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啃完了两本关于共享单车的书,完成了一篇关于ofo和摩拜的文章;今天开始阅读“知识变现”相关的书。
最近在啃《付费》这本书,讲的是知识变现的几个方面。
我发现:得到、喜马拉雅、分答等一系列APP,并不是我最初认为的那样,是“学习软件”;其实,它们还有一个更为恰当的名字——知识服务商。
言下之意,它们售卖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附加在知识上的“服务”。
比如,罗辑思维认为自己是一个“说书人”,他们自己很少原创知识,很少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反而是从最近的畅销书、国内外一些经典著作中找内容,然后“嚼碎了拿给你”。
得到APP里面有一款重头产品是:每天听本书。用20-30分钟的时间,为你转述一本书的精华内容。这个产品针对的是没有时间读完一本书、或者不想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去细读原著的人。
而得到APP里面的订阅专栏,集合的也是一些大咖、牛人们的思想和见解,并且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念给你听。
据我所知,好几位专栏的主讲人都把内容集结出书了,但买书来读,显然不如订阅专栏那么方便。
再比如《好好说话》这个栏目,一期节目也就几分钟时间,帮你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这样做,比你从头到尾读完一本书,要高效得多。
《付费》这本书从商业的角度去分析它们,然后提出了“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四个组成要素:品牌、内容生产、社群、平台技术。
以得到APP为例:
品牌不必说,就是罗辑思维这块金字招牌,是罗胖罗老师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内容生产,就是得到APP上面那些云集的大咖,比如李翔、刘润、万维钢、成甲、武志红……他们自主生产内容,由得到团队把关;
社群,包括得到APP专栏内部的社群,也包括微信。因为,得到APP能跟微信无缝对接,让粉丝既可以通过微信登陆和充值、又能通过朋友圈分享订阅专栏的内容;
平台技术,就是得到APP本身了,它的用户体验非常一流,是很多同类APP都望尘莫及的。
纵观整个互联网知识经济,可以归纳出三个主体:
1.知识平台:各种学习、知识类APP;
2.知识极客:生产、分享知识的大咖;
3.知识消费者:付钱学习、购买服务的粉丝。
这些内容,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我觉得有三点:
1.作为消费者,要清晰自己的定位,不要囤积知识。
我们花钱学习,其实更多的是在享受一种服务。所以,在订阅专栏的有效期内,尽可能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不要总想着把知识囤起来。一个得到专栏的定价是199元,而作者把这些知识点整理成一本书,也不过几十块。这里面,真正有价值的,是专栏里面与作者互动、提问、讨论的“服务”本身。
2.作为极客,要明白不同平台的不同特征。
比如喜马拉雅主要是听音频、在行是约见、分答则是针对一个具体的问题进行解答。每个平台的粉丝,对知识的需求不同。所以,即使是同一个知识点,我们在喜马拉雅平台,就需要讲得通俗易懂、面面俱到;在在行约见,就需要提前知晓对方的需求;在分答,就需要提供具体的、实用性强的建议。
3.正如作者说的,优秀的消费者,同时也是知识的生产者(极客)。如果我们抱着消极的态度去对待,既教不好知识、也学不会知识。
以上是我对《付费》这本书的第一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