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纵横交错的掌纹地里,只有一条是通往人间净土的存在之路。
第一次看到预告片时,苍茫的大地,神秘的藏民,听不懂的藏语,带有禅意的诉说,极强的吸引着我。
张杨导演的《皮绳上的魂》和两个月前上映的另一部作品《冈仁波齐》,风格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
故事发生地都在西藏,影片里都有壮观惊艳叹人观止的西藏风景。《皮绳上的魂》获得上海电影节最佳摄影奖,沙漠、雪山、草原、沼泽、圣湖、丹霞地貌、掌纹地、落日、朝霞……美得让我几乎要停止呼吸。
《冈仁波齐》是写实风格,叙事是简洁直线清晰的,看起来心灵是被震动的感觉;《皮绳上的魂》是魔幻现实主义,叙事是繁复华丽晦涩的,看起来有些闷有些绕却又有些回味。
《皮绳上的魂》,开始以为是清晰的结构,越看越糊涂了——格丹原来是作者,虚构了整个故事,所以在卖刀人那里,酒馆老板娘那里,都找不到塔贝和琼的踪迹。活佛又说塔贝和琼是真实到了掌纹地。那小灵童呢,是格丹虚构的人物吧,要不然怎么在最后的场景里没有出现?格丹又怎么会和自己小说中的人物相遇,和琼走进了掌纹地深处?
开始以为是糊涂的,后来清晰了,此塔贝原来不是彼塔贝,郭日原来是杀错了人……刀客原来是一直在复仇的两兄弟之兄长,时间过了十几年,哥哥又改了占堆这个名字……
有一些清醒有一些糊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倒觉得是很有意思的事。格丹在探索真实和虚构的关系,张杨也在探求真实和虚构的界限。真实和虚构,也许本就没有界限,梦也许就是人生。
真实也好,虚构也罢,最重要的是,当我走出电影院,记住了几句有意思的话。
1
我一直不清楚,塔贝是否走进了掌纹地?如果没有走进,他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如果走进了,他的结局是什么?——格丹
活佛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就是要他护送天珠到掌纹地。如果没有走进,他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他怎能喝醉酒,如果疏忽丢了天珠,他存在的意义不是就没有了吗?他怎么能和仇敌战斗,护送天珠才是他的使命吗?如果经过千辛万苦,他走进了掌纹地,他会因为完成了使命而死去吗,还是因为他有大功德而再延展他的生命,那他算不是算活了第三次?
这不是格丹在问话,而是每个人都应该问自己。
我向自己发问,我一路辛苦前行,丝毫不敢懈怠,心心念念只希望能达成我的目标。如果生命不给我机会,那么我生存的意义是什么?如果我达成了,我的结局又是什么?
塔贝在出发前,活佛只给了他一个方向,北方。塔贝问,怎么知道到了掌纹地?活佛回答,在走的路上,会一步一步清晰,内心会有个声音告诉你已经到达。
我说想要幸福,可是我怎么知道我已经到了幸福的境地。是不是也会如活佛所说,内心会有个声音告诉我已经到达。
2
一百零八,跟佛珠上的一模一样。——格丹
这是电影里的最后一句台词,虽是藏语,却也听得惊心。走了一百零八天,终于到达掌纹地。塔贝这一路经过了那么多事,甚至迷路几天,怎么可能和佛珠上的一模一样呢?是命运吗?
小灵童为什么总是知道该往哪里走,小小的小孩,不能说话,弹着三弦琴,带着小丑布质面具,偷走了作者格丹的钢笔。他用这支钢笔,在塔贝的右腰上画了一个圆。复仇者郭日刺向塔贝的那一刀,正是穿过了这个圆。这也是命运已经写好的?
当小灵童不知道往哪里走时,琼正好发现塔贝身上的地图,是当时被雷击时留下的印痕,却正好是到掌纹地的地图。雷神知道塔贝会复活,会带着天珠去掌纹地?
而一路遇到的那些仇人,欲抢天珠的人,好像也是为了塔贝清洗罪孽而给予的考验。
如果塔贝一路做了其他的事,遇到了其他的人,如果他没有迷路,是不是也会经历其他的耽搁,最后,他是不是也会一百零八天正好走到?
从塔贝的人生里,反观,如果我们的人生里,一切都是命里注定,是否还要继续辛苦地走下去?如果等在原地,任由事情发展,会不会也走向最初预定好的那个结局?
3
没有了天珠,我该往哪里去。——塔贝
塔贝的第二次生命,只为了一件事——护送天珠到莲花生大师掌纹地,而当他弄丢了天珠,他又该怎么继续下去?
你该埋怨塔贝为什么要喝酒,喝得烂醉,为什么不把天珠藏好装好,在跌入沼泽时小心守护?
埋怨已经没有用,在沼泽地里四处摸索天珠的塔贝,在那一刻感觉到了人生的绝望,没有了天珠,我该往哪里去?
我该往哪里去?我的生命中,也曾多次这样问自己。有时会感觉到迷失,有时会想退缩,有时觉得转一个方向也是明智的,有时觉得什么都没有了意义……
如果我以爱情为圭臬,当我遗失了爱情,我的人生该往哪里去?
如果我以幸福为追求,当我行路艰难,离幸福越来越远,我又该怎样走下去?
喜欢《皮绳上的魂》里的一句句问话,总觉得像天问一样,有无穷的含义。
我觉得《皮绳上的魂》挺有意思的,没有那么多高潮迭起悬念频出的情节,没有笃定坚实的性恶性善,片中人和观众都对故事的真实和虚构不断怀疑,从而做出各自的解读,也许各不相同,但因而都有了更多的思考。
虽有很多与西部片、公路片、古装片相似之处,但拉开了中国的充满西部色彩的魔幻现实主义大幕,应该是一个有趣而又有意义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