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灵深处美好道德的萌芽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在依据。但是,对“后进生”来说,这种“萌芽”往往被各种缺点的“杂草”掩盖着。教育者的明智和机智,在于引导“后进生”经常进行“灵魂的搏斗”,不但善于发现自己的可贵之处,更善于用“高尚的‘’我”战胜“卑下的‘我’”。
要求“后进学生”一次性地根绝所有坏习惯,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让他们通过自我控制而逐步减少犯错次数。只要有所进步,就立即表扬,并要巧妙的把教师一个人的表扬或者批评转化成为集体与君的褒贬,让集体的每一个成员都意识到:自己有了进步,就是全班的光荣;自己犯了错误,是全班的耻辱。
“后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很难一劳永逸,相反,这是一个充满反复的长期教育过程。“犯错-认错-改错-又犯错-又认错……”这是“后进学生”普遍存在的循环。教育者应该容忍“后进学生”得一次次“旧病复发”,与此同时,还要继续充满热情和信心地鼓励学生一次次战胜自己,并引导学生从自己在逐渐减轻犯错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体验进步的快乐,进而增强继续进步的信心。
实践证明,把教育主动权交给“后进学生”,让他们在自我教育的同时又接受集体的监督,即允许其反复,又鼓励其进步,这最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