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是谁,来自哪里,要成为怎样的人?
答:《春夏的麦田》是我!来自山西!一个身在家乡的异乡人!
想要成为一个拥有18岁少女心"妖精"!
即
突破环境受限[外控]
突破自我受限[内控]
成为那个帮助大多数可以主宰自己世界的人,成为那个可以说那话的人!
2、哪三个关键词或标签可以让别人一眼认出你?
突破自我局限,人性的掌控,行为心理学,
3/针对你的个人品牌,什么对你来说最重要!
个人品牌即自我塑造!
1/破局(人性,内控与外控)
2/逆生长(自我受限到自我迭代的重生之路)
3/可持续(真诚/靠谱)
以下为内容阐述:
[一]
孩童时代的词汇量很重要
所谓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错矣,应该是不要输在词汇量!孩子的词汇量来自哪里?自然是家庭!所以需要学习的是父母,是父母不能输在起跑线!
对于这个深有体会,现在反观自己的孩童时期确实是这样的!
来自原生家庭母亲的教育确实是线性的:
1/你要怎样!
2/你不要怎样!
(在别人眼里的乖孩子,只有自己知道叛逆的很)
父亲的教育属于放养及鼓励型的,在父亲那里了解了很多的历史人物,儿时的十万个为什么是父亲滋养的,对未知的渴望甚至科幻到了梦里,而在母亲那里最重要的《注意力》被稀释!在我儿时接触的书里遇到很多英雄人物及人生第一部大部头的书《呼延赞》(当时读囫囵吞枣很多字还不认识),不过从此造就了一颗英雄梦的我,然生活中被老妈画了两条杠,一条杠你要这样,另一条杠你不要这样!
就这样过完了词汇量少而频繁的童年,不仅没有阳光照耀还扼杀了种子,结果就是按照大人意愿做事活着,内心滋生了叛逆的种子随着年龄不断发芽,内心的叛逆总是用表象的"大家闺秀"来掩盖,欲盖弥彰的结果就是本我真我都很强大,白马黑马谁也不服谁,倒至在生活中/工作中出现无法突破自我受限/瓶颈,其实简单来说就是《认知》,当父辈的传统教育缺失的情况下,伤害最深的便是自己的后代!(哪怕武志红《巨婴国》真实的反应了这个社会问题,也被无情的埋葬),看到新闻说,美国用了3代人的时间才做到现在的教育认知体系,中国都不能正面应对所以需要走的道路更长,因为现在还处于0到1的过程!
就像我(无意)培植的绿萝,无根的大概两个月才长出根,而本身带有根系的就大不一样,这也可以看作是从0到1的一个类比!
武志红老师在《巨^0^国》里提到的《孝道》,这就是他的认知!我特别认同,很多的中国父母是需要反哺的,传统的孝道过时了,就像传统的教育在对孩子身上永远那么不合时宜,致使孩子成人后总会在性格乃至人格上缺失,甚至影响了职场仕途!
很多人有认知但是无法驾驭认知那就会出现白马黑马永远拉不好这驾马车,最后疲惫不堪,如果通过自我塑造成功"穿越"自己,遇到最真实的自己并做到与自己和谐相处拥抱自己,这就是成功基石,反之,成功也是运气的成分更多,在可持续性上不容乐观!
谈到可持续性!
做到真正的内控才可能谈可持续性!
适用于家庭/亲子/婚姻/事业/管理
但是必须通过自我塑造这个大关
同时必须突破自我局限这个大关
[二]摘录自《伯凡·日知录》
学习型大脑与词汇量。
最近我在读一本书是美国人写的,名字叫《父母的语言——3000万单词的区别塑造更强大的学习型大脑》这本书起源于一个意料之外的实验,有一位负责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美国外科医生,他通过对自己患者的观察,发现孩子智商的形成和孩子与孩子的对话是会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当这位外科医生对患者植入人工耳蜗的时候,人工耳蜗有记录装置,他就可以对每一个孩子每天听到的话进行分析,通过一个大的样本分析,这个医生就发现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和学习能力弱的孩子,或者说大脑发育好的和发育不好的孩子,每天听到的词汇量是有差别的,也就是说学习能力弱的孩子,他们每天听到的词汇量是很少的,有的人是频率不高,也就是说他每天听到的话很少,还有就是频率比较高,但是词汇量非常少,他听到的话经常是少数几个词的,不断重复,比如起床啦,吃饭/睡觉/一边去/滚蛋等等。每天听到的是这样一些词汇,这样的孩子可想而知,他的生活世界中,每天听到很多词汇的孩子的生活世界是很不一样的。
以上可以归因为原生家庭的问题!
[三]摘自《核聚》
根据《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2004年“世界精神卫生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主要精神障碍患病率为7%~17%,推算全国15岁以上成人精神疾病总患病率在15%左右,有1忆多人患常见精神障碍。小于17岁的青少年中12.9%有各种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超过16%的大学生有各种情绪问题,青少年行为问题检出率6%~22%。目前我国各类老年痴呆近600万,10~15年后我国的痴呆患者将达1000万人(相当于全球患者的一半)。
这个数据是令人震惊的。小于17岁的青少年中,有高达12.9%的人,有精神障碍和行为问题。这说明什么?说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出了问题。首先,先天性精神障碍的比例并不大。否则人类这个物种,如此大的先天病态比例,不可能生存到现在。
如此高的精神障碍和行为比例,从哪里来的?显然,不是先天就是后天。事实和逻辑告诉我们,绝大多数必然是后天造成的!那么,17岁之前,一个人主要的生活环境在哪里?当然是家庭和学校。
因此,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本质上是教育问题!
以上归因为除原生家庭外的又一因"应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