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研读小学数学新课标(2022版),尤其学习核心素养11个表现中的数感。数感主要是指对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深知数感对孩子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在平时的教学以及家长进行课下作业辅导中,经常抱怨孩子粗心大意导致出错。比如计算18+37时有的学生结果居然出现21,即使检查多遍依然没有发现这个错误;再如四年级学习四则运算时,运用简便算法进行计算,很多学生看不出数之间的联系,不能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还有选择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350名同学租车,每车56人,7辆车够吗”,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复杂的精确计算来解答。这些问题其实都是由于学生数感不强,导致学习困难。那数感好的表现呢?比如,在计算18x5时,数感好的人并不是在脑海里只局限于用竖式计算,而是能迅速把它换成更利于自己计算的20x5-2x5,或者9x10,再或者10x5+8x5等方式,并能在脑海里对应出它的实际意义,这样的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且不容易出错。
数感的培养不能仅仅靠课堂上老师的教学,家长在孩子的幼儿时期也可以有意识的来培养孩子的数感。
一、数数过程中培养数感
数数活动是儿童形成自然数概念以及理解运算的基础,是培养儿童数感的重要内容。大家都知道,自然数有四大功能:基数功能(自然数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多少);序数功能(自然数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顺序);运算功能(利用自然数可以做加、减、乘、除等运算);编码功能(自然数可以用来编各种代码,如身份证号码等)。这四大功能中,前三大功能都是通过数数来实现的,不仅如此,数数还可以帮助儿童解决很多问题:在数数中认识数的结构;在数数中感受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在数数中学习估算的方法。
幼儿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我们在数数的过程中要借助一定的实物,比如某宝热卖的百数板,不仅可以用来训练孩子数数,还可以陪孩子玩儿一些简单的数字游戏,在游戏和数数中发现数量的大小,相邻,奇偶数等关系。但是一套下来需要差不多两百米,为了减少开支其实也可以用小棒来代替。可以家长说数孩子拿出相应数量的小棒,随着数数熟练后,可以让数字变得越来越大,引导孩子思考怎么拿可以更快。也可以让孩子通过数小棒来进行加减法训练,让孩子自主发现加法的动作是合在一起,减法的动作是拿走,主动建构加减法运算的内涵。在用小棒进行加减法运算得出结果时孩子还可以自主发现,加法就是接着数,减法就是倒着数。还可以让孩子用小棒摆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形状,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空间观念。还可以通过摆1个三角形,2个三角形,3个三角形,来发现数字的规律,同时也为孩子今后学习乘法在头脑中建立表象。
二、结合生活实际情景培养数感
对数的认识一般是从生活情景中引入,通过“去情景化”抽象出数的意义,之后再通过“再情景化”深化学生对数的认识。可以说数感是架在现实与数学之间的桥梁。尤其是幼儿时期,他们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我们应该借助生活中的实际情景为孩子提供机会培养数感。超市是我们经常去的地方,也是涵盖生活实际特别多的地方。比如我们在超市选购零食的时候可以有意识的让孩子去挑选相应数量的物品,还可以利用简单的物体价格让孩子进行价格的比较,还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一元,五元的零钱,十元的零钱让孩子来付款,在付款之前鼓励孩子自己算一算需要付多少钱,应该找回来多少钱。在生活中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数感,同时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兴趣,为今后小学数数学习奠定良好感情基调。
三、借助数数绘本故事培养孩子数感
数数绘本故事不仅有有趣的图画吸引孩子们注意力,还有简单数数知识渗透,将数数知识蕴含在有趣的故事和绘画中,孩子比较感兴趣。同时绘本故事不仅仅进行知识的渗透,往往还进行道德情感的渗透。比如今天给儿子读的一本数数绘本故事《失踪的皮诺博士3》,故事是布力侦探以失踪的皮诺博士笔记本记录的数字规律的日记本为线索寻找失踪的皮诺博士为主线,引导孩子数形结合发现发现数字的规律去寻找线,最终在一片花园里找到了皮诺博士,原来他在寻找花瓣里隐藏着的数字规律,大部分花的花瓣数都是1,2,3,5,8,13,21这几个数的其中之一。把数字和图形中的规律延伸到了自然界,非常有趣。读到这里孩子兴奋地要拿着家里的放大镜也要去小区花园里寻找花瓣,也想要看看究竟。所以,我们可以借助数数绘本来培养孩子的数感和学习兴趣。
数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生活中我们要有意识为孩子提供机会,建立良好的对数感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