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唐诗三百首》中,第一首诗便是张九龄的《感遇》,以植物的各种品性来喻己,此人品系于诗品也。其中,有一句诗说得好:“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诗经》中的植物,这一草一木在诗性中激荡出灵性,“草木有本心”的自然之美也就与人的心性想通。
古往今来,都说爱情是诗歌中永恒不变的主题,《诗经·国风》中对这类的描写尤多,而且每读到一首诗,都能感受到各种植物的麻醉作用。“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当丈夫在外作战迟迟未归,自己头发如飞蓬,根本无心打扮,不禁让人想起“女为悦己者容”这句话。《荀子·勤学篇》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在女子这种“首如飞蓬”中便能体会到那种豪情,或许这种豪情也是古代女子对远征在外丈夫的情感寄托,飞蓬的随灵性飞舞,御乱之草生出的是情感的无处安放,藏的是《诗经》里的爱情。
当然,在爱情中,能遇到一个心仪的女子是一件很令人开心的事,特别是一个美女。“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国风·郑风·有女同车》。想一下,生活中要是能遇到像木槿这样的女子一路同行,那真是求之不得的。“木槿”又名“舜。”《说文解字》:“舜,木堇;朝华暮落者。”盛开的木槿在现实中能看到的或许只有一瞬间,但当男女沐浴在爱情春风中时,这一瞬间却藏住了永远的美丽与思念,以致“德音不忘”,想来,这也是人之常情吧!
都说爱别人是痛苦的,而被别人爱则是幸福的,当所爱之人不能相见时更加痛苦,便只想忘掉这种忧愁。于是有“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行,使我心痗。”-----《国风·卫风·伯兮》“谖草”又名“忘忧草,”据说在西方也叫“一日美人,”因为它开的时间很短,但是在开花的时候姿态却是掳掠了多少人的芳心,我想这就是诗中妻子对丈夫那种思念如春水般的写照吧!往昔的甜蜜回忆,爱情是如此光彩夺人,但时间却如此之短。“谖草”听起来很美好,而“忘忧草”则是对追忆爱情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忘却,草木的灵性如同一颦一蹙直至人的心窝。
如果说爱情是美好的,那么《诗经》中表达对美好事物祝愿的植物也是不胜其数的。我们熟悉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周南·桃夭》“桃”自古以来便深受人们的喜爱,而且桃子也是被归入圣品的,这让其多了一份神秘的色彩。而“桃”也是妖娆的,这种“灼灼其华”的灿烂让男人神魂颠倒,坠入爱河。同时,“桃”也是对女子出嫁的美好祝愿。而我们现今知道的“面如桃花”“艳如桃李”“人面桃花相映红”便是受其启发的。另外,我觉得“桃”之所以会变得如此美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桃能辟邪。古人有很多将桃木制成桃符、桃印、桃木剑等置于门户中来驱鬼辟邪,可以说“桃”真的像是通了灵性的东西。而在我们生活中,“桃”也常常与“李”连在一起用。在《大雅·抑》里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可见,李不仅有表达美好祝愿的意思,还有一种“务实”的意味。古谚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从中也道出了桃李这种真性情,我们在说“桃李满园”的时候,其中也便包含了这样一种桃李品质。其实,桃李的本心还隐藏着这样一种品质。
《诗经》中的植物多之又多,不同的植物能感受到其不同的品性,如蒲草的韧性;云苓的内敛;竹林的安然……其中的一草一木弥漫着自然界的气息,能让人感受到什么叫做“一花一世界”的生命脉动。宁静不需要淋漓于外表,但酣畅在自然之美中。于是,“草木有本心”草木有生命,万物皆有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