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电影院看了最近很火的《我不是药神》。看之前没有太去了解影片内容,只知道口碑不错,反映了很深刻的社会现实,网上大片对于主人公精神的赞颂,还有一些对于患有慢粒细胞白血病人群的同情和关注。
我认真地看了这部片子,无论是框架结构还是叙述方式都很成熟,几位主演的演技也很棒,题材新颖而深刻,可以看出导演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状况的用心刻画,眼光精准独道。电影从前半段小人物生活的诙谐幽默,到后部分有节奏地展开泪点情节,湿了银幕前一众人的眼眶,也包括我。能引起人们的同理心说明可以打动人,能打动人心的作品就是好作品。
但是豆瓣上面这部电影的评分达到了9.0,我觉得略高了(忽略国产好电影匮乏这一情况不谈,单纯从影片来讲,仅代表个人意见),因为电影一直逃避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印度盗版药与正版药之间的矛盾。
电影中对于印度盗版药只给出了一种说法——制造印度格列宁的药厂长说:“我们这里是穷人的药库。”
穷人的药=便宜的药,为什么便宜?因为生产过程并不复杂,复杂的是药物的研发技术,这一技术被正版药所在的瑞士公司掌握,导致天价药的一部分原因是药物本身存在的专利技术或者研发成本。
程勇一开始为了赚钱嗅到了这一商业契机大发横财,后来意识到法律威胁收手不干,最后又因为朋友的离世遭到自己内心的谴责开始亏本经营,成为病友眼中的“药神”,对于自己的亏空,他说:“就当还他们的。”
我想,还的是那些已经不在购药名单之列的人们。
可他终究不是神,在重出江湖的时候他对病友们说:“我只能给之前在我这买过药的人提供格列宁,大家相互理解,我不想坐牢。”
从病友被抓闭口不谈药物来源,到后来程勇被抓大批慢粒白血病患者相送,主人公一直扮演着一个“救世主”的角色,准确地说是一个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救世主。
他没有办法,一边心疼这些被病痛折磨的人,一边违法坚持自己心中的道义,为什么这两者不能两全?是他有问题,还是他逃避的法网有问题?病的除了靠药物维系生命的人们,是不是还有这个病不起的社会?
假药贩子对程勇说过一句话:“我卖药这么多年,其实只见过一种病——穷病。”
因为穷,所以推动了一场走私。走私是寻找希望的另一种方式,是属于穷人的方式,这希望正是印度盗版制药厂给的。
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低价高质的山寨药存在,就不会有程勇的走私,也不会有这个买不起正版药的白血病群的期待,当然,也无法救活更多人的性命。但是这份期待越来越重,程勇承受不起,也没有义务去承受。
很多人说这个印度制药厂给了一部分人生的希望,的确如此,但它也侵犯了药物开发人员的知识产权,所以政府必须要关。
维护一部分人的利益,就必定会伤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这是常理,只是社会要考虑的不只是当下,还有整个时代的进步。如果科技研发得不到保护,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必定会降低,治病的药物不会出现,先进的医疗技术不会出现,各种病症仍然无法得到治疗,映射到其他科技领域,便将导致整个社会的停滞甚至倒退。
但是各种山寨仍然层出不穷,它们拥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是因为它们被需要,是因为永远有人穷了很久并且正在穷着。它们活在太阳照不见的地方,滋生于社会的灰色地带,成为各自领域的救世主,以及执法人员的眼中钉。
这个社会永远有人赚着昧心财,也有人竭尽所能帮助别人,有人拿着与自己头脑相配的工资,也有人剽窃着别人的成果。但这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世界,这些人之间并不完全对立,甚至有时互划等号。所有你所看到的的现象,都牵动着各个角度各个行业各个阶层之间利益的堆叠累积,不只是金钱,还有生命,良知,爱与梦想——因为每个人坚持的事情都不同。
很矛盾,但这是一种社会现实,一种不平衡中的平衡,看起来很残酷,但社会矛盾正是社会成长和进步的体现,是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必经之路,是我们每个人生下来就要面对的命题。
结尾程勇接受了前妻带儿子移民的要求送儿子去机场,曹警官说:“出去了好,比咱俩以后都有出息。”
这是否是一种隐喻呢。
影片对于这一点闭口不谈(也有可能是有意留下的一种开放性思路),着重刻画了贫苦百姓的不幸和主人公的人性与良知,结尾关于医疗改革的说明也让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这其实是每一个大众艺术作品应该做的事情——社会是需要积极情绪才能够生产发展的。但我们也知道,艺术作品终究只是艺术作品,是精神慰藉,却不是病痛的解药。这个时候,问题有没有解决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你不是救世主,问题也解决不完——重要的是你能够相信问题即将解决,正在解决,已经解决,如此你就会有千百种微笑生活的勇气。
电影结束后人们大多谈论的是其中的泪点和笑点,再吐槽一下药品监管的不完善和法律的无情,感慨社会的不公,却鲜少有人谈论我们如今所处的时代,这个充满变革的却有些复杂的时代并不是多么让人失望,它与每一个正在改变的反省的成长的时代并没有什么不同。
生而有命,只管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既然选择了生存,就将剩下的交给时代。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白蓝札记”,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