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目标要求:1、把握说明对象特征,2、如何使用恰当的方法来说明的,3、体会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
那么,按照这样的人总体目标来构思本节课的内容。
1.本文有十个自然段,如果让你归纳成两部分,你要从哪儿划分结构?请说明理由。
1.2自然段为一部分 介绍石拱桥
3——10自然段为第二部分 介绍中国石拱桥
这里就可以顺利成章地明确说明顺序——逻辑顺序:从一般到特殊。
2.那石拱桥有什么特点?(结构坚固,形式优美,历史悠久)中国石拱桥有这样的特点吗?
当然有,例如旅人桥,赵州桥,卢沟桥,江东桥等。
这里就可以明确这几个桥的说明顺序是:由古到今的时间顺序。中国石拱桥与石拱桥放到一起是顺序是:逻辑顺序中的从概括到具体。
3.具体到赵州桥的介绍,作者是如何介绍的?
文章又是按照总——分的顺序来安排赵州桥的说明。同时在具体介绍赵州桥的时候,又是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来详细说明的。
卢沟桥同样是按照这样的顺序在进行。
4.介绍赵州桥的内容和介绍卢沟桥的内容,除了上面看到的说明顺序一样,你还发现什么?
都在最后介绍了有关桥的技术、艺术价值,以及形成的原因。联系前面的内容,这就是由现象到原因的逻辑顺序。
同样,最后一段的现代化大桥的介绍也符合这样的顺序。
这样的说明顺序,既突出了重点,又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对象的特点。
先概括后具体,有利于读者的认识不断深化、细化。时间顺序,从现象到原因,都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5.完成课后第三题,理解各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6.完成课后第四题,感受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7.完成课后第五题,感受同为说明语言,针对不同的对象和目的,语言风格不一样。
这样几个环节下来,就能把文章比较清楚的理解清楚。也比较完整的完成了单元目标的落实。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蝉》《梦回繁华》都是自读课文。利用这节课所学的方法,自行解读其他两篇。至此本周教学任务大体完成。
课后反思:
1.2段介绍石拱桥,3——10介绍中国石拱桥,这里运用的是有一般到特殊的说明顺序。
学生对这个内容的发现比较困难,耗时较长。
如果从题目入手可能会更容易被学生理解。
题目是“中国石拱桥”,那文章开头作者是不是直接开始说明中国石拱桥的?
不是,文章开头说明的是“石拱桥”的特征。然后才引出了中国石拱桥的具体介绍。