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博尔诺夫的《教育人类学》和郝晓东老师的《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之前,我对遭遇和危机这两个词语只是语文层面的理解,并不曾将它们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质变联系起来,也更不会考虑到它们对我们每天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有着重大深刻的影响。
博尔诺夫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敏锐地看到遭遇和危机不是可以躲避的,而是根植于人的命运中。遭遇和危机会使人生和教育的连续性中断,给教育带来干扰和障碍。但如果应对得当,遭遇和危机也会转化为教育的契机,使人脱离“非本真”状态,找到自我,开启全新的生活。
每读一部教育经典,都好似打开更多理解世界的大门,帮助我们打破原有的认知结构,重新建立新的认识世界、生活和生命的方式。以下我就自己粗浅的阅读知识来谈谈对遭遇和危机的理解,它们对教育的启示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落实。
一、对遭遇和危机的理解
(一)浅谈对遭遇的理解
什么是遭遇?是不是我们每天遇见的人或者事的过程,都可以称之为遭遇呢?博尔诺夫在《教育人类学》中指出,“只有少数重大的特定的经验可以称作遭遇,它们闯入人的生活,突然地、往往令人痛苦地中断人们的活动,使之转向一个新的方向。”
在博尔诺夫这段对遭遇的理解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抓住三个关键词:突然、痛苦、转向。突然是指遭遇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发生的,在意料之外。这里的痛苦不同于危机给人带来的痛苦,它既不是指身体上的痛苦,也不是指精神上的痛苦,而是惊觉和转向。因为遭遇打破了原有连续性的、平静、平衡的生活状态,使我们陷入纠结慌乱状态。转向是指遭遇一定会使我们的生活方向发生转变,舍弃旧我,重获新生。如果没有发生转向,那就不能称之为遭遇。
那么遭遇具体指什么呢?
遭遇的可能是他人,在我们人生旅程中遇见的指点我们人生迷惑、影响我们整个人生方向的导师;可能是一个学习共同体,遇见新网师,激发我内在的学习动力,转变我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向;可能是伟大的艺术品,直击我们心灵深处,引起巨大的震撼,影响对世界的感知;可能是一部著作,一个自卑的孩子遇见安徒生的《丑小鸭》,在经典形象中照见自己,疗愈自己,重拾信心,转变人生……
遭遇有好也有坏,好的遭遇对人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而坏的遭遇则对人生产生负面作用。
(二)浅谈对危机的理解
博尔诺夫在《教育人类学》中指出,“人们通常把突然出现的较大的且又令人忧虑的中断了连续生活进程的事件称为危机”。这类危机不仅会产生于每个人的私生活中,而且也会出现于人类的各种组织和社团的社会活动中。比如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婚姻危机,信任危机,成熟危机、疾病危机等等。
危机会给人带来深重的忧虑和灾难,所以带给人的是身体上或者精神上的真正的痛苦,这点不同于遭遇带给人的痛苦。虽然危机带给人的痛苦至深,但是人们总是认为危机是偶然的,只要予以充分注意是可以避免的。如果危机到来要尽快削弱或者排除。但其实从人类学角度来看,人只要生存着,任何时候都会有危机存在,危机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危机不可避免,所以人必须调整面对危机的状态,以积极的状态应对,尽快地度过危机,重获新生,开始新的生活。如果沉浸于危机带来的痛苦中而无法自拔,那么只会带来更大的痛苦和灾难。
二、遭遇和危机对教育的启示
(一)教师或家长要为孩子积极创设“遭遇”产生的条件。
博尔诺夫说:“如果要对精神世界产生真正的内在的理解,真正的遭遇是必不可少的,没有遭遇则任何一种教养事实上都仅仅是不受约束的游戏而已。”“一种认真对待自己使命的教育,必须能够引导成长着的一代人与精神世界的人物进行这种决定的遭遇,所有的教学都要以此为方向。”遭遇在生命成长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是遭遇不能事先计划好,它是不可预料的,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出现。所以教师只能在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努力创造遭遇产生的条件。即使不出现也要有耐心,因为在班级里遭遇不可能同时面对所有学生,所有的学生也不会都遭遇同一现象。
受大的教育环境影响,学校教学目标过于重视学生知识能力的发展,而忽视对孩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比如一节古诗课,教师没有顺势引导孩子们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没有在孩子们的内心引起触动共鸣,而只是机械的训练学生背诵古诗和意思,所学习的知识堆砌在学生的大脑里无法真正被感知,这样导致孩子高分低能,情感麻木,漠视生命,缺乏敏感,而这样的课堂也是毫无生命力可言。
要创造遭遇产生的条件,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不同的课程,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开设新教育实验的儿童课程,让孩子在晨诵、故事、绘本、儿歌童谣中得以充分的滋养。只有只有课程丰富了,学生产生遭遇的可能性才会增加。只有身处课堂中的教师充分理解遭遇带给孩子们成长的巨大意义,并愿意积极探索,提升自己的理解力,学校才真正能够为孩子成长遇见美好的遭遇创造最佳条件。
(二)教师要努力创造遭遇,促进专业发展
学生的成长需要遇见美好的遭遇,教师的专业发展也需要创造遭遇,从而点燃内在的生命火焰。
我们身边有太多这样的教师,他们对教师专业发展没有追求,视各种培训学习为外在的负担,一提起来怨声载道;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教师,热衷于各种培训学习,喜欢名师讲座,听了很多场,做了很多笔记,但是专业能力却提升很慢,困惑不已。
魏智渊老师在《教师的阅读地图》一书中提到,教师要通过阅读根本书籍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形成强大的根本能力。而根本书籍的阅读就是帮助教师形成稳定的职业信仰,对教师职业形成高度认同,知识结构得到完善和提升,只有这样才会在工作中遇见更多触动自己心灵的遭遇。
和很多新网师的学员一样,遇见新网师是改变我一生专业发展方向的重大遭遇。加入新网师之前,我虽然内心渴望着成长,但是方法不明确,目标不具体,动力不足。加入新网师之后,我慢慢地养成了知性阅读的习惯,开始啃读教育经典,开始每天思考写作。对于自己的课堂教学,我养成的课后反思的习惯,每天总结,让我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改正,每天一点点的进步着。
(三)要努力促进人全面和谐的发展
博尔诺夫说:“对人来说,教养和遭遇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没有全面的教养,个别的遭遇仅仅是一种巧合。所以教学必须拓宽文化知识,阐明理解范围,在这些基础上才会产生充分的遭遇。但另一方面如果不能产生真正的触及人心灵深处的改变,其全部生活的遭遇,那么所有的文化知识都不起作用,所以也就无关紧要了。”
遭遇产生的前提,一方面与提供的机会有关,一方面也与人全面和谐的发展有关。一个没有接受系统教育的人,没有形成良好教养的人,他的遭遇只是偶然巧合,没有体现自觉性,依然是不自由的,而且遭遇的片面性也会导致人的片面发展。所以教师应从课程上努力,让学生不断产生遭遇。
(四)教育者要正确对待危机,善于利用危机。
危机带给人巨大的沮丧,面对人生命存在中无法避免的危机,我们人类面对危机的态度就显得至关重要。危机、挫折既能吞噬人,也能成就人。
教师或者家长在平时的教育中,要学着引导学生摆脱沮丧、颓废等负面情绪,直面危机,学会坚强,积极乐观面对,迈向更加高级的生活。
在学生面对危机时,教师或者家长切忌包办代替,一定要让孩子们自己去承担困难,认识到危机所带来的严重性,而不是麻木迟钝,消极应对。
(五)教育者不能认为设置危机
危机和新起点紧密相连,那我们可不可以人为设置危机?不可以,因为危机意味着可能引发不幸,危机的结果是我们无法预料的。所以,教师要做好的就是,当学生面对危机时,要采取正确的激励劝导方法,帮助孩子们顺利度过危机,开启新的起点。
三、遭遇和危机在我实际教育工作中的实践
(一)践行新教育儿童课程
本学期开始我接手一年级新生,并且开始践行新教育儿童课程。每天早读时间,我和孩子们一起在《新教育晨诵》的诗歌朗读中开启美好的一天,孩子们很喜欢朗朗上口的儿歌,读起来新奇有趣。
下午课前我坚持给孩子讲一个安徒生或者格林童话故事。孩子们特别喜欢听故事,每次都听得如痴如醉。孩子们在故事中感受人物,在故事中照见自己。
下午第三节我会给孩子们讲绘本故事,孩子们喜欢色彩斑斓的图画,喜欢简单有趣的情节,读完我们一起讨论故事情节。我也试着让孩子们动起手来画一画,写一写。孩子们幼小美好的生命在绘本、故事、晨诵的浸润中得以滋养,生机勃勃,课堂上少了应试教育挥鞭下学生机械训练的麻木和老师的大声嘶吼。
开学一个月,我在摸索中践行新教育儿童课程,力度给孩子们更多生命的体验,让他们有更多产生遭遇的可能,也许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也许是一首儿歌,也许是一本绘本故事……他们的心灵变得柔软敏感,他们的世界绚丽多彩,他们的生命因此而不同。
(二)努力啃读教育经典,在阅读中遇见遭遇
加入新网师之后,与之前生活最大的不同就是慢慢学会静下心来啃读一本书,一本自己以前不会拿起来读也读不下去的经典书籍。
阅读经典书籍,我由刚开始的畏惧无措、毫无头绪,到如今慢慢学着品读每一句的含义,大致了解作者的意图。与新网师中其他优秀学员的每一次预习作业相比,我的理解力还是太过粗浅,输入不够精细知性,输出深度不够。但正是在这慢慢地蜗牛般的学习速度中,我慢慢理解“知性阅读”、“浪漫——精确——综合”、“自由和训练”、“遭遇和危机”,知识面的逐渐宽泛,为我职业生涯中接下来的重大遭遇打下良好的基础。
遭遇和危机帮助人类更好的找回存在,并在面对它们的过程中不断感受到真正的自我。遭遇和危机也给教育以深刻的启示,帮助我们寻找更好的教育,促进孩子们更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