聚会,在这样的场合很容易出现谎言,本来是一个叙旧值得快乐的一件事,却变味了。每个人都会带着面具,为了保护自己的内心,我们有意无意的使用各种工具掩饰自己,谎言就是其中的一种。我们习惯的用复杂的方式构建自己的内心世界,当遇到与别人交流时,产生了冲突,那就用更加复杂的方式扭曲它,最后变得越来越复杂,复杂到自己都不认识了,最终我们活成了别人的模样。
也许你觉得谎言背后就是真诚。只要足够的真诚就可以不说谎了。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谎言的另一面不是真诚,是宽容。
有一部电影叫《罗生门》,这是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执导。故事发生在12世纪的日本,在平安京发生了一件轰动社会的新闻,武士金泽武弘被人杀害在丛林里。作为证人,樵夫、强盗多襄丸、死者的妻子真砂、借死者的魂来做证的女巫都曾被招到纠察使署,但他们都怀着利己的目的,竭力维护自己,提供了美化自己、使得事实真相各不相同的证词。
本来故事很简单。大盗遇上武士夫妇,先设计擒住武士,然后将妻子骗到武士面前,强暴了她,最后武士死去。在陈述中,强盗把当时的怯懦怕死说成勇敢威猛;死者的妻子,怂恿强盗和武士决斗,强调自己的行为另有原因,即丈夫那冷酷鄙视的眼光,以稍稍减轻一点自己并没有的罪责;作为死者的武士,他不肯承认输给强盗,说为自杀;樵夫,他偷的匕首,不是从草间顺手牵羊地拾取,而是从死人血淋淋的伤口拔取。
4个人都说了慌,为的就是掩盖自己的丑陋。面对真相,人们都会通过说谎来达到对自己有利局面,因为我们接受不了说出真相之后的谴责,所以就只能改变真相。在一个不够宽容的社会里,听到的真相,往往都是加工过的真相。所以,为什么说,谎言的另一面不是真诚,是宽容。
最后,总结。
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谎言只是其中一种,不要让它成为第一选项。
谎言是增加信息的不对称,减少谎言,让自己简单一些。
谎言的背后是宽容,宽容别人,宽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