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看了一期《十三邀》,采访罗翔老师的,很有感触。抛开他的某些观点的对错是非之论,就他这个人来讲,我是非常钦佩和敬仰的。
有人说,这个时代没有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人才配称得上知识分子?我不知道,但我觉得,如果这个时代有一些知识分子,他应该是其中之一。虽然,他个人未必认同。
之所以这么认为,不单单是因为他广博的学识。他在法律这个专业深耕细作多年,对于法律的认识已经超出一般的法律从业人员的认知。他已经超越成为追求技术主义者这个阶段,追求的是技术之上更高层面的东西,也就是法律背后所代表的价值。对于法律条文背后代表的价值观念,他是有着极深的认知的,他称得上是这个行业的学者。
他是个自知自省的人。自知,认清自己,已经是个很难的事了。自省,主动省察自身的不足,那就更难了。
他是讲法律的人中最被大众喜欢的,也是最被大众喜欢的人中最懂法律的人。作为一个老师,站在讲台上默默无闻这么多年,突然一下子闪光灯聚焦到自己身上,人很难不膨胀,不虚荣。他认识到了自己的这种虚荣。当有人提醒他,既然你能欣然接受别人对你的名不副实的表扬,那有什么不能接受别人对你名不副实的批评的。他欣然接受了这样的批评。
他值得有这样好的朋友。
面对这么多人的喜欢,他的认知,清醒的让我诧异。他并没有觉得自己讲的有多好,也没有觉得大众对法律真的有多么深刻的喜爱。他说,这只是民众内心对公平和正义的期待,在自己的小视频中得到了回响。
他也从没有觉得自己的视频能对他人产生多大的影响,觉得自己视频有多么大的意义,从而自觉而生一种使命感,一定要把视频做好。他知道,更多的人只是在视频中产生了片刻的感动或者共鸣。但这种感动或共鸣,很难长久。感动过后,绝大多数人还是要转身,投入到自己以前的生活。
这样清醒的认知,很容易产生一种虚无主义。既然自己用心的付出,最后换来的只是片刻的感动,并没有太大的意义,那这样坚持的意义何在?就像他自觉,自己在课堂上跟学生讲的,教学生的,最后发现自己都做不到,那是否还要继续讲下去?
这种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事情。只是有的人产生了自觉,有的人遇到了而并未自觉。
从认知的层面上看,自觉的人肯定处于更高的层次,但自觉的人往往是痛苦的,走出这种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多数时候是需要经历一番挣扎的。反倒是不自觉的人,在这种不知的情况下,可以过的更顺心。
从结果论,自觉的人未必就比自觉的人高尚,或者说自觉未必就更值得推崇或追求。很多时候,自觉的人历尽艰辛,终于走出了自我否定和怀疑,结果发现,早已有不自觉的人占到了他的前面。反倒是,如果自觉的人选择自欺,倒不如不自觉。
罗翔老师走出自我否定、自我怀疑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知行合一,一种我称为永远在路上。
理想中的圆、理想中的乌托邦、完美的正义,都可以说是生活中不存在的。既然不存在,追求它有什么意义?追求本身就是意义。追求过程本身,往往能创造价值。追求完美圆的过程,提升了精密加工技术发展水平;追求乌托邦的过程,指引人类不断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追求完美正义的过程,使得更多的人越来越相信正义并愿意捍卫正义。
如何才能自知自省?罗翔老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承认并接受自己的有限性。认识到自己的见识、逻辑、理性的有限,才能有勇气走向有限之外的无限,避免自大、自傲、自以为是。
我觉得,罗翔老师的这种观点与许知远的观点不谋而合。罗老师认为,认识到自己的有限性,才会意识到自己处于偏见之中,人的一生都是在努力走出偏见。许知远在十三邀每一期最后都会有一句话:每个人都是带着成见来看待世界的,如果你不带着成见,那你对世界根本没有看待方式。正是由于人的有限性,决定了每个人认知的片面,带着自己的成见来看待世界。
所以,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因为自己不完美,所以我们对另一半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但不要把这种幻想带入生活,带入爱情,带入婚姻。
所以,要接受另一半的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