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1号,“咪蒙”及其团队的“才华有限青年”公众号被注销。外行吃瓜看热闹,内行心酸看门道。逻辑学的充足理由律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充足理由。咪蒙能成为自媒体女王,靠的绝不单单是制造焦虑,标签化人群,偏激的观点等等,否则,每天都会有无数个咪蒙拔地而起。
扒掉咪蒙文章煽动性、制造焦虑的糟粕,克服自己的酸柠檬心理,其中的三大精华之处还是可以留在小本本上的。
1、层层递进的金字塔结构
我有一个公众号互关认识的网友,人很热情,但是对不起,我只看过她一篇文章,就再也不想打开她的公号了。
那篇文章的大意是她失恋了,躺在床上,看到××,想到××,又想到××时候的另一件××,最后说单身状态也很好,但找个伴儿也是不错的。我:???文章整体逻辑混乱,读者看完一片茫然。
我怀疑,是不是人失恋了,情绪就会自动切换到混乱的意识流模式,但是这样写在纸上给读者看,是绝对不可以的。
天下文章千千万,但是基本要素就三个:观点,逻辑,叙述。其中,逻辑是一篇文章的骨骼架构,骨骼散了,再强大的读者也看不明白,摊在纸上这一堆黏不拉几的东西到底要说个啥。
怎么才能把逻辑理清楚?金字塔结构就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的沟通方式,而咪蒙文章中就大量采用了这种结构: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
例咪蒙这篇《我的男朋友,有3、4、5……个女朋友!》
先亮观点:到底什么是渣男?直接说“我不爱你”的,就不是渣男
故事:我大学时的前男友,跟我异地恋了5年,劈腿了5年
进一步阐述观点:在一段感情里,如果你真的变心了,正视它,并且第一时间告知对方,才是真的对对方负责。
故事:她和老公一直两地分居,她发现自己喜欢上了一个客户,就跟老公提出离婚。她可以接受自己变心,但不能接受自己出轨。
逻辑上进一步递进:变心并不那么可耻,用犹豫、拖延和逃避来解决问题,才可耻。
最后总结:变心了却不敢分手,其实最狠心。如果喜欢过去了,那就勇敢面对,坦然告别。
整篇文章呈现一个清晰的总-分-总结构,结论先行,有理有据,层层递进。这样下来读者就能一目了然知道这篇文章到底要讲什么,进而产生情感共鸣。
2、一段一金句的文字功底
给你500字,把一件事说明白,容易做到吗?容易啊
给你100字,把一件事说精彩,容易做到吗?不容易
只给你20个字,把一件事说成金句,容易做到吗?做不到啊QAQ...
咪蒙的每篇文章,至少有一个金句,甚至每一屏都有金句。读完文章,你可能记不住文中的某一个故事情节,但你一定会记得最关键的金句。
比如:不是我太高调,而是你玻璃心; 要么放弃梦想,要么提高实力。与其抱怨规则,不如把自己变得强大。你不是迷茫,你只是浮躁。。。
金句是如何产生的?金句看着短,写起来很难产。每一个金句,都是深入的洞察+精炼的文字功底的结合体。
举个栗子说,尼采说的一个金句: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如何才算不虚度时光?尼采用“起舞”二字生动地表达了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辜负”相比浪费、虚度等词语,更具有情绪化特点,更能让读者体会到作者要表达的浓烈感情。由此可见,金句绝对是作者文字功底的试金石。
3、吸引眼球的叙事技巧
有时看到一篇文章,心想这不就是司空见惯的意见小事吗?怎么别人就能写出新意,写得吸引人眼球呢?咪蒙这篇《那个富二代,暗恋了她20多年!》告诉了我答案,叙事技巧运用得当,也可以将一个普通故事点石成金。
这个模式可以归纳为““事件-转折-结论””的叙事技巧。
文章具体内容为:
事件1:阿灰喜欢莉莉,一系列暖心行动后,准备表白时,才发现莉莉有新男友了,是一个富二代。→拼尽全力败给了钱。
事件2:璇子和小琦都是实习生,只有一个转正名额,小琦跟主管关系不错,虽然最后的答辩璇子表现很好,转正名额还是给了小琦。→拼尽全力败给了潜规则。
故事反转:莉莉选择富二代不是因为他有钱,而是他喜欢她很多年了,他的爱更拼尽全力。小琦虽然平时看起来悠闲,但是早就赢在了平常分,从进公司第一天,就疯狂努力
结论:你不是拼尽全力,你只是临时抱佛脚。你不是拼劲全力,你只是迫不得已→真正的拼尽全力,应该是在平常。
自古套路得人心,叙事弧线埋得好,故事精彩少不了。
当初看咪蒙文章,我就像初入江湖的小道童,走到竹林中,突然感到寒风阵阵,原来前方正是一位剑士在练剑,我不禁感叹:好厉害呀。
文字的力量是一把剑,但这力量再厉害,也不该用错了地方。
光明日报时评说:我们批评咪蒙,反对她的价值观和主张,是坚持去伪存真的立场,用事实导向代替情绪导向。
我完全认同这种观点,自媒体人应该始终秉持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也得练好自己的文字基本功,方不辜负时代的趋势,在茫茫江湖中发出自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