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裴是一个六岁孩子的母亲,她的孩子去年刚上小学一年级,在最近的一次聚会上,小裴跟我们这些准奶爸们分享了一个令他困扰的问题:
小裴的孩子小小裴属于那种在家很腼腆的孩子,说话都不会大声,但是,自从他上学之后,就连续不断地跟同学发生冲突,以至于最后遭遇了校园霸凌,被同学欺负。因为这件事,小裴专门去了学校询问情况,虽然校园霸凌事件得到了解决,但是,她却发现了一个令他大吃一惊的事情,从同学们的口中,她得知,本来乖巧听话的小小裴,在学校十分活泼好动,而且经常会挑战一些个头比他大一些的孩子,最让小裴想不到的是,小裴的挑战行为毫无目的,就是为了挑战而挑战。
这让小裴十分烦恼,她是一个全职妈妈,孩子出生到现在,六年来,她把全部的身心都扑到了孩子的教育上,一刻都不敢放松。
她本以为,父母充满了爱心,孩子就会更有安全感,就会成长为更自信、更友善的孩子;父母多跟孩子说话,多陪孩子读书,孩子就会变得更聪明,在学校里就会更爱学习,学习成绩就会更好;父母对孩子要求更严格,孩子就会更少闯祸;父母对孩子诚实友善,孩子同样也会诚实友善。
小裴自问: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父母的教养,对孩子的人格发展,难道不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吗?
事实上,小裴掉进了一个思维误区之中:家长对孩子的教养的方式,并不是决定孩子人格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教养思维”,这个思维模型的核心价值,并非强调教养的重要性,而是要让你换一个角度来看教养这件事,向你解释出一个鲜为人知的真相。
“父母不仅不可能对孩子的人格有决定性影响、甚至连长久的影响也做不到。”
01、为什么父母教育对孩子并无决定性影响
跟小裴的孩子一样,我们也经常会发现,有些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和在学校的表现有非常大的差异。
有些孩子在家里非常听话,但到了学校里却是个小霸王。
有些孩子在家里非常拘谨,不跟父母说话,到了学校里,跟朋友们在一起,却有说不完的话。
在瑞典,有一项关于孩子挑食的研究。研究者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孩子要么在家里挑食,要么在学校挑食,只有8%的孩子在家里和学校里都挑食。
为什么孩子在家里和在家庭之外的行为会有差异呢?
答案很简单:人在一种情境中学得的技能不一定可以直接应用在另外一个情境中。
试想一下,你在中国学到的管理厚黑学,到了美国,是否还能照常应用呢?你在跟同性朋友在一起的相处之道,拿来追女孩子,是不是会十分坎坷呢?
没错,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在家里和在学校表现不同的原因。
A. 父母的教养只适用于家庭
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差异太大了。在家里,父母可能会告诉你,到了学校跟小朋友要好好相处、不要吵闹,但你在学校操场里遇到的挑战却是有人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骂你是个笨蛋。
这种情况下,父母教你的是不管用的,你得自己去摸索,怎样才能更好地处理同学间的矛盾。
人是群居动物,天生就会区分你们和我们,对于孩子来说,同龄的孩子是我们,而大人则是你们。
孩子们有孩子们的世界。
你一定发现过这种现象,在一群大人中间,只要出现两个年龄相当的孩子,他们隔着再远的距离,也都会默默地注视着彼此,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就会凑在一起玩耍。
对于孩子来说,认出彼此是一种本能,而孩子的世界,有他们自己的规则,这个规则,根本不受大人的控制。
不但不受控制,在形成群体的孩子中,他们非常热衷于挑战大人,因为在他们的眼中,最酷的行为,就是敢于挑战大人的权威。
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融入孩子群体,而不是跟大人成为朋友。相对于得到大人的关注,他们更在乎的,是得到同伴的喜爱。
所以,我们发现,父母的教养只在家庭中有用,一旦到了学校,孩子融入了群体,他们就会有一套自己的行为模式。
B. 孩子自己的世界对他们的影响更大
孩子的目标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孩子,而不是成为一名成功的大人。
所以,孩子只有在自己的环境中,才能表现出他真正是孩子的一面,而在家庭这种大人的世界里,他们只能成为大人的附庸,一个被照顾的很好的“小大人”。
孩子有他们自己的文化。怎么跟别的小孩相处,不是天生就会的,而是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掌握的技能。
当孩子只有一两岁的时候,他们还不太会了解对方的意图,但他们已经知道模仿对方。一个孩子故意摔跤,另一个孩子就会学他。这会让他们乐不可支。到了两三岁之后,孩子逐渐学会了用语言和行动互相交流,他们开始学会做游戏,也慢慢地学习如何彼此相处。
在传统社会中,孩子更多地是跟孩子一起长大的。村子里大大小小的孩子天天混在一起。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大孩子教小孩子如何融入集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事情。大孩子教育小孩子的时候,可不是和风细雨、温柔耐心的,他们会嘲笑小孩子,甚至拳打脚踢,但这就是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课。
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快成为集体中合格的一员。
越是长大,他们对儿童群体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就越强烈。父母看到孩子们慢慢和自己疏远,总会觉得心里难受,但是,你要记住:孩子们的未来不取决于父母有多爱他们,而取决于他们与集体中其他成员能否和谐相处,尤其是和同辈人的相处,因为他们要和同辈人一起生活一辈子。
02、儿童世界的三大原则
既然孩子们有孩子们的世界,那么他们世界是否有可以遵循的原则呢?
美国知名心理学家朱迪斯·哈里斯在他的著作《教养的迷思》中提出了儿童世界的三大原则,他们分别是:多数裁定原则、啄食次序原则、组间对照原则。
A. 多数裁定原则
所谓多数裁定原则就是,当某人的行为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的行为不一致的时候,这个人必须改变自己的行为。
比如孩子说不说方言这件事,不是由家长决定的,而是由他所在的学校、班级决定的,如果大多数孩子都说方言,那么孩子必须学会说方言,否则就会遭到排斥。
这就是多数裁定原则在发挥作用。学校里有很多禁忌,孩子必须自己学会如何融入集体,这种时候,大人是无能为力的。
家长能够利用这条原则做的事情,最多就是帮助孩子选择一个更好的外部环境,比如到更好的城市,选择更好的学校,或者挑选学习成绩更好的班级。但是,孩子到了班级之后,要如何融入集体,成为集体中那个更好的孩子,就全凭孩子自己去摸索,去试探了。
B. 啄食次序原则
孩子的世界跟大人一样,并不是一个平等的世界。他们之间也存在着等级次序,这一点,在男孩子中尤为明显,这个等级,便是由啄食次序原则所决定。
哈里斯认为“所谓的啄食次序,指的是群居动物通过争斗取得社群地位的现象”。
为什么叫啄食次序呢?
因为动物学家最早观察到在一群鸡中间,谁先去啄食,谁后去啄食,是有讲究的,社会等级高的鸡有进食优先权,如果一只社会地位低的鸡跑到了前面,别的鸡就会去咬它,提出警告。后来,动物学家发现在大多数群居动物中都有这样的现象。在人类社会中,也一样能够看到啄食次序。
这个原则告诉我们,如果孩子在学校的啄食次序没有排在前列,那么即便他有很多的朋友,也有可能处在鄙视链的底端,不被其他孩子尊重,因为他的这些朋友的啄食次序可能都处在下游的位置。
孩子在学校有没有朋友,有多少朋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是不是被整个群体排斥。
在所有的童年阴影中,被孤立、被排斥,都是最重要的精神伤害。不受同伴欢迎的孩子,自尊水平会很低,不安全感可能一生都不会消失。
C. 组间对照原则
孩子的群体感是很强的,他们会分化成许多小群体。而一旦群体形成,就会对他的群体产生排斥。
比如孩子把自己当做儿童群体,那么大人就成了另外一个群体,他们对成人的挑战,就是一种对自我群体的维护。
儿童对性差异异常敏感,所以,男孩子一旦形成群体,就会对女孩子群体产生排斥,这就是为什么孩子一旦到了产生性别意识的年纪,就会非常排斥异性的原因,这种现象一直要到青春期在荷尔蒙的作用下,才得以缓解。
孩子们通过这种群体强化,增加自己的归属感,从而让这种组间对照的原则越来越明显。
这种组间对照效应会变成“自我实现的预言”。
比如,坏孩子一旦形成群体,成绩好的孩子就会成为另外的群体。他们就会加强自己的坏,认为调皮捣蛋才是酷,并且避免让自己学成成绩变好,而成为另外一个群体的人,因为一旦这样,就会被群体视为叛徒,从而遭到歧视。
03、家长能为孩子做的三件事
看到这里,你可能已经很着急了,既然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影响不大,孩子又有自己的做事原则。那难道我们当父母的,就什么都干不成了吗?
别急,父母能为孩子做的,其实也有很多,这就是“教养思维”要告诉我们的三个全新视角:
A. 教会孩子如何独立离开家庭
孩子们在家里能够学到家庭的行为规范,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把家里的行为规范带到外面的世界。所以,你会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一旦回到家里,又会变成当年父母身边的淘气孩子,忘了自己在社会上的各种身份。同样,当他们离开家庭的时候,他们会把父母教给他们的家庭规范抛在脑后。
但是,孩子确实在家里能学到一些更好地帮助他们应对外部世界的技能。比如,父母可以给孩子提供各种知识和训练,让他们出门之后更好地应对外面的世界。如果孩子们热爱体育,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们先在家里练习打篮球、打羽毛球,学得一技之长,到了孩子群里才好镇住小伙伴。同样,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学习弹吉他、学习怎么做饭、学习怎么开车,这都会对孩子离开家庭之后的自主生活有帮助。
父母帮不了孩子太多的忙,而且一不注意,还可能帮孩子的倒忙。你是不是还能记得上学的时候有的孩子名字很怪,或者很土,老是被别人起外号?那不怪孩子,都是父母惹的麻烦。有的孩子穿的衣服跟别人不一样,背的书包跟别人不一样,理的发型跟别人不一样,都会引起其他孩子的嘲笑,这也是父母失察的地方。父母要想帮助孩子,就要尽量减少孩子被群体当作负面角色的可能性,要尽可能地让孩子更合群、看起来更正常,或者更好一些,看起来更有吸引力。孩子不希望自己与众不同,在群体中与别人不一样对孩子来说是很可怕的事情。
B. 给孩子选择好的环境
在孩子的孩童时期,父母是有能力帮助孩子选择同伴的。环境和同伴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意义所在。比如,如果你的孩子,特别是发育稍晚的男孩子,如果个头比较小,可以考虑让他晚一年上学。我自己小时候就是没有上小学一年级,直接跳级上的二年级,结果班上的同学个个比我高,连女生都敢欺负我。有些家长担心晚上一年学会不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晚一点上学,对孩子没有什么影响,反而会让他的小学生活变得更加容易。
我们还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在学校里地位最低,老是受人排挤和欺负?他交的朋友是不是好学生,有没有被小混混们带坏?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及时带他脱离这样的环境才是好选择。虽然一般情况下,搬家对孩子有不利的影响,比如他们要从头开始,适应一个新的环境,但是,如果原来的同伴群体让他们过得很痛苦,那么搬家就能解决大问题。
父母能够帮助孩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帮孩子找到适合他们成长的环境,最好还能找到和他们一样、玩得来的小伙伴们。如果你要想这样做的话,必须要趁早,因为你对孩子的影响会随着他们的年龄增长而缩小。对于小孩子,父母几乎能够控制他们交什么样的朋友,但是,等他们到了十几岁,进入青春期之后,你就不可能再控制这些孩子了。
C. 不做焦虑的父母
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家庭教育理念,其实是一种很新奇的观念。在大多数历史时期,做父母的都没有我们现在这样焦虑。在传统社会里,父母当然要负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但父母的生活不是围绕着孩子转的,照顾孩子这件事情,不仅仅是父母的责任,也是整个家族的责任。在更多的情况下,照顾孩子是大孩子的事情。大家族里,兄弟姐妹很多,大的孩子带着小的孩子,自然而然就学会了如何在孩子世界里找到自己的角色。
作为父母,一方面,我们应该放下过度的压力和焦虑,另一方面,要更重视自己的生活,不要全身心就围着孩子转。在每一个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实际上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然后才会是跟孩子之间的关系。
孩子是我们的亲人,就像配偶是我们的亲人一样。在处理夫妻关系的时候,如果你足够成熟,你早就应该了解到,你可以跟你的配偶学到很多东西。婚姻能够改变你的想法,改变你的选择,但是不会改变你的人格,而且,你也不应该奢求去改变配偶的性格。
同样,我们不要期待改变自己的孩子。孩子跟父母也是朋友的关系,父母不可能赐予孩子在社会上的自尊和地位。你不能指望通过给予孩子柔情蜜语,让他去抵挡外面世界的尖酸刻薄,孩子有孩子自己的路,你不可能替孩子去走属于他自己的那条路。
焦虑的父母只能让孩子感到更加紧张。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你的生活也需要时间。试试看,能不能把一颗焦虑的心轻轻地放下,去体会那种不去动手改造,只提供鼓励和支持,不强加压迫和重负的父母的爱。
总结一下: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教养思维”这种思维模型,它颠覆了我们一个惯常的观点,家长对孩子的教养的方式,并不是决定孩子人格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我们还了解了儿童世界三大原则“多数裁定原则、啄食次序原则、组间对照原则”,最后,我们关注到,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其实是引导孩子走出家庭,给他们选择更好的环境,并且让自己不要过于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